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学军 《江西科学》2021,39(1):16-21
提出了低于光速的正物质(三维空间物质)具有正引力场能,外在表现为放热(或有热辐射),有正引力场(有向心力、正引力).等于光速的0(零)物质有0(零)引力场,也论证了超光速的虚物质(四维空间物质、暗物质)具有负引力场能,外在表现为吸热,具有反引力场(排斥力),超光速的虚物质(四维空间物质、暗物质)因为具有负引力场能,结果导致了宇称不对称现象.论证了电子和正电子的物质湮灭转化为超光速的虚物质(虚光子),并推导出了虚光子γ的质量为5.006×10-41 g.也推导出了超光速虚光子γ的薛定谔方程,并且论证了高能量场虚光子γ的能量E2是有8个能量相位(太极八卦相位)的.  相似文献   

2.
依据相对性原理以及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无需利用光速不变假设和具体的时空变换关系证明相对论能量必须正比于相对论质量。通过建立和求解质速关系的微分方程, 自动给出极限速度vm, 并得到一种普遍适用的相对论质速关系。该质速关系既适用于具有静质量且运动速度小于极限速度的“慢子”, 又适用于不具有静质量且运动速度大于极限速度的“快子”以及运动速度等于极限速度的“常子”。在此基础上可确定运动学时空变换的广义洛伦兹变换公式以及动力学的质能关系和能量-动量关系, 从而建立一种更为普遍的狭义相对论理论。无论是否存在无静质量的“快子”和“常子”, 无论是否发现超光速现象, 新的相对论理论都是成立并自洽的。极限速度的具体取值可由实验测量确定, 若取vm=c , 就回到传统相对论的公式, 光速不变则成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初等的方法证明下列两点,(ⅰ)光速c不变的假设可以从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中抽掉,并且不再需要用什么假设去代替它。(ⅱ)绝对不变速度c_0的出现,它将和能量,动量,动量矩守恒定律一样是狭义相对论时空结构的必然结果。本文还探讨了c≠c_0,或者等价的静质量m_0≠0光子的QED。结果表明,由于纵场可以在作用量中被消除,两种QED在实际的电磁过程中是等效的。但是与通常的QED相比较这种理论更自然,协调。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快子运动学的基础上,讨论了超光速坐标变换中物理规律的协变性,把相对论电动力学从亚光速粒子推广到超光速粒子。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杨学恒等同志于1974年提出的关于基本粒子结构的快子(超光速粒子)模型在类时子空间中的非线性快子场方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推理以及部分的假设推理出:(1)暗物质就是以光速或超光速运动的粒子或星体.(2)黑洞就是以光速或超光速运动或旋转(自转或公转)的质量巨大的星体.(3)暗物质和黑洞的化学组成和常规物质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光波和物质波的波粒二象性理论的发展 ,讨论了该理论的存留问题。认为光子的静质量和光子的内部结构仍是科学中的关键性疑点。指出 ,虽然波粒二象性成立的前提是波长足够小 ,但在现有理论中却提不出一条清晰的界线。讨论了光波和电磁波是物质还是物质属性的问题。提出了对 de Broglie波超光速相速的疑问。分析表明 ,如何建立电磁脉冲的粒子形象的问题仍需解决。此外 ,探讨了当电磁脉冲以超光速传播时相对论是否受破坏。最后 ,讨论了消失波的粒子性和虚光子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德安 《科技信息》2010,(10):335-339
