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
李进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239-239
我们家长在培养子女的过程中,经常会和孩子发生各种冲突。俗话说:"半大小子,气死老子。"许多家长抱怨说,许多孩子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叫他向东他偏向西,叫他不干什么他非要干什么。很多情况下,这些冲突成为孩子一种习惯,孩子往往为了冲突而冲突,这就是所谓的逆反心理,严重的会出现离家出走等情况,这个给不少家长带来很多的困惑和麻烦。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出现的,该如何正确对待,我分析了以下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2.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放纵他,迁就他;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不合理的要求,你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身为人母的我,相信每个做家长的面对着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就犯愁,是给还是不给?该怎么办?孩子的愿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你会拒绝他,而此时拒绝比当时拒绝给孩子的打击大得多.卢梭还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应当干脆加以拒绝.我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用爱的力量拒绝孩子,用耐心和"狠心"去解决.  相似文献   

3.
1   不亲自照顾,让保姆、爷爷奶奶带孩子 很多中国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不断的交流,孩子才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永远缺乏爱的安全感。2   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会带给他更多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 这种…  相似文献   

4.
孩子今年高一,和他表姐同班。他表姐的基础很弱,所以上课时听不懂的地方较多,常常问他。他妈很担心,孩子会不会骄傲,学习会不会不扎实,会不会因此浅尝辄止……  相似文献   

5.
陈仕东 《青年科学》2008,(11):23-23
一提到"奖励",许多家长可能会说:"这个用你说吗?我从孩子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奖励他,只要有进步,我就会用各种东西奖励他。"是呀,许多家长都在用这种物质上的奖励去激励孩子,我们也不否认这种物质奖励在某种程度上会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当孩子的物欲不断膨胀时,作为家长的你又该如何去满足他呢?所以说除了物质奖励外,孩子们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奖励!  相似文献   

6.
德国人卡尔威特的一个孩子,在满14岁时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他教育孩子的经验是: 1.不浪费孩子的智力。当孩子咿呀学语时,就教他正确的语言,而不要把小猫说成“喵呜”。 2.从小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经常提出问题,让孩子独立思考解答。 3.锻炼孩子的记忆力。给孩子讲完故事后,要让孩子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复述。  相似文献   

7.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这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有个牧场主人要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它已被车子轧死了。原来掌握命运的…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小天使,一个生活在天庭快乐无忧的小天使。我今年8岁,是天王最最宠爱的孩子。我经常在天王的怀里撒娇并问天王他为什么爱我?天王总是回答,说我是最漂亮最可爱最聪明最懂事的孩子。在我的脸上有着最最天真灿烂的笑容。有一次我问天王:“你是如此地爱我,是不是我很像你。”可天王却说:“不,孩子,你像你的父母。”我很迷惑,我不知道父母是什么。天王说:“孩子,父母就是生你的人,他们在人间,你是他们的孩子,你从人间而来,才来到天王这里。”我又问:“那我为什么不在人间,为什么不能与父母在一起?”天王说:“人间会有很多的无奈。你的父…  相似文献   

9.
从不委屈孩子有专家建议:“让孩子从小吃点苦。”为何要无端让孩子吃苦?如今的读书郎还不够苦吗?孩子活一辈子究竟会吃到什么样的苦,谁能估计?我不信这个“邪”,所以,我从不人为地让孩子吃苦。我养孩子的原则是:尽我最大能力让他吃得满意,穿得漂亮,玩得舒心,同时教他好好做人,努力读书。他想吃的东西,只要人能吃,我买得起,就基本答应。一次,儿子想吃路边的羊肉串,他妈说:“那么脏的东西不能吃。”儿子哭了。我就给他买了一串,但告诉他:“这东西虽香,但确实不干净。这次给你尝一下,希望你今后少吃或不吃。”儿子点头允诺。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塞西莉亚·冈萨雷斯说:“我们所有人都是有进取心的,问题是这种天生的能力在有的环境里得到发展,在有的环境里被窒息。”她说:环境宽松的家庭会给孩子尝试和研究各种规则的机会,这样的家庭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进取心,挖掘孩子的潜能。相反,如果孩子在一个死板的家庭里成长,没有这种机会,他的活动和发展将会受到限制。 因材施教应该对孩子进行仔细观察,以发现他有哪些能力、天分和兴趣爱好。然后,鼓励他通过书籍、游戏和其他 培植基础活动来培养这些素质。如果你承认孩子所取得的成功并积极评价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任志富 《奇闻怪事》2009,(10):38-39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班级里面某些同学“不服管教”“软硬不吃”。这时师生关系一般会处于僵持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有一些教师会采取转移矛盾、推卸责任的做法,往往会板着面孔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来。被请来的家长对此早已心中有数,因为是自己孩子出了问题。所以大都诚惶诚恐、毕恭毕敬地站在教师的办公室内接受教师的教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或者是对学生家长说:“你家孩子屡教不改,我们无法教育,你把孩子领回去吧!”或者是更直接地推卸责任,指责学生家长说:“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让孩子变成这样?重新管教管教他吧!”就这样,师生之间的矛盾本来就没有解决,又平添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正为孩子烹饪孩子的未来要依靠父母的烹饪习惯。加工食品正是给那些没有时间或者偷懒的父母准备的。要是午饭吃薯条,他就告诉朋友,"这是不好的,你不应该吃这个",阿兰·杜卡斯先生在介绍自己儿子的时候,掩饰不住喜悦,"朋友要是问他怎么知道的,他会说,‘我妈妈告诉我说我爸知道,因为他是一个厨师"。别看杜卡斯先生的儿子只有5岁,人家可是美食家,喜欢生鱼片、蔬菜和100%的黑巧克力。杜卡斯先生认为这要归功于儿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品尝一切,所以对食物很开放。杜卡斯先生的儿子每天吃两顿蔬菜。"我们的农场有一个蔬菜园,他经常一手拎一只篮子,说‘爸爸,去菜园',摘什么他就吃什么。"现年57岁的杜卡斯先生,是何许人也?你如果问法国  相似文献   

