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玉米收获机的发展过程与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玉米收获机推广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玉米机械化收获;规范种植行距,组织跨区机收;提高玉米收获机的制造质量并减低生产成本等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范围广。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广大农业生产者对提高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的呼声日益高涨,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已成为制约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的瓶颈。本文根据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结合玉米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也有了较大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玉米收获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比综述了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四种机型:牵引式、悬挂式(背负式)、自走式、玉米专用割台的特点。结合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发展趋势,并对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玉米收获机械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研究,从目前玉米收获机械的结构性能及技术特点、农机与农艺的适应性、农机与地理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论述了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小麦机械化收获的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已成为当务之急。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成为新的开发热点。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械的高潮已经来临。据调查,我国目前从事玉米联合收获机研究和制造的单位有30多家,进入购机补贴目录的各种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企业有20家左右。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国内外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国玉米收获机械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包括:播前整地、播种、灌溉、中耕、植保、收获、收后整地等环节。其中播前耕地、灌溉、中耕、植保可采用通用机械作业,玉米生产机械化所特有的或者对其具有制约的作业环节主要是玉米机播、收获及收获后耕整地等环节。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技术包括:播前整地、播种、灌溉、中耕、植保、收获、收后整地等环节。  相似文献   

9.
<正>四十年来垦区农业机械化是伴随着垦区农业共同发展起来的.农业生产中犁地、整地、播种、中耕、喷药等机械化程度已达90%以上,然而农时紧、强度大、费工多的玉米、甜菜、棉花收获机械化程度仍很低.其现状是玉米收获机械化有待完善提高,甜菜收获机械化在引进试验,棉花收获机械化还要重新起步.加之定苗、灌水等作业也大多手工操作,因而垦区机械化农业也只称为初级阶段.我们设想经过努力“九五”前半期完善解决玉米收获机械化,后半期基本实现甜菜收获机械化.同时经过九五期间的准备和试点“十五计划”末期基本实现棉花收获机械化是可行的.届时垦区农业已完全成为机械化农业,伴随农业高科技的引入和发展,垦区农业将率先进入现代农业阶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市玉米收获机械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发展我市玉米收获机械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三王4YZ-4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是一种新型高速高效的玉米收获机械。该机特别适合平原大地块玉米收获作业,能极大地提高玉米机械化收获效率,增加农民机手的收入。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该机的整机设计和主要参数计算。  相似文献   

12.
针对鲜食玉米收获时玉米茎秆收聚率低、茎秆切断不流畅和切断率低等问题,通过提取天牛上颚切割齿部位齿廓曲线,对鲜食玉米摘穗台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设计了天牛上颚式往复仿生切割器;分析了分禾器与鲜食玉米植株之间的运动关系以及分禾器工作时的受力,设计了四棱式分禾器;以茎秆漏割率和茎秆未收聚率为目标值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机前进速度为2.1 m·s-1,仿生往复式切割器动刀片切割速度为1.6 m·s-1时,茎秆漏割率和植被未收获率均为2.5%,大大降低了切割阻力,提升了切割效果,未收聚率明显低于普通分禾器,能够满足鲜食玉米机械化摘穗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影响因素及粒收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籽粒田间机械直接收获是我国玉米机械收获和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是今后我国玉米生产转变方式的方向。本文对国内外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1)破碎率偏高是当前我国玉米机械粒收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2)收获时籽粒水分含量是影响玉米机械粒收质量、安全贮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3)玉米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受品种遗传因素、生态气象因素与栽培措施、收获机械及其作业质量、收获时期、烘干收储等多因素影响,不同产区各种因素影响的程度不同;(4)筛选早熟、适合机械粒收品种,研发推广破碎率和损失率低的收获机械,选择最佳收获期收获,建立烘干存贮设施,构建配套收储模式,是未来我国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发展的重点。由此本文构建了玉米机械粒收栽培新理念:通过选用早熟、脱水快的品种,以生育期换水分,实现籽粒田间直接收获、降低烘干成本,提高效益;通过增密种植,以密度换产量,降低熟期缩短对产量的影响;将增密种植、高质量群体调控为核心的高产栽培与以机械粒收技术为核心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相融合,实现玉米高产高效协同发展,提高玉米生产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农用机具新品的开发前景越来越广。有关专家认为,以下几种农机用品是目前农村市场最需要的。地膜小麦种植机械化技术对小麦铺膜。穴播机提出要求。同时,也对地膜回收农机具提出要求。在华北地区,小麦精少播已被逐渐认识,它不但可以节省种子,而且可以促进粮食增产。因此,小麦精少播种机具在这些地区将逐步推广应用。玉米免耕覆盖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秸秆处理问题。它不但需要秸秆粉碎还田机,还需要免耕精播机具和喷洒药液的机具。水稻的育秧设备、插秧机及摆、抛秧机具和直播机具也将会有很大的需求。此…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玉米收获机现状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玉米联合收获发展缓慢,核心问题就是玉米收获机的适应性低,无法开展大规模的流动作业;同时,对玉米收获机适应性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玉米收获机实行不对行收获是解决适应性最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玉米粮经饲兼用。近年玉米消费呈刚性增长,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递增。加快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对确保国粮安全、促进农畜牧业发展、提速粮食加工业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迫在眉睫。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农机农艺互动,社会化服务促动,梯度推进带动,多项技术联动。主要措施:加大收获机械购机补贴力度,深入种植制度改革,创造机械化生产优质条件,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化示范推广,积极培育玉米机械化作业市场,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玉米装备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纵横》2005,(4):60-60
该产品是与40kW以上轮式拖拉机配套的大型玉米收获用农机,能一次作业完成玉米摘穗、集穗、装箱,以及秸秆、根茬还田功能。它解决了农机不适应华北地区在麦田垄间人工套播玉米所造成的行距变化的难题,能够从田间任意位置进入作业区并在地头开辟横向作业道,实行横向、斜向作业。该收获机的收割幅度(2100mm)大于动力机车宽度(1900mm),能够实行全幅不对行的玉米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18.
功效显著的秸杆联合作业机由江苏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代理的“秸秆联合作业机”提供了粉碎、破茬、耕翻、复盖一次作业完成的机具,减少了拖拉机的作业次数;1台机具可代替2~3台机具作业.降低成本40%.本机经江苏省农机鉴定站进行作业性能检测结果表明:玉米秸杆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水稻收获机械化程度仅占10%左右,本文论述了我国水稻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说明了我名水稻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领域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化收获技术被广泛地运用,甘肃省根茎类中药材产业规模优势巨大,发展机械化收获技术有利于全省根茎类中药材整体产量和成品质量的提高,将会带动甘肃省优势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从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收获技术的需求背景、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甘肃省根茎类中药材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