本文通过对主要以太漂移实验(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光行差现象、斐索流水实验)更加合理的解释(应用笔者提出的新的以太、光学、电磁学假说)以及对力学相对性原理、同时性的相对性的理想实验、时间膨胀效应的理想实验、电磁学(光学)与力学质的差异性的深刻分析,得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是错误(二者也是不相容的)的结论,进而否定了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及其它理论。同时提出了如下新观点:1.以太是存在的,但它不是人们认为的弹性固体,而是宇宙中(物质内部)无处不在的光子引力子气(可称新以太)。它分三种存在状态,可介导引力、电磁力。2.真正的波都应是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即都应是波源引起的媒质的传播性振动,"无媒质的波"不应是波。光(电磁波)就是物体(粒子)快速发射和吸收光子(这是一种特殊的振动)引起的新以太的波动(光子引力子流脉冲),光(电磁波)是纵波而不是横波。光速就像电流速度不随发电机的运动变化一样,也不随光源的运动而变化,但一定随参照系的变化而变化。3.质速关系、质能关系只能用绝对的关系去解释才能令人信服。这种关系就是:物质的组成粒子真的随其速度的增大(减小)而增加(减少);由于物质粒子的增加或减少而使能量发生很大的变化。至于狭义相对论的质速关系、质能关系与事实的相符,那只能认为是较完美的巧合了。4.以太是否存在、光速问题,质速关系、质能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物质(宇宙)结构问题的解决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电磁学、光学、粒子物理等学科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革命,而不是靠革牛顿时空观的命,不是靠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观察物体的运动去解决。5.牛顿的时空观指的是抽象的、无限的时间和空间;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指的是具体的,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两人所指不同。6.真理都是相对的,超出特定的适用范围就是谬误。力学与电磁学有着质的不同,不必也不可主观地把力学相对性原理推广到电磁学(光学)而硬要去统一它们,否则,则会顾此失彼,或出现矛盾,或让人不可思议。相对论至今还有很多物理学家反对就是此因。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光波和物质波的波粒二象性理论的发展,诗集了该理论的存留总是,认为光子的静质量和光子的内部结构仍是科学中的关键性疑点,指出,虽然波粒二象性成立的前提是波足够小,但在现有理论中却提不出一条清晰的界线,诗集了光波和电磁波是物质还是物质属性的问题,提出了对de Broglie波超光速相速的疑问。分析表明,如何建立电电磁脉冲的粒子形象的问题仍需解决,此外,探讨了当电磁脉冲以超光速传播相对论是否受破坏。最后,讨论了消失波的粒子性和虚光子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快子运动学和超光速粒子的电磁性质 ,对超光速坐标变换中电磁场的变换规律进行了研究。导出了不同超光速惯性系中电磁场变换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 :由于超光速变换对坐标的不对称性 ,其逆变换不能由正变换中将V换成 -V直接得到 ;当V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光波和物质波的波粒二象性理论的发展,讨论了该理论的存留问题。认为光子的静质量和光子的内部结构仍是科学中的关键性疑点。指出,虽然波粒二象性成立的前提是波长足够小,但在现有理论中却提不出一条清晰的界线。讨论了光波和电磁波是物质还是物质属性的问题。提出了对de Broglie波超光速相速的疑问。分析表明,如何建立电磁脉冲的粒子形象的问题仍需解决。此外,探讨了当电磁脉冲以超光速传播时相对论是否受破坏。最后,讨论了消失波的粒子性和虚光子问题。  相似文献   

12.
