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气是如何变化的?原来.天气同三个要素密切相关。这就是表示大气温度的“气温”、表示大气压强的“气压”和表示大气中所含水汽多少的“湿度”。这三个要素,加上地球自转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天气现象。对这三个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不仅可以说明刮风下雨,而且还可以解释中国及13本的梅雨和台风的移动路线、非洲的雨季和旱季.乃至南极的独特气象等一切天气现象。只要观看天气图,世界各地的气象便可以一目了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通常认为地球轨道要素(半长轴、偏心率、黄赤交角等)均为常数.这是由于在求解地球运动规律时,总是将地球和太阳视为匀质球体而以质点考虑,并认为除太阳影响外,无其他星体影响.但若考虑地球的‘非均匀性和周围星体的摄动力影响,地球的轨道运动将随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3.
郭遵琪 《创新科技》2012,(12):28-29
工业是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20世纪全球地面平均气温增加0.6℃,预测21世纪全球均温的增温幅度约为20世纪的3到6倍,增温1.8°到4.0°,地球变暖使极地冰川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并通过影响大气环流和降雨,增加强降雨、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的发生率。尘土弥漫、粉尘超标的阴霾天气,会降低空气能见度,并增加尘肺、肺水肿、慢性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严重时可导致肺气肿、肺癌等疾病,甚至导致死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目前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工业废气排放量也逐年上升,致使大气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4.
日地关系亦即日地物理学,是太阳物理学和地球物理学的边缘科学.本文着重阐述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层、地球电离层和地球大气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因此,全球尺度的天气主要受太阳的影响。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球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K,并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辐射能量。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的起源、演化以及所有的自然现象——天气变幻、洋流运动、水文循环和生物活动等,主要都受太阳的热动力驱动。天气是短时间大气中发生的自然  相似文献   

6.
目前,厦门市灰霾现象日趋严重.已经成为新的灾害性天气,不仅严重影响市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增加交通安全隐患,而且还加大了光化学烟雾污染的可能性,进而影响到全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及时准确预测灰霾天气.降低灰霾天气的发生频率.减少和降低灰霾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是厦门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7.
随着空间时代的到来,空间天气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对空间天气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概要介绍了澳大利亚在空间天气研究方面的情况,主要包括:空间天气服务、围绕服务展开的研究、地球和太阳基础研究,以及未来空间天气研究的方向等。  相似文献   

8.
鉴于近10多年来运用地球转速的变化做长期灾害天气预测取得的较好效果,试图运用地球的章动、地球转速和大气变化的关系,探索 重大灾害天气的深层次原因。仅就2006年发生在四川、重庆的高温干旱问题,讨论了副热带高压与东风层的关系,进而对地球的章动、转速的 变化做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地球大气的重要灾害天气的发生,不只限于大气本身的原因,而确有可用于天气预测的星体运行的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9.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很大影响.末文论述了太阳活动,特别是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及对地球的旱、涝、风灾与气候急剧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目前国内外政界、学界及社会群众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次全球气候变化的突出表现是,全球表面平均温度自上世纪以来已升高0.6℃,特别是近40年,由于近地球8公里内大气层温度增高,冰川出现大范围融化,极端恶劣天气频率增加,引起干旱、水资源紧张、森林衰退、草地退化、耕地沙化等灾害。不仅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巨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经济、文化乃至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存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11.
The deep reason of severe disaster weather with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earth nutation, rotation and atmos- pheric change is explored based on the effective results about the disaster weather prediction of the long term made by the variation of the earth rotation in near 10 years. It is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and subtropical easterlies to aim at the problem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in the globe, further more, the comparison analysis has been made to the earth nutation and the variation of rot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asons of severe disaster weather not only are due to atmosphere itself, but have some variation information of earth movement which could be used for the weather forecast.  相似文献   

12.
在非惯性参照系中,物体要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证明了在匀速圆周运动的参照系中作相对运动的物体不仅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还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且F科=2m(v×ω).在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地转偏向力,是物体所受科里奥利力在地平面内的分力,其大小f偏=2mvωsinΦ,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一般是量级很小的力.  相似文献   

