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5日至23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在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直接参与下,在美国马里兰州怀伊种植园就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等问题举行全封闭式的艰难谈判。会谈最终达成所谓“临时和平协议”,长期陷于僵局(长达19个月)的巴以和平进程得以重新启动。挽救《奥斯陆协议》的一次努力怀伊种植园的谈判是巴以美三方挽救《奥斯陆协议》的一次努力。众所周知,巴以1993年9月签署的《奥斯陆协议》,是有关各方和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国际性条约。根据该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分三个阶段进  相似文献   

2.
1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今年俄面临的七项主要任务。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加沙和以色列的交界处埃雷兹会晤。以色列同意放宽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封锁,允许1.5万名巴勒斯坦人进入以色列做工。索马里全国联盟领导人艾迪德和临时总统迈赫迪同意成立联合委员会,以便在联合国维和部队撤离后接管首都的海港和机场。22日双方在首都正式签署和平协议。28日美、意军队在摩加迪沙登陆,正式开始掩护联合国  相似文献   

3.
①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成立两个国家——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为“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②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次日,阿以之间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1949年2月,阿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5800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和耶路撒冷西区。③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埃及的两奈半岛、加沙地带、约量河西岸、耶路撒冷东区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④1978年9月,埃及和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埃及和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1982年4月,以色列将四奈半岛全部归还埃及。  相似文献   

4.
巴勒斯坦自治开始于1994年5月,迄今已渡过了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和平谈判实现自治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在华盛顿签署了《临时自治安排的原则宣言》(又称《奥斯陆原则宣言》或《华盛顿原则宣言》)。宣言规定:巴勒斯坦将先行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小镇杰里科实行自治;宣言生效后不迟于9个月内应举行巴勒斯坦选举,选举产生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和巴勒斯坦委员会在协议范围内拥  相似文献   

5.
在经过长期酝酿和反复讨论之后,今年2月11日,约旦国王候赛因和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在安曼为谋求和平公正解决中东问题达成了一项联合行动方案,亦即约巴协议。协议于2月23日正式公布。它提出了解决中东问题的五点原则:1.遵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以色列撤出1967牛占领的全部阿拉伯领土,以实现全面的和平;2.一旦约旦和巴勒斯坦能够建立约巴国家邦联,在约巴邦联的范围内,巴勒斯坦行使不可剥夺的自决权;3.根据联合国决议的原则解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4.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一切方面;5.举行由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和与冲突有关的各方参加的国际会议,巴勒斯坦人民唯一合法的代  相似文献   

6.
巴勒斯坦国迄今实际上还是一个没有国土的国家。但是,出乎一般人的意料的是,在数十年艰苦斗争的过程中,巴解组织却早已成为一支强大的金融力量。9月13日巴解和以色列相互承认并签署和平协议,很多分析家谈到巴解走出这一步的  相似文献   

7.
16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797号决议,决定派遣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到莫桑比克,以监督执行莫桑比克《全面和平协定》。德国总理科尔14-16日访问俄罗斯。双方签署了8项协议,其主要内容为俄国将提前半年撤军,德国同意俄国延期8年偿还债务。 17日以色列当局驱逐了几百名被占瓴土巴勒斯坦人,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对。1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799号决议,强烈谴责以色列的驱逐行动,要求以色列立即把所有被驱逐的巴勒斯坦人安全送回被占领土。同日黎巴嫩政府表示拒绝接受被驱逐的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8.
叙利亚借美压以;美国将叙纳入中东和平轨道;以色列与美国则在调整关系;三方围绕“戈兰高地”纵横捭阖。中东和会自1991年10月在马德里启动以来,阿以双方在美国的推动和协调下进行了两年多的艰苦谈判。谈判从浅入深,终于在去年9月13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了巴以和平协议。  相似文献   

9.
去年底今年初,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今年是“中东年”。确实,今年中东也确有“和平年”的势头。自年初以来,有关各方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进行了不懈努力,如:1月,叙利亚和以色列在华盛顿举行首脑(外长沙雷代表总统阿萨德)直接会谈;3月,克林顿赴日内瓦会见叙总统阿萨德;5月初,巴勒斯坦宣布推迟建国;5月24日,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7月,巴以美戴维营会谈,为签署最终协  相似文献   