13.
做事磨蹭、拖拉是许多孩子经常犯的毛病。现实生活中,早晨一起床,你叫孩子刷牙,他会说等会儿;你叫孩子赶紧吃早饭,他却要先摆弄一会玩具;你在那叫破嗓子说要迟到了,可是孩子却依然根本不当一回事。许多家长为此伤透了脑筋,但常常无计可施……如何让你的孩子改掉做事磨蹭、拖拉的毛病呢?方法有许多,下面介绍几种如何巧用比赛的方法帮助孩子改掉这个毛病。让孩子自己与自己比赛在确定好了要让孩子改掉的某一个磨蹭毛病后,家长可以帮孩子设计一张自己与自己"比赛"的成绩表。首先记录下孩子做这件事的最初时间,然后每天记录实际完成这件事的时间,过几天总结一次。如果孩子做的比以前有进步,就给予其表扬和奖励,如果孩子没有进步反而有退步,就要询问孩子具体的原因,如属孩子自己努力不够应当明确地向其指出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放纵他,迁就他;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不合理的要求,你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身为人母的我,相信每个做家长的面对着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就犯愁,是给还是不给?该怎么办?一孩子的愿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你会拒绝他,而此时拒绝比当时拒绝给孩子的打击大得多。卢梭还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应当干脆加以拒绝。我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用爱的力量拒绝孩子,用耐心和“狠心”去解决。在学校有的学生作业不完成,来校后谎称忘带,起初几次,我相信这些可爱的孩子,给予了原谅,希望他们今后该改正。可事情并不是这样,情况愈来愈糟,忘带作业的人多了,次数多了,我慢慢地发现了问题,便规定:没带作业就是没做,也不准家长送。这样一来,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不带或没做的逐渐减少。有个学生以《以忘的教训》为题写作文,感激老师帮他改正了缺点。开家长会时,家长也认为这个办法好。有的学生忘带书,家长送,其实家长也烦,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耽误孩子的学习,这样做家长是真的关心孩子、疼爱孩子吗?我认为并不是。  相似文献   

15.
[红蚂蚁的话]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一艘货轮在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船越来越远,孩子力气也快用完,实在游不动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最后的力量又朝前游去……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  相似文献   

16.
有个古希腊故事。一个叫那西沙斯的小男孩儿出世了,他的父母为了预测一下他的未来,曾抱着他来到太阳神庙请求神示,神说:“你们的孩子将会越长越漂亮,成为天下最英俊的男子,但你们的孩子也很不幸,只要他看到自己的模样。就会无可奈何地死去。”父母听了大惊,立刻收藏起所有的镜子。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原谅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时,身上沾满了泥土,衣服也撕破了一截。“怎么啦?”母亲惊讶地问。“班上的杰克老是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今天他又惹女生哭,我看不过去,就说了他几句……”“后来怎样?”母亲焦急地问。“没想到他不但骂我多管闲事,还把我拖到教室外打了一顿。”“那你……”“我已经给了他应有的回报。”孩子露齿而笑。“你是说你还手了,你要知道,你可是练过空手道的高手,万一……”“不!”孩子快乐地说:“我原谅他了!”原谅  相似文献   

18.
奖励与惩罚     
2003年夏,伊拉克战争打响后,小布什在电视上为他发动伊战阐述理由,他说:“对待世界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同情和支持恐怖活动的国家,就是要坚决打击,对他们来说,这是来自上帝的惩罚。”不久,小布什收到一封孩子的来信,信中说,他曾作过一个实验,证明惩罚其实是没什么效果的。孩子还把他作的实验告诉小布什:孩子家养了一条沙皮狗,一天,他发现沙皮狗在他的书上撒了尿,气得他把沙皮狗暴打了一顿,然后把狗从窗子扔了出去,他觉得沙皮狗以后再也不敢乱尿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以后沙皮狗照样在孩子放书的地方撒尿,只是每次尿完了,就会自觉地从窗…  相似文献   

19.
一、热爱是前提 记得有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没有哪一个职业像教师那样,需要倾注那么多的爱心".是啊,教师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面对每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我们应该用心地去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欢乐与苦恼.有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接近孩子时,应该和孩子们进行亲密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近和"爱".  相似文献   

20.
现在,在教育中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农村有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其理由是孩子在家生活的时间短(只有双休日),孩子的学业他们也不懂,无法帮,他们所能给予孩子的就是满足其物质需求。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差,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送到学校来就是让他混日子长个子,老师不能批评。前不久,我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星期五一老师要求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才能回家。可是刚放学不久,学生的家长来接他说:回去,下个星期来完成。老师对此表示无可奈何。其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的愿望,没有哪一个父母不愿管孩子,只要我们教师多用心,家长自然会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