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子油富含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且资源丰富,其开发利用先要解决提取方法和油脂抗氧化的问题.以紫苏子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苏子油;用Rancimat法比较TBHQ、BHT和VE等不同抗氧化剂单独作用及复配时对苏子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超声强度500 W,超声时间30 s,超声3次,提取率37.0%.抗氧化剂单独作用时,TBHQ对苏子油的抗氧化作用最强;抗氧化剂复配时,TBHQ加VE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白苏子油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Box-Behnker响应面设计法,以白苏子油萃取率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以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数据拟合,并与实际结果比较.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白苏子油最佳工艺条件: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32.5MPa、萃取时间180 min,在此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女权主义者关注着女性在男权窠臼下的生存境况,出于对男权的本能拒斥而排斥男性.可是,男人就一定是男权的吗?男人就一定没有女权主义思想吗?女权与女人,男权与男人,是完全对等的吗?基于这些思考,写下此文,试探讨女权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科伦·麦凯恩关注男权语境下女性身体的二重性,即女性身体作为男权社会施暴的对象,及女性身体作为女性反抗男权社会、走向自我救赎的主体工具。短篇小说《姐妹》中的女主人公肖娜青年时乱交、成年后遭强暴,面对自己身体的遇害与姐姐的病危,逐渐地完成了由男权"共谋者"、受害者向反抗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聊斋志异》中的理想女性形象其实是作者内心欲求和企盼的产物,其角色定位及其功能价值期待是从男权社会的规定性和男性的利用、需要为出发点的,反映出男权社会"女为男用"的角色价值意识,折射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男权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6.
乔特鲁德王后是一个长期被男权文化扭曲的形象,其实她是位非常伟大母亲。她为了服从男权传统而改嫁新王,为了帮助哈姆莱特而饮下毒酒,王后虽是受到了男权文化的伤害,但并不代表她只是一个附属品。  相似文献   

7.
进入父权制社会以后,女性一直被笼罩在男权话语的阴影之中。已经觉醒的新时期的中国女性开始对男性为女性设立的花草隐喻和神女峰意象予以改写,对象征男权的“天空”意象予以反叛,对性别专制的“家庭”意象予以拆解,以期完成对男权话语的突围。  相似文献   

8.
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描述了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故事。在那男权主义盛行的时代,以伊丽莎白为代表的女权主义者,勇于打破其清规戒律,追求自己的幸福,阻隔在伊丽莎白与幸福之间的那堵墙就是女权与男权的矛盾和斗争。傲慢又充斥着男权思想的达西,放下傲慢,化解了伊丽莎白的偏见,收获真爱。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新时期女性诗歌文本中的“家庭”意象和“母女”意象。“家庭”意象象征着一个具有超稳定性结构的男权统治金字塔,“母女”意象则揭示了动态的历史结构中男权统治下的女性命运。通过考察,论述了女性为走出男权镜像的限制而获得自由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元稹的《莺莺传》中塑造的崔莺莺形象美丽、温柔而又痴情,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的女性人物世界。然而,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就会发现男权文化语境中的看似天经地义的性别特征和内在美德以及她被遗弃的悲剧根源,都是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控制,其自我意识已被男权社会主流意识所抹煞和压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