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骨干力量.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差、职业认同感较低.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通过促进辅导员工作程序化、建设辅导员工作支持系统、发挥辅导员专业优势等途径,增强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对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构建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从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加强辅导员队伍管理、构建辅导员学习型团队和建立激励保障制度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之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高等教育发展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辅导员队伍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之一,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受到国际国内社会环境的变化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发展过程中新变化的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才能发挥这支队伍的应有作用,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立足大学辅导员工作实际,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高校辅导员工作,首次提出辅导员工作中的人的“关系性”认识三过程,根据对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主客体论及合作关系的互主体关系研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大学生、高校辅导员、高校辅导员工作和高校辅导员工作相关的教育资料。  相似文献   

6.
张小雁 《科技信息》2012,(36):108-109
高校辅导员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在新形势下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人力资源现状,既是高校培养高素质辅导员的需要,也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奚社新 《科技资讯》2006,(12):89-90
高校辅导员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骨干力量,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发挥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要职能,需要辅导员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认识: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二、从实践型向研究型角色拓展;三、由过渡性角色向职业化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在教师队伍中凸显出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主体力量,然而其工作质量不容乐观。通过对制约高校辅导员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加强职业化、专业化培养,提升辅导员个人魅力,创新辅导员工作方式应是提高辅导员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之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高等教育发展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辅导员队伍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几年,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大学生的任务,其中高校辅导员位于整个学校教育管理力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这支队伍的战斗力是十分迫切需要的,本文从外因与内因两个方面剖析如何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认为学校的政策支持是辅导员队伍发展壮大的外在动力,辅导员明确职责的边界,树立科学的工作理念,是队伍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在获得学校的政策支持和辅导员自身素质综合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真正落实高校“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成效性,使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