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董亮  胡勇  侯云东  何文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6):15925-15937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系羊虎沟组发现发育有良好烃源岩,烃源岩中有机质含量高,具有良好的开采前景,原有的地层划分颇具争议,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勘探需求。本文以卫宁北山地区下河沿剖面为例,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地球化学元素检测、古生物检测,结合盆地整体沉积背景,对羊虎沟组进行精细化分,确定盆地西缘南段地区地层划分标志层。重新厘定羊虎沟组与太原组界限,将石炭系与二叠系界限作为羊虎沟组与太原租的分界线。根据孢粉分布,羊虎沟组自下而上划分出3个孢粉带:Lycospora noctuina—Cyclogranisporites aureus组合、Dictyotriletes bireticulatus—Ahrensisporites guerickei—Torispora securis组合、Crassispora kosankei— Densosporites anulatus组合。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羊虎沟组时期Mn/Fe值上升,-δ13C‰值下降,该时期海平面上升;至太原组时期,Mn/Fe值下降,-δ13C‰值上升,该时期海平面下降。据此,将羊虎沟组划分羊3、羊2、羊1三段。通过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沉积相,确定三级旋回划分,进一步验证岩石地层划分。通过建立区域地层对比剖面,展现了工区西部地层厚度大,东部小的沉积特点,不同地区羊虎沟组地层及其组内各小层分布、发育存在明显差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沉积岩中的各种微量元素在测定整个沉积岩的环境和演化过程中都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和敏感程度,是记录整个沉积岩演化过程的有效参数。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组沉积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是上石炭统油气所展现出来的新型层系,其中古水体环境和古气候对于恢复该区域历史时期羊虎沟组沉积的格局和成藏性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东部羊虎沟组不同层位的47件泥岩样品进行微量元素测试,选取对于泥岩沉积环境较为敏感的元素作为评价和判别的指标,如锶(Sr)、钡(Ba)、铀(U)、钍(Th)、钒(V)、镍(Ni)、钴(Co)等,并结合沉积学标志研究了盆地西缘羊虎沟组古盐度、氧化还原条件、古水深及古气候特征。结果表明:Li、Sr、Ni、Ga以及Sr/Ba数值表明该研究区处于淡水-微咸水环境,偶尔也会注入咸水;δU、U/Th、V/(V+Ni)、V/Cr和Ni/Co数值表明研究区处于弱氧化弱还原-氧化环境,部分深水区可能存在还原环境;综合沉积学标志及生物遗迹化石判断,羊虎沟组沉积期以浅水环境为主;Sr/Cu以及CaO/(MgO×Al_2O_3)值指示研究区在羊虎沟组时期处于北部及中部较炎热干燥、南部较温暖湿润的气候中。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系羊虎沟组的烃源岩条件好,但其沉积环境存在较大的争议,因盆地中部、南部的羊虎沟组露头的部分层位存在缺失,以北部地区乌达剖面为例开展了系统研究。采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剖面进行连续精确测试,结合孢粉古生物、干酪根-δ~(13)C‰、稀土元素分析,对工区的古氧化还原环境、古气候、古水深及体系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V/(V+Ni)、Ni/Co、δEu值判别羊虎沟时期处于氧化到还原的过渡阶段;Sr/Cu介于1.3~7.8,蕨类植物孢子占绝对优势地位,处于温暖潮湿气候;羊虎沟时期从低水位体系域到海侵体系域再到高位体系域,Al元素的质量分数和Sr/Ba值由高■低■高,而Mg元素的质量分数由低■高■低。该区域主要受西北部阿拉善古陆物源控制,总体表现为滨浅海-三角洲复合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吐鲁番一哈密盆地台北凹陷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的地层特征和孢粉组合.方法 利用该区4口钻井52块岩心样品进行孢粉化石分析、鉴定、统计和比较.结果 鉴定出孢粉化石5l属56种;建立了黄山街组Aratrisporites-Apiculatisporites-Piceites组合和郝家沟组Osmundacidites-Aratrisporites-Cycadopites组合.结论 台北凹陷黄山街组和郝家沟组的地质时代为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5.
黄骅拗陷滩海地区沙河街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由于黄骅拗陷滩海地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孢粉化石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方法 根据沙河街组所产孢粉化石的特征,讨论了孢粉组合的时代。结果 建立了1个孢粉组合和3个亚组合,即栎粉属Q-uercoidites高含量组合(Q.microhenrici-U.minor亚组合,Ephedripites-Rutaceoipollis-Meliaceoidites亚组合和Quercoidites-Labitricolpites亚组合)。结论 该地区古植被类型由落叶针叶林逐渐转变为落叶阔叶草原型的植物群;古气候经历了半干旱、潮湿的亚热带气候到温暖带-亚热带气候至半干旱的暖温型气候。