超光速运动及河外射电源的超光速膨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指出:罗仑兹转换只能描述亚光速运动,因此狭义相对论不能否定超光速运动的可能存在。如果我们假定物质可以以一种真实的大于真空中光的速度运动,则可建立起一种新的理论。作为例子我们讨论了史瓦西场中的超光速运动,它表明史瓦西场中的类空测地线当适当选择中心场的质量时,能与河外射电源的超光速膨胀的观测数据很好地符合。由此可确定这些源的质量约为10~(12)—10~(13)M_⊙。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低于光速的物质为正物质、等于光速的物质为0(零)物质、超光速的物质为虚物质的概念,这些物质概念是建立新引力场理论的基础。并论证低于光速的正物质(三维空间物质)具有正引力场能,外在表现为放热(或有热辐射),有正引力场(有向心力、正引力)。等于光速的0(零)物质有0(零)引力场,也论证了超光速的虚物质(四维空间物质、暗物质)具有负引力场能,外在表现为吸热,具有反引力场(有离心力、排斥力)。论证了低于光速正物质(三维空间物质)只有1个物质正相位,超光速虚物质(暗物质、四维空间物质)具有8个物质负相位(反引力、负引力),超光速的虚物质(四维空间物质、暗物质)因为具有负引力场能,结果导致了宇称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低于光速的物质为正物质、等于光速的物质为0(零)物质、超光速的物质为虚物质的概念,这些物质概念是建立新引力场理论的基础。并论证低于光速的正物质(三维空间物质)具有正引力场能,外在表现为放热(或有热辐射),有正引力场有向心力、正引力)。等于光速的0(零)物质有0(零)引力场,也论证了超光速的虚物质(四维空间物质、暗物质)具有负引力场能,外在表现为吸热,具有反引力场(排斥力),超光速的虚物质(四维空间物质、暗物质)因为具有负引力场能,结果导致了宇称不对称现象。论证了超光速四维空间导致时间场速度变慢的机制,也论证了在高度扭曲的四维空间中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出现在2个不同的时间点上,为将来研究制造出时间机器做好了理论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光子分为左旋光子、右旋光子是互为正反粒子,导出静物质的形成。进而导出原子胚、天体胚的形成。并以宇宙天体与空间演化是静态物质与动态物质的互相转换描述宇宙演化进程。并揭示了宇宙物质的质、能互相转换只是表面现象给出的错觉,质与能互换不是物质演化的本质。并初步计算了核子的静子数及其结构,最终说明光子是宇宙物质最基本粒子,也对正在运行的日内瓦大型强子对撞机提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低于光速的物质为正物质、等于光速的物质为0(零)物质、超光速的物质为虚物质的概念,这些物质概念是建立新引力场理论的基础。并论证低于光速的正物质(三维空间物质)具有正引力场能,外在表现为放热(或有热辐射),有正引力场(有向心力、正引力)。等于光速的0(零)物质有0(零)引力场,也论证了超光速的虚物质(四维空间物质、暗物质)具有负引力场能,外在表现为吸热,具有反引力场(排斥力),超光速的虚物质(四维空间物质、暗物质)因为具有负引力场能,结果导致了宇称不对称现象。推导出了静态物质的引力场能量公式φ_v=KMC~3(K=1),并算出引力场运动的速度为8.988×10~(16) m/s,它是宇宙中物质运动的速度上限。  相似文献   

17.
<正>A:光子是电磁波的"量子",它既是真实的"物质"粒子,也是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力"粒子。根据电磁规范对称性这一基本原理,光子是一种没有静止质量、没有形状和体积的"点"粒子,而实验恰恰证实它的确如此与众不同。因此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自由光子无法静止,不得不永远以光速在宇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P-Point与_1-scale的个数,证明了下面结论:(ⅰ)如果CH或MA成立,则至少存在2~(_0)多个P-point,(ⅱ)“存在2~(_1)多个_1-scale”是协调的。  相似文献   

19.
时空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治平 《前沿科学》2011,5(4):62-77
认为物质分到最终是绝对静止、平直无边界的零时空;零时空的自发波动形成零时空量子——零子;零子的自发旋转形成各种时空量子——太极子;太极子再在引力和斥力的共同作用下组成宇宙万物太极系统;由此创建了宇宙分层似形的太极模型;并导出了能质转换原理、时空转换原理、自发吸收原理;为提取时空能量发电、为研究超光速超时空通讯和航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量子力学为超光速的研究带来了希望与可能。为检验EPR论文所做的实验显示,景象背后有某种东西比光进行得更快。量子隧道效应对超光速研究有重大意义,有关理论和实验研究都证明,人为地使一个光子或一个脉冲以超光速行进是绝对能做到的事;预期把等离子体用作位(势)垒时也会发现超光速现象;建议用实验研究物质波粒子(如电子)通过位(势)垒时将会发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