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流派的一部经典著作,在美国的现实社会中,这种荒诞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到处都存在着让人啼笑皆非的专横和残暴,以及捉弄人、折磨人使人无法摆脱的荒谬。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象征,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战争,美国社会及其官僚机构的荒诞、疯狂和不可理喻。  相似文献   

2.
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潮之一,并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诞的,存在是痛苦的,人会不择手段地寻求生存,反抗和死亡是人摆脱困境的两种途径。阎连科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存在主义的思想特征,表现出了对人类,尤其是对农民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与同情。论文从存在与苦难的荒诞性、人的自由选择、反抗与死亡几个方面分别论述了阎连科小说的存在主义意蕴,并指出了其存在主义表达的本土化特色。  相似文献   

3.
黑色幽默文学是美国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精神危机的产物,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特点是将具有悲剧性的现实作了喜剧化的处理,用荒诞滑稽的形式讽刺、嘲笑荒谬的现实世界,使之产生一种无可奈何的苦笑。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该派文学的扛鼎之作。本文通过对《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的阐述简要分析了黑色幽默的特点,分析了心理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试图运用心理空间理论去分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语言心理空间、人物心理空间、舒适结构心理空间等,进而在更深层次上探讨美国文学中黑色幽默的特色和韵味。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戏剧与荒诞派戏剧都以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为基本主题,并都赋予深刻的哲理内核。但存在主义戏剧大都采用传统的表现形式,在荒诞世界里进行痛苦的选择,具有主动挑战性,令人亢奋,洋溢着一种现代悲剧精神。而荒诞派戏剧则反传统,以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内容,面对痛苦只是一种被动的无奈和承受,充满苦涩感。  相似文献   

5.
何柳 《科技信息》2010,(29):218-218,411
黑色幽默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崛起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类作品在人类绝望的面容上涂抹了荒诞的色彩,因而更显示出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荒谬图像和人类存在的无奈。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小说以喜剧的形式表达悲剧的内容的幽默为美学增添了新的内容,从而拓宽了人们的审美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6.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海勒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美国"黑色幽默"派的小说,其最大成就就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和人们心理的深刻描写以及对荒诞的尖刻讽刺。小说中最荒诞也最具"黑色幽默"性质的便是"第二十二条军规"所象征的总体题旨,即社会和人类存在的荒谬性。小说围绕这一主题从不同细节来揭示现实社会的本质,以荒诞隐喻真理,寄托了作者对自己所描绘世界的深深厌恶和绝望。  相似文献   

7.
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从存在主义视角对人类生存的荒诞进行了思考,本文试从《蝇王》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荒诞和人与人存在关系的荒谬来分析它的存在主义特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现代西方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探索历程,揭示了科技文明给当代西方人带来的精神困惑,存在主义以哲学理论形态强烈表达了人们的异化感、荒诞感和焦虑感。参6。  相似文献   

9.
莫里森的小说《宠儿》,紧密地结合社会,反映了现代美国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暴力、革命、自由、人性和种族歧视。也许莫里森并不想在她的小说里展现出存在主义,但《宠儿》具有明显的存在主义特征,如:人生的无意义:面对虚无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通过行动反抗生存的荒诞从而探求生活的真义。  相似文献   

10.
徐丛辉  王彪 《长春大学学报》2013,(5):584-586,594
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韦斯特的《寂寞芳心小姐》创作于美国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作品生动揭示了物质匮乏的社会时期人们灵魂的贫乏和病态。韦斯特不追求表面的真实,而是以夸张手法曲折地表现事物荒诞的本质。从存在主义文学视角出发,分析作品的存在主题,解读在特殊的时期和大环境背景下悲观的个人感受、对立的个体与他人以及无处不在的荒诞,可以透视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受存在主义的影响是非常深的。在他的作品中,存在主义所宣扬的荒诞感构成了他描写世界的基色,而能够与荒诞相抗衡的悲剧式英雄也成为他成熟时期作品的主人公。海明威对战争、暴力、失败、横死的感悟,加深了人们对人生悲剧性的认识。他所倡导的道德准则赋予了世界一种新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表达了存在主义哲学的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12.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品,而"黑色幽默"被视为是"荒诞剧"的继续,又被称为"荒诞小说"。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无处不存在着荒诞,约瑟夫·海勒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将荒诞的艺术效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言人之一,加缪的"荒诞哲学"曾在世界范围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认为,世界是一个荒诞的存在,人虽生活在其中,却如同虚设。对人类来说,要想重构自己的生活意义,首先要敢于正视荒诞的现实,然后面对荒诞作出反抗。人不能无条件地忍耐甚至接受荒诞对自己的消解,只有奋起反抗,才有可能将荒诞彻底摧毁,重构新的人类和世界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4.
拉尔夫·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将黑色幽默手法与象征主义、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现实主义等手法相结合,更好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5.
存在主义的哲学影响力、战争的破坏力以及高新科技的奴役力等三种"力"共同构成了美国黑色幽默小说中幽默之所以成为黑色的原由.对黑色幽默小说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使人们重新审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激发人们的反战热情,对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反战功能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激起人们对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的重新认识.所有这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子的诗《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具有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应该有绝对自由的选择等存在主义意识。该诗中的存在主义意识具有迫使人们去关注自身生存价值的意义。但过于极端的自由选择的张扬则容易让人陷入茫然和绝望的泥沼。  相似文献   

17.
赵娜 《科技信息》2011,(19):I0256-I0256,I0197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家约瑟夫.海勒的杰作。海勒运用黑色幽默和象征等手法不仅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荒诞,同时也揭示了战争造成的人性的异化和人们心灵所经受的的痛苦。这部小说自从1961年出版以来,许多评论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过这部小说,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集中在其独特的写作手法,不同寻常的结构和其所刻划的主题上。因此这篇论文将运用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来研究主人公约塞连.尤索林的心灵创伤。  相似文献   

18.
海子的诗<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具有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人应该有绝对自由的选择等存在主义意识.该诗中的存在主义意识具有迫使人们去关注自身生存价值的意义.但过于极端的自由选择的张扬则容易让人陷入茫然和绝望的泥沼.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国内外评论界对当代美国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Jostph Heller)的《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的评论一直争论不休,褒贬不一。争论的焦点集中表现在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社会讽刺小说,还是一部反现实主义的虚构荒诞小说这个问题上。持否定态度的评论家认为,《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作者以存在主义的世界观和社会理论为其指导思想,“拼凑出早已存在于作家思想中的一幅虚构的荒诞的世界图象”,人物则是作者“捏造出各种存在主义的人物模式”。因此,它是一部反现实主义的“存在主义劝化小说”。持肯定意见的评论家则认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荒诞的图象是作者“形象地、高度艺术性地把当代美国社会呈现在我们眼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当今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寡头政治和军事官僚的  相似文献   

20.
唐鹏 《科技信息》2013,(24):159-159
约瑟夫.海勒的名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充满了黑色幽默,被誉为"描写疯狂世界的典范","第二十二条军规"也因此成了人类难以逾越的障碍的代名词。约瑟夫.海勒通过描写战争中的荒诞和疯狂,塑造了一个混乱、荒唐而又疯狂的美国社会形象,展示了现实社会的病态、非理性、不公、黑暗和荒诞,及其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