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016年1—8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基本保持稳定,但网络零售额依旧持续了较高增长;虽然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依然高于城镇,但是差距正变得越来越小;汽车销售和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增速都显著回升;信息消费增速回落而服务消费市场持续走高;房地产市场表现良好;居民消费意愿及对当前和未来消费形势并不明朗。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消费需求继续上行动力不足,消费升级转型持续推进,汽车消费出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不同城市房屋价格走势将持续分化。鉴于此,政府可以通过支持服务业的发展、推进供给侧改革、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规范文化娱乐产业发展使居民消费更加合理、健康、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
市场动态     
今年我国消费市场五大发展趋势一、消费市场继续快速增长。199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24718亿元,比1995年增长20%,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1%。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4991亿元,比1995年增长2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9727亿元,比1995年增长18.5%。二、消费档次明显提高。随着消费市场的逐步扩大。我国居民在基本生存资料数量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开始提高消费档次,增加对发展和享受资料的消费,拓展消费领域,追求消费的多样化、高度化。目前在一般耐用消费品淡销、滞销的同时,进口名优家电,市场仍将看好。  相似文献   

3.
田青  刘秋月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1):1034-1040
2018年1—9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中放缓,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高于城镇;由于受到贸易摩擦和政策调整的影响,汽车消费、建筑及装潢类商品下滑明显;2018年前3季度网上零售总额持续增长,服务业持续繁荣,其中旅游业增长较快,文化体育产业快速发展。针对2018年"消费疲软"问题,本文从社会总消费、汽车消费、居民消费支出3个方面进行了辨析,认为我国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消费疲软"问题。对于未来走势,本文认为2018年4季度和2019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仍将平稳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消费有望成为亮点;从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居民消费信心强预期高的角度看,我国消费市场仍有潜力。但与此同时,也要高度关注高房价引发的居民债务快速增加带来的挤出效应,以及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不断扩大导致的抑制消费总需求的问题。政府应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严格监管消费市场环境,建立健全消费信用体系;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农业农民增产增收,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提高贫困人口消费水平;加强监管国内旅游消费市场,营造良好氛围,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同时应关注老年消费,大力发展老年消费产业。  相似文献   

4.
徐汉玉  田青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11):863-870
2017年1~9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定,网上零售增势强劲;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依然高于城镇,差距不再延续2016年缩小的趋势转而逐步扩大;服务消费快速发展,高端餐饮需求加大,养老服务开始进入快速建设期,老年消费群体活跃,消费习惯不再保守,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文化产业消费繁荣活跃,再创历史新高;绿色共享消费成为市场热点;留学规模持续扩大,但“回到中国”已成趋势;汽车消费态势平稳,石油及制品类消费走出低迷;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差异减小;消费需求持续平稳;文化消费、服务消费有望持续较高增长;房地产销售增速持续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冲高动能不足;居民消费满意指数趋势向好,对未来预期消费也充满信心。政府应坚持大力发展服务业,继续深化推进供给侧改革,引导海外消费回流,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规范文化娱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2013年1~8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减慢,实际增速基本稳定,总体上呈现缓中回稳、稳中回升的态势。其中,农村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明显超过城镇,并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餐饮业消费年初明显下滑,高档烟酒消费市场不景气;房地产、汽车等消费涨势较为强劲。未来一段时期,信息消费有望出现较高增长,城镇化继续拉动消费,"三公消费"将大幅减少,即政府消费有所减少,居民消费稳定增加。预计在宏观经济形势趋好和有序促进消费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并呈稳中加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2015年1月至8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基本稳定在10%以上。其中,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继续反超城镇;餐饮、信息、文化产业相关商品消费增幅显著;汽车销售和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增速都显著回落;居民消费意愿及对当前和未来消费形势不太乐观。未来一段时间,经济下行将对消费者购买力有所影响;信息、文化以及高档商品消费等有望持续较高增长;消费者满意指数和房地产销售趋势向好。政府可以通过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扶持服务业的发展,引导海外消费回流;通过扶持绿色消费、网络消费,严格监管消费环境等方式使居民消费方式更加合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市場動態     
轻工产品市场将呈平稳增长趋势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将达到114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达到7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左右。按照这种分析,今年我国轻工业产品市场将呈平稳增长趋势,日用百货商品将基本持平,部分耐用消费品将会增长,轻工业产品出口将进一步持续增长。但是,当前轻工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产品结构调整缓慢,不少产品难以适应消费结构的迅速变化,未能进入市场,造成资金和资源的积压与浪费;二、不少企业管理工作削弱甚至滑坡;三、不少地区盲目立项、投资效益差的现象仍很突出,不少项目立项时产品畅销,上项时产品平销,投产时产品滞销,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四、地区发展不平衡,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在继续拉大;五、流动资金严重短缺,部分原材料供应缺口大,价格上涨因素,  相似文献   

