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全过程的事故监测预警平台的整体结构和实现要点,主要从石化企业的生产和事故特点出发,结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环节的业务需求,提出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目标和适用范围,对平台的需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平台的构建思路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自然中的技术异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自然中的技术异化是指人类利用技术控制自然而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中,自然以相应的力量反控制人类。本文分析了自然界物质存在状态的技术异化,自然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异化,以及原本就属于自然的人的技术异化。  相似文献   

3.
煤矿组织错误及其危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煤矿生产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久治不愈,除了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外,也产生了极为不利的社会影响.过去人们往往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能够直接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因素上,如恶劣的井下生产环境、落后的煤炭开采技术、素质较低的煤矿工人等,认为是这些因素造成了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当两者交叉时引发煤矿事故.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这是众人所知晓的了.但中国煤矿安全事故居世界首位却更是有据可查.200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煤矿特别是国有煤矿特大事故频发,其中去年10月、11月和今年2月发生在河南郑州大平煤矿、陕西铜川陈家山煤矿和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的三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分别造成148人、166人和214人死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04年全年我国共发生煤矿死亡事故3639起,造成6027人死亡.一项统计显示:近几年,我国煤矿因公死亡人数均在6000人左右,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是世界其他主要采煤国家死亡总人数的四倍,百万吨煤死亡率为美国的100倍、印度的10倍.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四川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成不久就经历了“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考验。该系统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在对汶川特大地震进行科学的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借助恢复重建工作的支持,对四川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进行了升级与完善,特别是在灾情获取、地震应急专题图快速出图、辅助决策资料针对性等方面做了较大的改进,使之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能快速获取震情、灾情信息,提供震害快速评估数据,以及为政府提供震区各种基础与分析资料以辅助政府进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海上开发利用加速,海上溢油、火灾、人员落水等海上突发事故时有发生,建立敏捷的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提高相关部门海上突发事故的应急决策速度已成为海上应急部门的重要议题。渤海海上突发事故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研制与应用项目从自动化业务应急流程、与预报系统自动衔接和功能集成三个方面辅助事故决策,极大地提升了海上突发事故的应急响应速度。文章介绍了渤海海上突发事故应急响应辅助决策系统研制与应用的项目研究成果、创新性及成果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李钧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3):34-35
课题组运用系统工程学方法对环境突发事故的机理和应急需求进行分析,初步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立了环境应急系统能力评估方法和指标集;从理论上拓展了环境危险源概念的外延;并在环境事故预防对策、企业环境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无人机环境污染事故航空遥感应急监测技术的系统组成,阐述了系统中无人机应急监测技术的标准以及无人机遥感应急监测平台、有效载荷配置、图像实时传输、图像处理、信息快速提取等关键技术以及利用该系统开展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并分析了其对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9.
1 课题总体目标 课题是为满足中国近海突发性海上事故应急行动的信息需求,研制业务化的溢油、水质污染、失事目标搜救应急预报系统,发展高分辨率的海流预报技术,形成海上突发事故的应急响应预报服务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17-17,23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为:①自主研制几种地震现场急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适用于我国结构特点的灾情监控、人员搜寻、建筑物快速鉴定等专用仪器装备,填补国内地震应急救援装备研制的技术空白,为今后大规模生产相应装备奠定前期技术基础;②研制基于模拟现场建筑物破坏场景的救援技术系统,为开展救援培训和现场救援方案制订奠定基础;③制定现场救援技术标准与救援行为系列规范,为规范地震现场救援工作的程序、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和评价救援能力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论"技术人工物"的三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是人类创建人工自然的中介手段和过程,"技术人工物"是在技术过程和劳动过程中生成的.它具有三重属性:物理结构性,社会功能性,技术过程性.技术人工物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它的三重属性来源于人类的存在方式,即人以改变自然创建人工自然的方式生存,而每一个具体的"技术人工物"的产生,又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鉴于船载散装液体危险化学品(简称“船载危化品”)事故风险逐年增大的趋势,船载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技术和能力建设凸显重要。但由于危化品种类繁多、性质各异、环境行为不定,水上应急处置困难而又复杂,目前我国针对船载危化品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仍相对较弱,缺少切实可操作的船载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流程和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技术手册,一旦发生危化品事故,往往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得船载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3.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向大自然索取各种物质资料的过程,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人类与自然不断博弈的历史.人类的行动策略从适应自然到试图征服自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的意识也经历了从畏惧自然到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变化.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既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大自然对人类行动策略做出强烈的反应.目前,人类试图与自然进行合作博弈,但要把行动策略变为现实,仍面临难题,主要是如何摆脱在资源利用方面人类之间囚徒困境式的博弈局面,这既涉及当代人的合作问题,也涉及人类代际之间的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4,(4):11-12
根据国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要求和国家防震减灾规划,针对地震部门业务工作的强烈需求,“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地震防御与应急救援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地震区划、重大工程地震参数确定、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评估、救灾指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地震废墟搜索设备。该课题是《地震防御与应急救援技术研究》项目的首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原子化是人类认识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模型。古典原子论开创的解释模式包含三个要点:有限还原的自然、机械化的自然和精神活动的物质化。在近代以来的世界图景中,沿着"物质原子——意义原子——概念原子"这一认识线索,古典原子论的思想遗产获得了充分的彰显。然而原子化的模型终究是不彻底的,这决定了它最多只能是认识的跳板,不能提供本体实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进行了分析,对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简明阐述,提出了改进我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救命的微风     
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几十名矿工当时在极深的坑道中工作,他们被困井下,生命危在旦夕。他们摸索着寻找洞口撤退,前边出现一个二十多米长的斜坡地段,矿工小王体质较弱,爬了几次也没爬上去,急得他直踩脚,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22,(8):76-77
矿用呼吸器类产品是煤矿救护队出动执行救援任务时保证其生命安全的重要设备,《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第三章救援队伍的第六百九十八条规定:矿山救护队出动执行救援任务时,必须穿戴矿山救援防护服装,佩戴并按规定使用氧气呼吸器,携带相关装备、仪器和用品.受国外技术影响,国内救护器材研发技术飞速发展,可使用更长时间、佩戴更方便...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STS研究多着眼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难以从根本上揭示和解决能源短缺和生态恶化的问题,只有把自然纳入到STS学科之中,让自然成为STS中的已构成成分,才能更好地审视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自然和社会中的问题,真正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构模型的方式把自然纳入到STS的学科体系之中,分三个部分揭示了自然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约束作用,并提出把自然因素纳入到STS的体系之中,是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在新的历史情况下的探索,意味着STS是作为主体的人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重构。  相似文献   

20.
通过防雷检测设备和服务内容集成及系统软件的开发,研发了“防雷综合检测自动生成与现场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防雷技术服务的自动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提高了应对重大雷击事故应急服务能力。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其运行流程,以及数据库系统和应急通信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阐述了重大建设项目中应用效果,展望了该系统在防雷技术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