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自2015年伊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下,上海开始研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一号课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就亲任课题组长。而2015年行至年中,"一号课题"也从由前期研究稳步走过了专题研究阶段。5月25日,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这一政策在科技系统内被唤作"科创  相似文献   

2.
<正>在上海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因为上海有着非常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基础。"科创22条"关注什么?关注"科创22条"就必须要从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说起,"科创22条"是落实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具体举措,那么何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就对上海提出了三个"牢牢把握"的要求——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使青浦主动融入和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大局中,区委、区政府在区二号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青浦"科创18条"。"科创18条"的出台将充分激发青浦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加快构建"绿色青浦上善之城"的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在这个"答卷之年",上海的科创体系和科创生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5年5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体系。5年后的今天,上海已完成这一目标,如期"交卷"。上海市科委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  相似文献   

5.
正这两年,作为驱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科技成果转化,自然而然地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5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925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3.7%,其中64.5%是企业研发投入。直观的数字体现出了上海这座城市对于科技创新的热情,也见证了上海对于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决心。在这之中,作为驱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科技成果转化,自然而然地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去年5月,上海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当年7月,上海出台了《关于深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对亚太知识竞争力的评价,从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角度,我们有四个方面的建议。充分利用国际要素打造上海科技创新新高地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科创中心战略的实施为上海提供了新的发展途径,必将对上海乃至全国创新驱动发展增加新的动力。目前,全市上下正在积极行动,全力向着预定目标前进。但这还不够,还应当调动国外的力量参与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要素和国际市场。上海《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成为"科创22条"里非常重要的一笔。区县协力"科创22条""科创22条"中将聚焦张江核心区和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临港等重点区域,将之打造成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而上海市各区县又应当担当怎样的身份?近日,嘉定区出台关于建设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探索因地制宜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正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中国古人的智慧时至今日也能动人心弦,纲举目张、提纲挈领,如同物理学里一旦找到一个物体的应力奇点,我们便可以用最经济的方式获得人类想要达成的效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2015年上海转型发展的主旋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的指示精神,上海开展了一年的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了科创中心建设的22条意见和9个配套政策,提出了科创中心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从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出发,上海从四个层面推进,这四个层面也构成上海科创中心的主体架构——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集聚区,推动大众创业、  相似文献   

9.
正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去年,上海明确了要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上海各区县在积极践行这一决策的同时结合自身区域定位和发展,从产业结构、创新驱动、人才计划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服务措施来助力上海市加速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建设。回顾2015年,各区县取得了怎样的进展和成绩?进入2016年,他们又会有怎样的规划与布局?  相似文献   

10.
正众所周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去年上海市委的一号课题,还出台了很多的支持政策。这是一个国家战略,有明确的建设目标,要把上海建成一个积极度非常高的、创新创造创业成果最多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最完善的中心城市,并明确了两个时间节点,一个是2020年,一个是2030年。这对上海而言,是很  相似文献   

11.
正为推进上海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根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指导思想聚焦一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围绕一条主线实现创新价值,全面支撑创新驱动发展贯彻三个坚持●坚持前瞻引领●坚持开放协同●坚持深化改革发展目标:提升"五个力"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1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力大幅增强2科技成果国际影响进一步提升3科技创新辐射蒂动力持续增强4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力稳步提升5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正时任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张鳌认为上海科技创新政策阶段的划分与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相适应,主要为五个阶段:全面恢复重建科技工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以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阶段。时任上海市科委秘书长徐美华指出上海科技创新政策的七大里程碑,包括科技体制改革决定、科教兴市战略、成果转化18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以及科创22条等。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是极为"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人类对科技的信念始终不变。作为"十三五"的收官之年,2020年上海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市政府2015年5月《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中发布的"期中考卷"。"十三五"期间,上海科创着力提升创新策源力、产业引领力、  相似文献   

14.
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的指示要求,是一项国家战略。上海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科技创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在科创中心建设历程中取得了扎实成果。然大国重器,谁执牛耳。呼应"寻找身边的英雄"的号召,走在科创前沿的"科创先锋"群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浙江超常规加大科技投入,体系化布局了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创新策源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未来,浙江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创新策源地和国际重要产业创新中心。到2035年,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成为展示新型举国体制优越性的“中国创新之窗”。“每公里用车成本降低至0.3元以下!”不久前,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越来越多的外资研发中心落户上海,截至2017年8月底,外商累计在上海设立了416家研发中心,其中全球研发中心达40家,亚太研发中心17家。在10月初《上海市关于进一步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参与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外资研发中心在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聚了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落户上海的全球研发中心,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科技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正贯彻党的十九大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优先布局方向。上海市制订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推动人工智能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引擎,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上海市科技系统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战略目标,鼓足干劲,重点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研发机构和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积极推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持续增强上海科技创新能力。而上海要走在科创中心建设的前列,广大科技工作者就要发挥主力军作用,把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要求,对标国际领先水平和世界一流标准,主动抢占世界科技创新前沿,勇攀科技研发高峰。为了表彰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企业牵头的创新项目、产学研结  相似文献   

19.
正加快科技中介的发展,首先需要建设一支专业化、复合型、高度活跃的科技中介服务业人才队伍,而目前上海的科技中介服务业人才队伍仍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从服务内容来看,科技中介服务业是向市场主体提供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与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创新服务的行业。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一环。在国外,科技中介服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科创中心建设基本法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加大对各类创新主体的赋权激励,保护各类创新主体平等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创新活力与动力。2019年,围绕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用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并促进全面创新。而今年,上海科技创新建设着重于"基本"这个词,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作为科创中心建设基本法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已由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0年1月20日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