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彩参2井侏罗纪孢粉化石及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准噶尔盆地彩参2井侏罗纪孢粉化石研究表明,八道湾组具有deltoidospora-cycadopites-protoconiferus-classopollis组合,三工河组具有cyathidites-osmundacites-pinuspollenites-classopollis组合,西山窑组为cyathidites-dictyophyllidites-cycadopites-perinopollenites组合,石树沟群为cyathidites-klukisporites-classopollis-concentrisporites组合,它们对地层时代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对孢粉古生态和沉积岩颜色、岩性及粘土矿物成分综合研究表明,研究区八道湾为暖温带潮湿气候;三工河早期为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三工河中晚期至西山窑期为亚热带潮湿气候;石树沟群早期为亚热带半干旱气候,但发生过两次时潮时旱的气候波动,石树沟群晚期气候干旱炎热,并促使湖盆急剧收缩、消亡。侏罗系可划分为6个层序,层序界面附近的孢粉丰度及分异度最小,而最大湖侵期的孢粉丰度及分异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浙江长河盆地早第三纪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河盆地21个钻孔的孢粉研究表明,其孢粉化石丰富。长河盆地早第三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可分为4个孢粉带,从而推断了其地质时代并讨论了古植被演替和古气候变化. 1.长河群二段下部:上古新统一下始新统,以榆科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为炎热稍干的热带—亚热带气候。2.长河群二段上部:中、上始新统,常录阔叶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或以被子植物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当时为暖热湿润的南亚热带气候. 3.长河群三段:下渐新统,以杉科和杉科占优势的针、阔叶混交林,为温暖湿润的中亚热带气候. 4.长河群四段:中、上渐新统,以落叶阔叶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为温和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8.
对准噶尔盆地彩参 2井侏罗纪孢粉化石研究表明 ,八道湾组具有deltoidospora cycadopites protoconiferus classopollis组合 ,三工河组具有cyathidites osmundacites pinuspollenites classopollis组合 ,西山窑组为cyathidites dic tyophyllidites cycadopites perinopollenites组合 ,石树沟群为cyathidites klukisporites classopollis concentrisporites组合 ,它们对地层时代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对孢粉古生态和沉积岩颜色、岩性及粘土矿物成分综合研究表明 ,研究区八道湾为暖温带潮湿气候 ;三工河早期为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三工河中晚期至西山窑期为亚热带潮湿气候 ;石树沟群早期为亚热带半干旱气候 ,但发生过两次时潮时旱的气候波动 ,石树沟群晚期气候干旱炎热 ,并促使湖盆急剧收缩、消亡。侏罗系可划分为 6个层序 ,层序界面附近的孢粉丰度及分异度最小 ,而最大湖侵期的孢粉丰度及分异度最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上石炭统羊虎沟组23件泥岩样品中主元素、痕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羊虎沟组沉积环境与构造指示意义.结果表明:CIA与ICV指示古风化条件为中等化学风化,Rb/Sr与Sr/Cu反映古气候为温暖湿润环境,Sr/Ba与Th/U显示古水体盐度为过渡相半咸水环境,V/(V+Ni)与δU值表明属于弱氧化-还原的过渡环境;根据La-Th-Sc、Th-Sc-Zr、Th-Co-Zr、(La/Yb)-∑REE以及(La/Th)-Hf判别图解,认为研究区整体为大陆边缘型构造背景,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上地壳长英质源区.研究区羊虎沟组的沉积环境为温暖湿润、弱氧化-还原性的过渡相半咸水环境;受阿拉善古陆活动大陆边缘与祁连-北秦岭造山带被动大陆边缘的共同影响,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羊虎沟沉积期属于南北挤压、西部裂陷拉张的边缘裂陷盆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方陆相侏罗系分布广泛,发育完全,各类化石丰富,是研究侏罗系地层的艮好场所。本文根据多年来积累的孢粉化石资料和近期对山东、河北部分地区侏罗系孢粉化石的研究,将该区由下而上划分为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和晚期、晚侏罗世早期和晚期五个孢粉组合带。目的是通过孢粉组合带的建立,能对我国北方陆相侏罗系的化分提供一些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巴丹吉林盆地额济纳旗凹陷中生代孢粉组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内蒙古巴丹要盆地额济纳旗凹陷中生代地层的孢粉化石,建立了三个孢粉化石组合(Pinuspollenites-Cycadopites组合、高Classopollis组合、Cicatricosisporites-Classpollis组合)。  相似文献   

