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第七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暨首届客家文化创新论坛以"传承与创新:深圳滨海客家与文化产业发展"为主题,设立了"深圳客家历史与文化研究""台湾客家文化产业研究""大陆客家文化产业研究""客家文化与企业创新发展"论坛和青年论坛等环节,旨在拓展客家文化研究的新阵地,明确深圳滨海客家的地位与特色,使深圳成为国内客家文化研究的重镇之一,为创新客家文化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路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房敏 《科技信息》2007,(35):136
赣州、龙岩、梅州、河源、惠州等地达成共识携手共建"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是客家地区旅游合作的重要举措。在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这一合作有其必要性,共同的客家文化、便利的交通、政府的重视为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围绕客家文化打造千里客家文化长廊,将促进客家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并推动客家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客家古村三僚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况,分析了三僚村乡村生计模式转型的原因,认为三僚村个案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自身力量,积极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抓住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本向农村倾斜的时机,将乡村生计模式转型与新农村建设对接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客家历史源流是客家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客家称谓、客家历史渊源、客家民系形成、客家人的界定、客家文化认同等相关问题。客家研究历经百余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客家中原迁徙说"成为学界政界的主流认识,但目前还有不少问题难于达成共识,客家"中原说""土著说"时有分歧,客家民系的认同标准多样难于达成一致,客家民系的形成时间也跨度很大。新时代的客家研究应在梳理客家研究史及成果基础上,针对核心问题,展开多学科整合研究,开拓视野,将海内外客家进行比较研究,客家研究与地方社会文化建设相结合,回应现实关切。  相似文献   

5.
长汀县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近年通过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旅游,取得了显著成效。长汀作为古汀州府的驻地,有着灿烂辉煌的客家文化,有着"客家首府"的美誉,当地以振兴传统文化为契机,擦亮"客家首府"的旅游金字招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该文以长汀客家文化旅游为研究对象,展开系列走访调研,分析制约长汀客家文化旅游发展的重点因素,为长汀县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闽西客家地区的"神媒"现象十分盛行,这是一种替神灵说话或传达神的旨意的宗教活动。闽西客家地区的"神媒"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产生的原因和客家文化的形成密不可分。试图分析闽西客家"神媒"现象、特点,以及产生闽西"神媒"原始宗教特性文化源流,从而为客家的形成是中原汉人与其他少数民族融合形成的学说提出又一佐证。  相似文献   

7.
从清代徐旭曾《丰湖杂记》开始,客家研究风靡云蒸,方兴未艾,学界一直在孜孜不倦,戮力前行.本文粗略梳理"客家"有关界说,认同客家文化建构的积极意义,赞同客家研究经世致用、利用厚生的价值诉求.与此同时,作者对客家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拓展也提出了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8.
有着"民间文献瑰宝"之称的族谱,为地方历史和社会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且珍贵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客家学术研究和客家人寻根问祖热潮的全力作用下,客家族谱更是成为人们收藏、利用和研究的珍贵资料.当前我国文博领域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大好时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为客家族谱的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历史契机.作为客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客家族谱文化产业化的根本出路与主要路径就是在合理保护的前提下,如何让客家族谱活起来,更好地激活客家族谱的价值.应该建立并倡导"族谱+"的理念,充分实现客家族谱的时代价值,让客家族谱不仅"活起来",而且能够"火起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东莞古村落基本情况的分析,认为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不能脱离其历史文化传统,要充分利用古村现有的社会、民俗与人文因素,尤其是传统社会的整合与运行机制。作者认为,宗族及宗族文化是古村保护的积极力量,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古村文化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已有相关客家人文特质与客家精神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并作了简要评述,指出迄今为止关于客家文化特质与精神的研究和论述,几乎没有跳出传统文化的视野且众说纷纭。客家文化特质与精神的研究是客家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深层次课题;也是一个随着客家研究的深入和客家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挥之不去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深入发掘客家文化内涵,对客家文化特质与精神作出系统的、科学的概括,是客家学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