13.
将填土内摩擦角和墙面外摩擦角与墙体绕墙底向外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植于改进了的传统水平层分析法中,用于求解挡土墙绕墙底转动模式非极限状态下的主动土压力.取挡土墙后滑动土体的水平薄层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非极限状态下土压力强度的一阶微分方程,得到了绕墙底转动变位模式下挡土墙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计算公式,并将计算所得结果与已有模型试验和库仑土压力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本文计算方法接近土压力的真实分布,能够综合考虑挡土墙变位模式与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工程中计算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因其简单实用仍得到较多的应用,但两者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对于实际工程很难严格满足其假设条件。基于库仑理论的平面滑裂面假定,考虑滑裂面上填土的粘聚力及填土与墙背接触面上的粘着力等因素的影响,分析了有荷载作用时滑动土楔体的极限平衡状态,并利用力矢多边形推导出了有荷载作用时主动土压力(粘性土、无粘性土)的计算公式。分析表明:提出的对粘性土主动土压力计算方法,可以不受传统朗肯理论和库仑理论较为苛刻的假设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坑中坑式基坑由于相关设计规范对一些关键参数的确定缺乏明确规定,有时因为对内坑开挖引起外坑支护结构土压力的变化估计不足而引发一些工程事故;现有研究成果在坑中坑工程的被动区土压力分析中,没有考虑岩土工程中广泛存在的土拱效应,土压力分析不准确。通过合理的假定,对内坑支撑刚度较大且距离外坑支护结构较近的情况下,建立了无黏性土被动土压力力学模型,分析得到了坑间土体在极限应力条件下基于土拱效应的水平土压力系数和主应力旋转角;利用水平分层分析法求解得到了考虑土拱效应的被动土压力分布、合力大小、合力作用点位置等表达式。通过算例与经典土压力理论分析成果比较表明,研究成果能更好地反映实际土压力分布。  相似文献   

16.
一次雷达气象数据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航管一次雷达在提供飞机运动学参数(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的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气象信息.气象信息是为飞行服务的,气象条件与飞行安全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在国际、国内的飞行事故原因中,有很大一部分跟天气或气象保障原因有关,也有不少飞行事故完全是由于天气原因造成的.因此,为飞机的飞行提供相应的气象数据,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效率,利用球面四叉树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管理形成树形结构,在叶子节点添加粒子发射器形成粒子源,提出了利用粒子源组合形成四叉树粒子系统的思想,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超大规模天气效果模拟。同时,实现了一种区域编辑算法,并结合粒子源剔除的思想来提升渲染效率,实现了任意形状区域内的天气效果实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所描述的算法不仅有强大的区域编辑能力, 并且能高效地模拟全球任意范围内的天气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隧洞结构受力及变形特征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地下工程建筑的不断发展 ,对地下结构受力和变形估计的要求由定性走向定量 ,为此 ,结合一拟建大型地下隧洞工程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 ,研究了砂土中隧洞衬砌的土压力和变形特征以及施工间隙的影响。试验共做了 3个模型 ,分别模拟无间隙以及间隙高度为 10 cm和 2 0 cm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 ,隧洞周围砂土通过发挥拱效应 ,在很小的支护压力下能够保持稳定 ,临界支护压力不仅远小于原位土压力 ,也远小于 Terzaghi松动土压力  相似文献   

19.
以深圳市地铁某区间隧道为背景工程,针对矿山法+盾构法的复合施工法中二衬管片受力特性进行现场试验,埋设混凝土应变计、土压力盒和钢筋轴力计等仪器,监测并分析混凝土管片环缝接触面纵向应变、土压力以及钢筋轴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监测量随时间的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整体预压力基本满足要求;混凝土管片环缝接触面纵向应变和土压力沿环向的分布极不均匀,壁后压浆能够改善管片的受力和控制上浮;实测管片钢筋的轴力远小于其设计值,应优化其配筋设计;需对环间螺栓进行多次有序复紧,对管片进行多次壁后补压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