12.
孢粉化石的信息函数与古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化学石孢粉信息函数进行古环境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影响孢粉化石丰富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古气候、古地貌、沉积环境等;通过对孢粉化石丰度、分异度的研究,即可恢复古环境。  相似文献   

13.
甘肃窑街中侏罗世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窑街盆地中侏罗世孢粉化石,建立了窑街盆地中侏罗世的孢粉组合.其基本特征为:组合中以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约占64.3%~72.1%;蕨类植物孢子次之,占27.9%~35.7%,蕨类孢子以Cyathidites,Deltoidospora等为主;裸子植物花粉中双气囊的松柏类花粉最丰富.进一步明确了窑街组的地层时代,探讨了窑街盆地的古植被、古气候及古地理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汶煤田太原组和山西组中的孢粉化石的研究,共鉴定出孢粉化石52属154种,其中太原组38属140种,山西组32属135种。根据孢粉属种组成和含量在纵向上的变化共建立了两个孢粉组合带(自上而下):ⅡGulisporitescochlearius-Sinulatisporitessinensis带和ⅠLaevigatosporites-Thymospora带。通过与华北部分地区石炭一二叠记孢粉组合带对比,新汶煤田的这两个孢粉组合所代表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晚石炭世晚期和早二叠早期。  相似文献   

15.
浙江金衢盆地白垩系红层,共发现二个化石孢粉组合。下部以内环粉(Classopsllis)——希指蕨孢(Schizaeoisporites)——无突肋纹孢(Cicatricosisporites)为主的孢粉组合,为早白垩世晚期沉积。当时是以短叶杉、尖叶杉、苏铁杉为主并参杂有少量苏铁、银杏和海金砂等蕨类的森林植被,反映了热带、亚热带热而干的气候. 上部以希指蕨孢(Schizaeoisporites)为主的孢粉组合.是晚白垩世早期的沉积,当时是以希指蕨为主的植被景观,反映热而干的气候。  相似文献   

16.
研究的孢粉样品采集于贵池新华煤矿、华岭煤矿的煤系地层。孢子花粉共有34个属56个物种,真蕨植物的孢子占全部孢子花粉集合的83.%~90.3%,裸子植物占全部集合的9.7%~15.8%。此批样品中所含孢粉化石大一头沉孢属、卵形粉属、棒形孢属具备我国南方晚二叠世组合的典型特征。孢粉数据的分析和对比表明区内煤系地层时代为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济宁唐阳井煤田晚古生代含煤岩系中的孢粉化石的研究,共鉴定出孢粉化石71 属177种。根据孢粉属种组成和含量在纵向上的变化,自上而下共建立了两个孢粉组合带,即:ⅡGulisporitescochlearius- Sinulatisporitessinensis- Granulatisporites piroformis 带和ⅠLaevigatosporites vulgaris- Thymosporapseudothiessenii 带。以上两个孢粉组合如与华北部分地区石炭———二叠纪孢粉组合带对比,它们所代表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晚石炭世晚期( 太原组) 和早二叠世早期( 山西组)。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下第三系大汶口组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汶口盆地位于山东西南部。大汶口组为一套由泥岩、油页岩、泥灰岩、白云岩及石膏等所组成的湖相沉积。前人认为汶口盒地的“大汶口组”与蒙阴盒地的“官庄组”相当,其时代属始新世—渐新世。大汶口组所含藻类及孢粉化石丰富,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组合,以麻黄粉属、杉粉属、松粉属发育和栎粉属较多为其特征,菌藻含量很少,其时代为晚始新世—早渐新世;上段孢粉组合,其特征是小亨氏栎粉及污脏棒球藻十分发育,时代属早渐新世。本文初步探讨了根据孢粉颜色判断石油成熟度的问题,将大汶口组孢粉的颜色分为五级,其中以2级桔色及3级棕色占优势,说明有机物已充分受热,达到了生成石油的成熟度,因此可以确定大汶口组是良好的生油层,这对在鲁西南找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吐鲁番—哈密盆地早一中侏罗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吐鲁番-哈密盆地三道岭煤矿和艾丁湖煤矿西山窑组及八道湾组的孢子花粉,计有63属,80种。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其与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三道岭西山窑组的粉组合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而艾丁湖八道湾组的孢八道湾组的组合时代为早侏罗世,这两个孢粉组合的报道,为该盆地的石油勘探提供了重要生物化石新材料,。  相似文献   

20.
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白垩纪地层、古生物群和古环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盆地周缘露头、盆内钻井资料系统总结了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白垩纪的地层、古生物特征,探讨了白垩纪的古环境.白垩系划分为下统巴音戈壁组、苏红图组及银根组,上统乌兰苏海组.地层特征盆地各区差异明显,巴音戈壁组北、东部以含烃源岩,西南部以不含烃源岩为特征;苏红图组西部以不含火山岩系和含煤层,东部以含火山岩系为特征.白垩系地层中发育介形类、双壳类、叶肢介、轮藻、藻类、腹足类、鱼类、昆虫、古植物和孢粉等多门类古生物化石.白垩纪可分为早白垩世的暖温带—亚热带干湿交替过渡性气候和晚白垩世的亚热带—热带半干旱—干旱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