10.
1993年巴以签署奥斯陆和平协议以来,中东和平进程一直蹒跚而行。前不久以色列传出的一连串爆炸声,再次将这一地区出现的良好和平势头推向危机。血案震撼以色列2月25日至3月4日,巴勒斯坦极端分子先后在耶路撒冷、阿什凯隆和特拉维夫制造了4起自杀性爆炸事件,造成61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哈马斯在随后发表的公报中表示对其中三起爆炸事件负责,并宣称,这是对易卜拉辛清真寺惨案和以色列特工杀害哈马斯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巴以关于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巴以和平进程将分三个阶段加以实施。第一阶段,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实现相互承认,以色列在协议签署后4个月内从加沙地带和杰里科镇撤出军队和行政管理机构,由巴勒斯坦人实现自治;第二阶段,协议签署后9个月内整个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将在国际机构监督下选举产生一个委员会以取代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行使行政和司法管理权;  相似文献   

12.
16日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决定派遣调查团赴利比里亚实地调查日益恶化的当地局势。约旦和以色列第2轮第2阶段谈判15-16日在以色列举行,双方达成首项经济协议,并签署运输协议。北约驻大西洋盟军最高司令兼美国驻该地区武装力量总司令保罗·米勒15-16日访问保加利亚,讨论扩大美保军队在“和平伙伴关系”轨道上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1999,(9)
UNESCO 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使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跨越纸上阶段,尽快成为现实,除政治行动外,还必须采取其他措施,使和平得以维持。正因为如此,1993年9月13日以巴和平协议签定后不到3个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邀请当时的以色列总理西蒙·佩雷斯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雅西尔·阿拉法特在西班牙格拉那达与来自全球各国的知识分子会见。这就是所谓"格拉那达-Ⅰ"——为期两天的会见,给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直接对话创造了空间,更重要的是发起了"援助巴勒斯坦人民计  相似文献   

14.
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一直是横卧在中东和平进程中的拦路虎,阿以双方都强调自己对耶城的主权,互不相让,迄今为止所提出的各种中东和平方案基本上没有实质性地触及耶路撒冷问题。1993年9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签署的加沙—杰里科自治协议是中东和平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以巴勒斯坦人为期五年的自治为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第一步。双方能够达成一致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们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将争执最大、也是最棘手的包括耶城在内的所有巴勒斯坦土地问题放在自治实  相似文献   

15.
<正>巴勒斯坦国旗9月30日首次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升起,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当天在联合国表示,既然以色列拒绝履行巴以协定,巴勒斯坦也将不再受相关协定的约束。以色列必须作为占领方而负起一切责任。阿巴斯是在当天的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做出上述表示的。他同时呼吁联合国根据国际人道法保护巴勒斯坦人民。  相似文献   

16.
9月5日凌晨0点10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埃及著名旅游胜地沙姆沙伊赫签署《沙姆沙伊赫备忘录》,从而打破了停滞3年之久的中东和平僵局。就在协议签署的前一天,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飞抵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会谈了两个多小时,转达了以色列愿意恢复叙以谈判的信息。而在此之前,叙利亚和以色列之间的频送秋波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巴拉克旋风在《沙姆沙伊赫备忘录》签字仪式上,巴拉克饱含深情地说:“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中东人民正在迎接新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建国梦想提供了历史机遇,但在客观上却激化了双方矛盾。在此后半个多世纪里,从此阿以战争、冲突不断,和平进程异常艰难。我们认为,强有力的巴勒斯坦政府、以色列充分的和平诚意、美国的公正调解、双方领导人非凡的智慧与勇气,是最终解决巴以争端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个犹太人国家,但除犹太人外,以色列还有为数众多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翌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紧接着爆发了第一次阿以战争。其间,大约有30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迫逃离家园。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只剩15万人。这15万人阿拉伯人及其后代就成了以色列籍阿拉伯人。由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人口出生率很高(达42‰),因此目前以籍阿拉伯人已增至75万,占以色列全国总人口的18%。  相似文献   

19.
张芯瑜 《世界知识》2017,(20):48-49
9月4日,哥伦比亚政府与反政府武装“哥伦比亚民族解放军”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签署了临时停火协议,双方将从10月23日起在基多举行第四轮和平谈判。这是继“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简称“哥武”)与政府签署和平协议并解除武装后,哥伦比亚和平进程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20.
黄培昭 《世界知识》2011,(18):44-45
抗议高物价的游行不断 8月31日,以色列财政部长施泰尼兹表示,巴勒斯坦寻求单方面建国的努力,“比哈马斯带来的威胁还要大,还要危险”。以色列基建部长兰道同一天也强调说,一旦巴勒斯坦单方面致力于由联合国承认其为独立国家,以巴之间签署的所有协定都将成为废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