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河阳传统民居的特色以及现状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了河阳传统民居的保护原则、保护措施和进化更新策略.以探寻一条适合河阳传统民居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潘岳出任河阳令的时间,学术界看法不一,论者一般认为在成宁四年。文章详细考证了潘岳出任河阳令之事当在成宁五年春,并分析了此事发生的原因。认为不仅是潘岳个人的因素还涉及到西晋党争。潘岳被裴楷一派视为贾充之党羽而加以排挤,出为河阳令,将其赶出了朝廷。这是致使他题《阁道谣》的直接因素,而《晋书》本传系此谣作于河阳时,其行文在逻辑关系上明显有误。  相似文献   

3.
潘岳隐居考     
萧统《文选》收录了潘岳《河阳县作》二首,其第一首有“长啸归东山”句,李善注引潘岳《天陵诗序》说潘岳曾屏居天陵东山下。一些学者也认同该观点,但未加具体论证。潘岳隐居天陵山之事属实,潘岳在作《秋兴赋》后、出任河阳令前,曾在天陵山短暂隐居。这不仅与其仕途失意有关而且涉及到当时的党派斗争。  相似文献   

4.
考证了践土的地望,即为今孟州西北十八公里槐树乡桑洼村古周城所在地;古周城为践土王宫城.而非河阳故城。  相似文献   

5.
韩愈的籍贯,史书记载不一,《旧唐书》记昌黎人;《新唐书》说邓州南阳人;李白在《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中也说南阳人;李翱在《韩吏部行状》中说“昌黎某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及《中国文学史》说河南河阳人;《中国历史人物生率年表》(1981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载“昌黎(今河南南阳)人”。此外,还有些书籍说河内南阳,有的说河南沁阳,也有的说河南孟县。总之,众说纷云,未  相似文献   

6.
隋炀帝重演秦亡的复辙。他即位第一年,即605年,便每月役使200万人营东都洛阳,修造华丽的宫殿和花园,“于阜涧营显仁宫,苑囿连接,北至新安,南及飞山,西至渑池,周围数百里”;“往江南诸州采大木,引至东都”,“所经州县,递送往返,首尾相属,不绝者千里”,役使“疆仆而毙十四五”,“月载死丁,东至城皋,北至河阳,车相望于道”。(《隋书·食货志》卷24)  相似文献   

7.
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任务,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学生历史感知能力和心理成长特点,中学生的历史素养与学术的历史素养有较大的区别,它具有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思想性特性。因此,中学历史素养的培养,肩负着历史知识的普及,历史能力的提高,历史意识的增强,历史价值判断导向的重要使命。这同时也决定了中学生历史素养体现于问题发现到解决的全部心理品质当中。  相似文献   

8.
数智化技术的发展使历史虚无主义有了新的表现形式——网络历史虚无主义。相较于以往的历史虚无主义样态,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出场方式多态化、技术手段数智化、叙事话语柔性化、内容形式生活化、渗透策略潜隐化,通过唯心化历史思维、碎片化历史信息、模糊化历史时空、诱导性电子殖民、单向化历史主体等方式威胁着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智能化时代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需要坚持唯物史观,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树立大历史观,培育历史主体的全局思维;提升历史主体素养,增强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加强技术禀赋,努力营造风朗气清的智媒环境;完善网络法治体系,建立有效防御机制,使历史在网络洪流中纾困。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咏史诗可以归纳为感史诗、述史诗和议史诗这三种主要类型,各自有其不同的历史阐释方式。感史诗更多依赖直观感悟的方式去理解历史、咏叹历史,侧重对历史的整体渲染和直觉判断;述史诗主要以一种克制隐忍的目光来捕捉历史、剪辑历史,委婉地传达诗人的复杂历史情绪;议史诗主要以理性思辨的方式来剖析历史、解读历史,惯于对具体的历史细节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反思。这三种咏史诗的历史阐释方式彼此相互纠结缠绕,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历史的复杂情绪和在历史观念上的矛盾与思想冲突,即在历史认知观上的"历史可知观"和"历史不可知观"的矛盾、在历史范畴观上的"历史有限观"和"历史无穷观"的争议、在历史本质观上的"史理本质观"和"史情本质观"的分歧。  相似文献   

10.
历史人类学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人类学即人类学的“历史化” ,是从文化的角度考察历史。历史人类学强调文化的历史向度 ,强调历史的多元特征、历史的文化解释和记忆对于历史制作的重要性。历史人类学的意义在于指出一些主流的历史决定论自身的历史缺陷。从历史人类学出发对具体个案进行重新解读 ,使他们有可能赋予历史过程本身一定的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胡欣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3):118-12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就新农村建设中村落体育文化力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进行了解读.研究认为:村落体育是新农村建设内容之一,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其表现出的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基础作用力.即为村落体育文化力.村落体育文化力彰显出导向性、调适性、持久性等特征,具有导向、协调、经济等功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股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2.
合阳线戏为我国木偶戏中历史最早的,是中国北方提线木偶的仅存剧种。合阳线戏的渊源十分久远。"起于汉而兴于唐",历经汉、魏、北齐、隋、唐、元、明、清各朝,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新的艺术形式的挑战和地方经济的贫困,合阳提线木偶戏的生存环境十分艰难。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失地农民身份性质混合着各种要素,既是“农民”又非“农民”,这种角色特征,深刻影响着其体育文化生活方式。当前“城中村”失地农民体育文化活动意识较强,有融入城市体育生活的感情诉求,但受到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传统村落群居人文环境、个体发展的影响较大,建议通过转变观念、完善基础服务、加强组织管理等措施,不断推动“城中村”失地农民体育文化生活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端砚文化村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管理上的不足,景区的游客满意度较差,游客人数稀少的问题,本文在服务质量理论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旅游的服务质量评价进行了探索.对Servqual模型做了适应性调整.设计了适合端砚文化村的景区服务质量调查问卷.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对景区的游客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现状做出了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6.
以桂峰村为例,探索基于"参与式综合社区规划"的传统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模式建构以及实施保障体系的构建.借鉴参与式综合社区规划的工作途径,通过内生动力的培育、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社区自治及多方协作为基础的长效机制建构,探索与传统保护规划相交融的、上下结合的传统古村落综合社区规划.  相似文献   

17.
西江苗寨是贵州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迅速的村寨类旅游景点之一。旅游经济发展为村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成为西江苗寨经济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诱因。研究结合现有文献基础上,选取西江8个主体自然村寨为田野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和田野观察等方法对变迁指标进行搜集,并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探求西江苗寨生计、消费、文化传承3个方面的变迁状况;并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探寻各自然寨基于区位条件差异而产生的分层现象。研究成果对指导民族地区村落文化保护、解决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东莞古村落基本情况的分析,认为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不能脱离其历史文化传统,要充分利用古村现有的社会、民俗与人文因素,尤其是传统社会的整合与运行机制。作者认为,宗族及宗族文化是古村保护的积极力量,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古村文化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开发的新热潮下,正确处理好布依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生态式的乡村旅游开发的关系,有效保护具有民族特色,承载厚重历史文化信息的布依村落,对发掘、研究传承布依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