8.
市場動態     
1995年消费品市场概述1995年国内轻工业生产约增长21%,预计全年购买消费品支出约18000亿元,增长20%。消费品市场难以形成明显热点。食品供应将好转,但仍偏紧,价格仍将上涨,涨幅将下降。城市居民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副食消费比重上升。风味快餐食品、保健补品需求旺盛,全脂淡奶粉、甲级卷烟、50度以上的名优白酒、啤酒、黄酒将供不应求;食糖因糖料减产,供应偏紧;巧克力、方便面、脱脂和中脂仍粉、乙级卷  相似文献   

9.
2019年1~9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中放缓,其中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继续高于城镇,城乡消费差距逐渐减小;占消费份额较大的餐饮行业稳中略降,高端餐饮需求略有增加;汽车行业消费疲软,石油制品类商品消费总额基本稳定,增速下滑;受非洲猪瘟的影响,2019年1~9月生猪价格一路飙升,猪肉进口量达到历史新高;服务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文化体育产业发展加快,旅游业消费需求平稳增长,网上零售总额增速加快。对于未来消费走势,本文认为新能源汽车将继续成为消费亮点,猪肉价格仍将维持高位;消费者预期指数、满意指数和信心指数数值均稳步上升,说明我国消费市场仍有潜力。在新中产带动的消费2.0时代,预计2019年4季度和2020年全年,我国消费需求总体仍将保持基本平稳,稳中微降。政府还需继续积极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带动就业;深入推进农村网络扶贫,打通农村电商扶贫通道,提高贫困人口消费能力;重视老年消费,发展银发产业;同时全方位加强市场监管,控制物价水平,维护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0.
目前制约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低;收入分配不均,城乡差距大;预期的不确定性以及消费环境的不完善等。因此转变居民消费理念,引导消费需求;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改善消费环境,便利居民消费,推动消费结构升级等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物流需求与居民消费的影响指标,利用2000—2014年间社会消费品总额与货运量及周转量的数据,采用Eviws6.0软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居民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关系,且两者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使得生活质量日益改善,但长期以来过于倚重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模式,使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偏低,地区、城乡和阶层之间的消费差距持续扩大,居民消费结构失调,制约了需求导向型的市场经济发展。深入研究湖北省应城市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和结构变化规律,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挖掘县域经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潜力,推进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和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消费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性消费;一种是生活性消费。这是实物形态的消费。我们日常口语说的消费,是指生活性消费,也就是城乡居民消费。消费的价值形态,是指国民收入分配中相对于积累的消费。反映生活性消费增长情况的指标之一,是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至7月份社会商品零售额是增长的,它  相似文献   

14.
正商务部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3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消费马车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千千万万的"剁手党"功不可没。这个价值30万亿元的大"购物车"里装的是什么?中国银联用全球超过50亿张银联卡的消费数据,为大家画出了一幅2015中国消费数据图。  相似文献   

15.
<正>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商务工作会上表示,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万亿元,增长14%左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从去年的51.6%提高至55%左右。商务部此前表示,2012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业内分析,在出口大幅下滑、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6.
有关部门最近分析,在未来两年中,我国将形成十大消费热点。耐用消费品仍会稳步增长据有关资料显示,未来两年中,耐用消费品如照相机、游戏机、抽油烟机。自行车、电炊具等仍将以高于10%的增长速度发展。大屏幕彩电、全自动洗衣机、空调、摄像机等物品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居民消费将进入多元化和结构完善化阶段。家用轿车势不可挡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的家用轿车市场开始启动。轿车市场的发展将快于按人均收入来预计的发展所需时间。室内装饰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近年来,室内装饰特别是居民家庭装饰已越来越热,这种趋势在“九五”期间还将进…  相似文献   

17.
科学预测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对该省制定区域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效配置资源,改善供给质量,促进消费发展,确保国民经济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动态神经网络主要通过系统之前的信息预报系统未来的变化发展趋势,具有反馈和记忆功能,能进行长时段预测.运用动态神经网络对湖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行了预测,模型的拟合误差为0.96041%,预测得到了2020-2026年湖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数值.  相似文献   

18.
自治区商务厅近日公布的2007年上半年全区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今年上半年,我区消费品市场运行稳定,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7.38亿元,同比增长16.1%,增幅为11年来最高.  相似文献   

19.
2007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21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8%。巨大的市场容量,稳定高速的经济增长、居民购买力的日益提高等诸多因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零售商来中国投资。基于零售行业全面开放的基本国情,中外零售企业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外资零售企业无论是在资金实力、经营规模、管理经验上,还是在物流配送、信息技术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研究其发展模式可以为国内零售企业应对外资的竞争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投资、出口与消费被称作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源自投资与出口的动力十分显著,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尚不够明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地位愈发重要,正在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数据显示,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2012年提高3.9个百分点,高出同期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6.7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增长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万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