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松辽流域水资源虽然较西北、华北地区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利用效益低、浪费严重,水污染问题较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日益扩大,水资源承载力较低.为了保证松辽流域水资源安全应明确缺水类型,对资源性缺水地区努力做到以供定需,实现需水量零增长,并满足生态用水需求;对管理型、设施型、水质型缺水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控制水资源的污染;要特别重视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设完善的水市场;加强全流域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全球变化下的水安全研究.  相似文献   

2.
水文环境是影响城市物质体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江河湖海的地域分布、水运条件、区域水资源的数量,以及洪水潮情等水文特征对城市都有极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已经深入到城市物质系统的许多方面:1 .由于城市对水的依赖,近江、靠湖、傍海是城市的分布特点;2 .不同的水域环境对城市地貌产生不同的影响,这无论在形态和规模上都会得到体现;3 .水资源的数量是城市发展规模的制约因素,为越过水资源制约的“门槛”,从其它流域调水,导致了城市物质结构新形态的出现;4 .随着社会、经济的历史变化,城市的排水排洪系统发生着巨大变化,造成城市地貌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海河流域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实现海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进行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本文从水资源、生态环境、人口与经济的关系出发,针对海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探讨了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内涵、指标体系;提出时间序列与最优化理论相结合计算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模型;得出海河流域现状处于生态环境严重超载状态;在南水北调、经济常规发展下,到2035年左右达到可承载的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4.
益阳市东部新区属于资源型、设施型缺水地区,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保护水资源的前提下,只有对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城市水资源量与城市发展所需水资源量之间的供需关系,才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进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定量分析长江中游流域水资源禀赋格局及其与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关系,为流域型自然保护地的合理规划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构建水资源禀赋综合评价模型,结合ArcGIS技术,从数量和密度的角度定量揭示长江中游流域水资源禀赋格局与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关系。【结果】长江中游流域水资源高、较高、中、较低和无禀赋区分别占研究区的2.61%、29.13%、40.01%、18.58%和9.67%,其中高禀赋区位于鄱阳环湖,无禀赋区位于唐白河流域;除地质公园外,其他自然保护地均与水资源禀赋存在较高空间关系,且在不同类型水资源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社会经济价值方面表现的相关性具有明显差异;具有水资源高禀赋的鄱阳南湖和较高禀赋的梁子湖群四级流域自然保护地分布极少,应加强对该地区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管控力度。【结论】结合ArcGIS技术,以自然保护为目标的水资源禀赋综合评价模型能够定量揭示水资源禀赋格局与快速识别其保护空缺现状,有利于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流域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问题,一直是新疆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随着流域内人口的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而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是其主要成因.为此,本文在深入分析塔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水权市场建立和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改革与完善现行水资源管理机构体系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中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进入一个高峰期,分析了跨流域调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述了对中国水资源进行配置的重要意义.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环境与生态、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水工程效益3个方面分析了可能产生的影响,论述了解决不利影响的几个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指出要使跨流域调水工程效益最大化,负作用最小化,以水资源跨流域调水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跨流域调水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中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进入一个高峰期,分析了跨流域调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述了对中国水资源进行配置的重要意义.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环境与生态、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水工程效益3个方面分析了可能产生的影响,论述了解决不利影响的几个基本问题和重点问题.指出要使跨流域调水工程效益最大化,负作用最小化,以水资源跨流域调水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疆白杨河流域是干旱与极端干旱叠加型流域,水资源短缺导致生态用水被生产生活用水大量挤占。为了科学有效利用白杨河流域水资源,为该流域河流生态系统的水资源规划和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并且促进该流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基于水文气象资料和遥感数据,采用Tennant法和面积定额法计算白杨河流域河道内河流生态需水量和河道外植被、湿地、城市生态需水量,进行新疆白杨河流域河道内外生态需水的研究。结果表明:维护白杨河流域生态稳定的最低生态需水总量为15124.32万m3,其中河流生态需水5964.45万m3,植被生态需水4963.20万m3,湿地生态需水749.67万m3,城市生态需水3447万m3。白杨河流域河流生态需水主要集中在6—9月,植被生态需水主要集中在7—8月,且流域下游的生态需水量需要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0.
长春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约束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长春市作为研究区,通过分析近20年来长春城市化进程特征,认为当前长春市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初始发展阶段.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加大了城市用水的需求以及水环境污染压力,根据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约束关系,将长春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环境耦合作用过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分为四个阶段,即低水平协调阶段、拮抗阶段、磨合阶段和高水平协调阶段.长春城市发展目前正处于磨合阶段,也是实现水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为关键时期.长春未来城市发展战略为城市水资源环境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既要兼顾保持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同时又要保证一个较高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因此,"节水型城市"和"水环境友好型城市"是长春未来生态园林城市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都面临能源危机问题,我国的能源也异常紧张.但我国的水能蕴藏量比较丰富,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国的水能开发量却很低,现已开发利用的水能仅占我国水能总蕴藏量的4.5%,且都集中在大、中河流上,对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流域开发极少,为了充分开发小流域的水能资源发电,改变我国的能源紧张状况.本文对大洋河流域发展小水电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2.
对昆明市盘龙区生活污水进行了检测分析并使用复合式生物膜法对污水进行了处理,处理结果基本符合国家标准,说明处理方案可行;对中水回用进行了研究与设计,提出了中水回用的设计方案,为盘龙区建立污水处理站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阐述了煤炭能源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的关系,分析了煤炭开采对地下和地面水资源的破坏原因,提出了煤炭能源建设水资源保护的措施,从而论证煤炭能源发展必须构建水资源、能源及环境整体优化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系统,实现煤炭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并举,才是煤炭能源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内涵及其在水循环、水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同时指出,提高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普及率,使再生水成为城市水源不仅是保持健全水循环的良策,而且对建立循环型社会更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足迹是一个与消费有关的水资源占用情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视角来认识人们是如何利用水资源的,能够较好地评价区域水资源利用情况.通过引入水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初步估算了银川市2007年水足迹情况.结果表明,银川市2007年总的水足迹为16.403×10^8m^3,人均水足迹为1102m^3/a,水资源压力指数为0.93,水资源自给率为0.99,水资源进口依赖度为0.01,过高的自给率和水足迹给银川市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分析了银川市水资源利用状况,探讨了降低水足迹、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昆明太阳热水装置的利用和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对不同热水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比较,针对随着太阳热水装置的推广居民热水用量不断变大,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情况,对推广太阳热水工程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应结合昆明应用太阳热水节能实例并结合当地条件发展当地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已成为我国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中的一项重大任务.文章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从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水资源税法律制度、水权制度三个方面,对我国立法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特征,针对中国水资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说明我国水资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唯一选择,并提出具体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分析了水资源特点,论述了山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大连市水资源的特点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大连市污水资源化问题的迫切性、可行性,分析了实施改造的优势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