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联合国《千年宣言》颁布已有十年,但贫富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还在不断加大。如何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协助欠发达国家地区的人民获得信息获取与传播的途径、让更广大的人民都能分享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福利,如何利用信息科技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缩小由信息鸿沟所造成的社会发展不平衡,都将是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谈大军 《广东科技》2003,(12):34-36
数字鸿沟是当代信息社会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世界性问题。数字鸿沟,也称为信息鸿沟,是指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人群之间,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应用水平不同所造成的信息落差、贫富分化状态。它广泛存在于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以及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企业之间和人群之间。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几乎都可以看到其缩影。  相似文献   

3.
从消除信息鸿沟、缓解社会矛盾,维护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权利,消除信息歧视、维护弱势群体,提高用户综合素质、培养用户的生存发展能力以及加大宣传交流力度、培养读者用户的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识等方面,分析论述了现代图书馆在构建和谐信息社会中的作用,并对如何消除信息鸿沟、促进信息公平提出了措施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吕卓文  杨钧 《海峡科学》2023,(8):97-100+123
海南省作为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区域,随着数字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社会的加速,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凸显。该文从信息社会结构的不对等(年代代沟)、信息使用技术人群的偏向(技术横沟)和社会文化的排斥(区域文化差异)分析数字鸿沟形成的原因,进一步探索如何从信息结构实现老年人的平等交流共享,有效应对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最大地弥合数字鸿沟,以数字赋能增强老年人的数字融入感、数字效能感和数字信任的稳定感。  相似文献   

5.
面对数字鸿沟的信息服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论述了数字鸿沟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有机遇也有挑战,提出了应通过加强信息服务和信息化建设来缩小数字鸿沟,尽快适应全球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逐渐融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改变,人们接受信息与消化信息的能力有了进一步增强。但与此同时,数字鸿沟问题也逐渐成为国内信息领域的一大难题。解答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与数字鸿沟相关的一些问题。基于R语言,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对2008—2018年在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中发表的主题为数字鸿沟的403篇相关文献制图制表,以直观的方式对国内数字鸿沟文献进行分析,从而全面把握国内数字鸿沟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7.
六安师范专科学校,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光辉历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与国家同步,兴衰与人民相联.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作为六安地区一所普通高校,如何在已有的四十年光辉成就的基础上,构画下个世纪的发展蓝图,的确为每一个师专人所关注.  相似文献   

8.
浅论我国的数字鸿沟及消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数字鸿沟是当代信息社会中的一个畸形的、愈演愈烈的世界性问题。论述了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根据中国信息化发展状况,详细阐述了消除我国数字鸿沟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发展的新信息 7月中旬,上海的一个最新消息说,为消除城乡“数字鸿沟”,该市己经绘就了郊区信息化蓝图,6年后将达到与中心城区信息化同步发展水平,基本消除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按照新出台的《推进上海郊区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划,第一个3年初步建立郊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0.
借鉴美国经验加快我国信息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美国信息产业的发展经验,指出我国目前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出了如何跨越“数字鸿沟”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闫霜 《信息化建设》2013,(12):19-19
教育兴,则国家兴.伴随着中华民族距离实现“中国梦”的脚步越来越近,教育覆盖的广度与深度成为决定我们前进加速度的关键基础.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成熟、信息社会日渐成型的发展背景下,全球的教育方法、学习模式均呈现出更丰富、更多样、更具挑战性的新特征.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消除教育数字鸿沟、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优化面向个体的学习模式、实现知识更好的传播与传承,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与高能级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的“云中学校”,凭借其便捷的交互、高效的管理、个性化的创新学习等特性,承载着未来教育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12.
杨绍兰 《科技信息》2010,(30):I0253-I0253,I0255
我国城乡与地区之间的差距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信息传播方面,存在着严重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本质就是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信息通讯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现象,对信息传播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以大量的数据诠释了我国城乡与地区之间信息传播技术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差距,以及其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区域间的信息化差异导致的数字鸿沟问题,借鉴Keith Griffin关于农业绿色技术革命产生和传播的模型,绘制出包含信息等量曲线的ICT(信息通信技术)传播模型.并运用模型分析了信息化发展不同阶段使用者对信息通信技术的不同选择,并且依据处在不同阶段的信息等量曲线与不同使用者的资产与劳动的比率相交确定出一个ICT缺口,这个缺口之间的差距可以用来描述数字鸿沟的大小.最后使用信息化指数测度的方法对辽宁省信息化水平做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证明了应用ICT是缩小数字鸿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提出进一步应用ICT和缩小数字鸿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信息经济的时代,知识和教育在这个时代具有更加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我国与信息能力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存在的数字鸿沟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鸿沟和差距.我国的教育虽然取得很大的成绩,但在教育方式、教育手段等方面还亟待提高.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升我国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更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新时期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缩小中国数字鸿沟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鸿沟是伴随信息通信技术(ICT)发展所产生的新现象。我国应该确立以ICT为中心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坚持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走技术与经济跨越式发展道路。采取推行普遍服务政策,加强人才培养,优化技术贸易政策,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金融制度等六个具体对策,实现缩小我国数字鸿沟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在我国应对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研究数字经济的发展机理和未来发展政策,本文首先梳理了数字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机理,然后从助力高效精准抗疫、促进新业态发展、新模式保障经济社会有序运转、开创新型就业方式与提升社会福利等角度具体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社会经济的保障作用.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具有显著的网络效应,能够有效降低社会经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中国社会正处在数字经济发展历程的数字网络及数字社会阶段,本文建议我国需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区域数字经济鸿沟,并充分发挥数字化赋能平台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后期,由于城市文明高度发达,城乡之间形成发展鸿沟而产生出的一种社会需求。欠发达地区城乡发展差距明显,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欠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该重视到规划布局的科学化、产业发展互补化以及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工业与农业的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是旧中国留下的三大社会鸿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缩小这三大差别列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一系列改革和建设,这三大差别已明显缩小,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不再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而是走上了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道路。但是,我们发现在旧的三大差别逐步缩小的同时,另一种新的三大差别则在迅速膨胀,并开始取代旧的三大差别,成为新的社会鸿沟。这就是:—…  相似文献   

19.
要闻点击     
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五届年会即将召开亚太地区城市信息化论坛第五届年会将于2005年5月30日在上海召开。该论坛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响应《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部长宣言》和“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提出的“消除数字鸿沟”的号召倡议而召开的。本届亚太论坛的主题是:“城市信息化——信息技术促进发展”,关注的议题有:信息化政策与发展战略;城市智能化发展和信息化指标测评;公共行政中的知识管理;地方政府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下一代网络与互联网;信息技术最新发展趋势;互联网与信息安全;中国长三角地区城市“大通关…  相似文献   

20.
跨越数字鸿沟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所导致的“数字鸿沟”,将会进一步拉大我国与发达国家、国内区域及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这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而跨越“数字鸿沟”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阶层参与,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