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平等对待思想政治课是道德素质提高的第一步 课本《思想政治》在浙江叫《社会思想政治》,是由《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两门课组成,在其他省则是《历史》、《地理》、《政治》组成。社会思想政治课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它承担着学生道德素质提高的主要任务。社会思想政治课直接或间接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学习等。它在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生活观念以及良好的思维方式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芳芳 《科技信息》2011,(10):I0063-I0063
《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军在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标志。《古田会议决议》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对日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紧贴五邑侨乡历史与现实,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开发和利用五邑侨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初步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概论》课社会实践模式,可操作性强,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当前我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力的思想武器。对我们这些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同志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央强调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我国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  相似文献   

5.
诗歌中的形象渗透并映射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离骚》也是如此。《离骚》中的人物形象可分为五个不同的类别,从对各类别人物形象的梳理和考察可以发现,这些人物形象反映并渗透着屈原的儒家、法家及民本等多重思想,同时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历史及政治规律超越自身遭遇的认识和对社会革新进步的提倡。其"神游场面"是屈原在以黄帝自况,由此表现出自己的多重思想。  相似文献   

6.
从学术思想性质上将文景之治概括和指称为道家政治、黄老政治、老子政治,是自清末夏曾佑首倡以来至今流行的一个观点,但它是一个见道不见儒的有漏之见,漏掉了指导思想、政治礼乐制度和社会领域的基本事实和懦学存在,因此不能成立。由对春秋时期所谓“礼崩乐坏”的实况和实义省察,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的上层政治变动中,儒家伦理观念依然通行于上下各个人之间,认证儒家伦理社会是其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根基、地基和底子。秦帝国的历史变动及其焚书坑懦并没有颠覆社会的伦常文化结构,没有试图重新改造与铲除这个儒家社会地基,儒家社会依然价值地存在着。汉兴,吏民皆案堵如故,儒家社会继续存在。刘邦称善陆贾《新语》,奠定汉初的政治和思想基础,儒家率先成为指导思想。“无为而治”是懦道共法,是整个汉初政治的统治模式,这个模式是懦道两家共同参与创造的。以“无为而治”为政治模式的文景之治是在刘邦、陆贾奠定的儒家文治思想基础上,在儒家伦理的地基上,在儒家设计的汉廷礼乐制度和以《经》博士为主体的学官教化系统中运行、实施和实现的。文景之治的政治指导思想实际上是懦道双席位制。黄老之学的首席政治代表、关键和领袖人物窦太后的政治权威,保障着文景之治政治指导思想的贯彻落实。就此人事而言,文景之治是道懦并治。但就“无为而治”实施的《诗》《书》经艺仁义内容,就文景之治与儒家思想的全面关系综合而言,则当说懦道并治。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文选》的出版,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邓小平文选》作为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产物,它既是指导伟大历史转变的理论武器,也是实现伟大历史转变的光辉记录。它的出版,充分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邓小平文选》内容非常丰富,思想非常深刻,它涉及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思想理论、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问题,而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就是维护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熊熊来袭,其Et渐强势的话语对我国主流的主流意识形态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强烈的冲击,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积极应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为例,根据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原理》课教学评析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切入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动评析社会思潮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尧舜权位继承问题,或云禅让,或云篡夺。在历史上主禅让者占优势,主篡夺者亦不乏其人。禅让之说,首见于《尧典》,亦见于《墨子》、《孟子》,以及《荀子》、《吕览》等书,其中以《孟子》所记为最详。它一直成为历代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篡夺之论,主要见于《韩非子》、《汲冢琐语》、《山海经》等书,其中以《韩非子》论述为较多;在先秦时代,它成为法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两种对立的思想,在战国百家争鸣之际,都以尧舜事迹作为阐述自己政治主张的历史根据之一。由于政治主张不同,因而对尧舜事迹亦取舍不同。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救国是严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是这一思想的纲领。严复的思想,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对社会发展的启蒙性。他认为,注重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是政治、社会改革的基础;为了推进国民性教育,批判封建主义,就得致力于译事,大量、系统地引进西学。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翻译的不朽名著《天演论》,极大地振奋了民心,给许多杰出历史人物以思想武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农民起义说”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并成为至今最为流行的观点。对于这种观点的形成,学界一般归因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实际上,“农民起义说”的形成还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明清两代、民国时期《水浒传》思想评论状况是“农民起义说”形成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2.
《浮士德》是德国诗人歌德的杰作。作品中主要人物浮士德和梅非斯托的个性特征体现了能隐寓古今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思想;作品还通过对不同阶层人物不同心态的淋漓尽致的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的揭示,和民间节会情景的描绘,向读者展示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社会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浮士德》所体现的思想、文化、学术观点,能给我们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很好的教育和启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扬雄《方言》记载了众多的汉代方言词汇,这些宝贵的历史语料不仅反映了汉代各地方言分布情况,还为管窥整个汉代社会体系提供了相对详尽的资料。通过整理发现,《方言》一书中囊括了有关汉代政治和经济体系、社会阶级关系、生产力水平以及战事物质配备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且这些都是社会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要素。希望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立足《方言》词汇,尽可能窥见汉代社会体系的轮廓。  相似文献   

14.
五四后的陈独秀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国家、对改造社会的手段、对未来社会的制度等问题的看法根本不同于五四前。本文试图以《谈政治》这篇文章为依据分析考察他思想的转变。认为:这时期的陈独秀是一个顺应历史发展、合乎时代要求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5.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分析了科学和艺术在西方发展的历史,同时以历史经验证明了科学和艺术带来的社会问题。卢梭在文中屡次提到苏格拉底,这有深刻的思想背景。卢梭其实和苏格拉底一样,是卓越的政治哲人,他们都对科学和艺术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融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搞好《概论》课教学,需要在深刻认识《概论》课的历史责任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特点与《概论》课教学的着力点,对传统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进行切实的改进。  相似文献   

17.
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告诉我们,民主自由这些社会思潮常常是伴随着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开始的,因此,爱情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反封建的政治问题。从《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中的爱情故事可以看到中国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王祎 《科技信息》2013,(11):157-157,19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同时还指出:"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大学生服务社会是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有效途径。同时,大学生服务社会也存在一些缺憾,本文重点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中心环节,分析大学生服务社会的不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汉代“以孝治天下”不再是纯理论的探讨,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忠孝观念是其思想基础,《孝经》是其理论基础,天子在孝道方面应为榜样,用人方面实行举孝廉的制度,在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文章就后两个方面谈谈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情感教育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由知、情,意、行、法五要素组成的动态系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付之以行,绳之以法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情感教育在这个系统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情感链”联结知、意、行、法、渗透到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切领域,象一种高能催化剂一样,产生“情感”效应,会使思想政治工作达到最佳效果。但是,情感教育又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这自然是由于某些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造成的。“情感教育”原本是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干部关心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