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978年,我国河南省濮阳县考古发掘了一处6500多年前的大型墓葬群。考古学家在这里取得了许多重要发现,而其中最神秘的是一座编号为45号的墓葬:在老年男性墓主人的身旁,有用蚌壳塑造的龙、虎等各种图案,周围有孩童为之殉葬,墓葬采用从未有人见过的奇特形式……所有这些代表什么?考古学家抽丝剥茧、旁征博引,为我们破解这一千古谜团。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考古学家们在成都蒲江县对60座战国时期船棺葬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2000多年前的战国船棺和出土的400余件精美文物重见天日……墓葬主人是谁?为何聚集在此?他们为何使用船棺?他们又以何为业……一个个谜团,都需要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和分析来得到合理的解释,而考古发掘的过程,恰如倾听先人们世代跌宕曲折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吴鸣 《大自然探索》2006,(10):66-73
自1993年以来,美国考古学家伊安?霍德每个夏天都会来到土耳其的一个叫做“查塔胡育克”的地方,对一座高度超过20米的土堆进行考古发掘。尽管如此,每当霍德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他仍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因为他知道,就在他的脚下,埋葬着一座修建于8000多年前的古老城镇——查塔胡育克,土耳其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相似文献   

4.
太子墓疑云     
李明 《大自然探索》2012,(12):71-77,70
这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隋代墓葬 墓道壁画之精美超出人们对隋代美术的认识 墓室内安置雕刻精美的巨大石棺 墓主人身份高贵却死于非命 这一切都得从1400年前的一场没有硝烟但残酷血腥的宫廷斗争说起  相似文献   

5.
盗墓迷踪     
古往今来,无数贪婪者对古墓里埋藏的宝藏趋之若鹜,而古人为了免遭盗墓贼的侵扰,在建造墓葬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盗措施。2005年4月,河南省文物局的考古专家们发掘了一座大型战国楚墓。  相似文献   

6.
1959年,山西省文管会在平陆县张店镇枣园村南的汉代墓区发掘了一座砖室墓,其内壁画曾在国内史学界引起了很大轰动.对此,《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作了详细记述.  相似文献   

7.
马王堆汉墓发掘是我国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因一号墓中出土了两千多件珍贵文物和一具保存了2100多年而未腐烂的女尸而令中外震惊。在事隔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特约当年参加发掘工作的考古专家和我们一起重温这一重大考古发掘历史,相信会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乌尔王陵     
从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乌尔的遗址中出土的大批距今4500年的精美文物,令世界为之轰动。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由英国著名考古学家列奥纳德·伍利率领的一支考古队,对苏美尔文明时期的古城乌尔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这次考古行动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不光是因为乌尔是《圣经》中所记载的希伯来人的始祖、先知亚伯拉罕的诞生地,而且还因为在那里出土了大批精美绝伦的文物,让人们不得不惊叹处于历史鼎盛时期的苏美尔文明曾经达到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佩特拉古城     
在古老的地中海东岸中心地带曾一度存在着一座极度繁华的都市,但后来它突然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不为世人所知。直到现代,一系列如火如荼的考古发掘才逐渐揭开了这座古城——佩特拉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0.
2003年 3~5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通辽市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对位于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东南麓山城上的座辽代墓葬进行了发掘.  相似文献   

11.
从3个方面,论述了以考古发掘中的木质遗存实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考古木材解剖学,正在发展成为一门新的文理交叉新学科:1 定义与范畴;2 内容与方法;3 研究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9,(6):5-5
考古工作者在苏州市草鞋山遗址成功发掘出一处崧泽文化晚期大型古墓群,初步推测,该古墓群已有5500多年历史。 此次发现的古墓群共发掘墓葬15座,发现器物100多件。除了常见随葬品外,还有一些碟形器、瓢形器等都是考古人员从未见过的“稀罕物”,有一些初步判断为非实用性器物,上面绘有神秘符号性质的花纹。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大昌段河流两岸考古遗址的环境考古研究表明,史前和历史时期河床演变对考古遗址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制约着古人类活动和古文化发展.野外调查、年代测定、100块河床砾石古流向分析以及考古发掘结果,揭示了大宁河大昌段河床早期可能发育于双堰塘一带,大概30kaBP后开始逐步向西摆动,直至现在的位置.随着河床逐渐向西摆动,大宁河大昌地区古文化中心也发生多次迁移.西周时期,大宁河东岸是先民主要居住区,汉代时期,随着河床逐渐向西摆动,先民生活范围不再局限于河流东岸,文化中心西移,张家湾遗址区则成为汉代先民主要居住区.汉代后期,该区发生洪水泛滥,迫使先民由低处迁往高处,汉晋墓葬由于河床西移和数次洪水冲刷,其表层松散沉积物已被冲刷殆尽,而出露于现在河床东岸的河漫滩上.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8月底,有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可能在希腊发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墓葬。如果此消息被证实,无疑将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亚历山大大帝是什么人?他是怎么死的?为什么如此显要人物,其墓葬却下落不明?考古学家又是怎样寻找他的陵墓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一场历时10年的考古大发掘,一座遭遇过200多次盗掘的大墓,一场屠戮186人的残忍仪式,大墓的主人到底是谁?深达24?m的地下行宫究竟隐藏着什么?解开谜题的钥匙究竟藏在何处?掩藏在地下的秘密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就让我们一同追随考古队员的脚步,在泥土与碎片中揭开这个残暴墓主人的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16.
塞西亚之谜     
正石棺里装着青少年的骨骸,还有包括两只金杯在内的精美金器。更惊人的是,金杯里有毒品残留,金杯上刻画着像是老战士杀情敌的图案。这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墓葬?塞西亚人是古代的一支具伊朗血统的游牧民族。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德记述的"古典塞西亚人"分布于黑海北部和高加索地区。他们曾建立并控制着一个连接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巨大贸易网络,或许由此促进了当时这些地区文明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20,(9):66-67
正1962年,一支考古队来到山西省右玉县,对该县大川村一个墓葬进行发掘。就在考古队员清理墓葬时,地面突然塌陷,一阵扬尘弥漫后,大家惊奇地发现,墓室的底部竟然还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其中摆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铜器。这批铜器共有九件,其中刻有铭文的两件圆筒形的器物,器身外饰有虎、羊、牛、猴、龙等动物的造型,上面还出现了传说中九尾狐的形象。考古队员面对这几件器物,心中满是疑惑。从器物的纹饰看,是中国汉代纹饰,粗犷大气的风格。可是如此多的动物形象用于器物的装饰,在以前汉代出土的器物中很少见,从器物造型上看又不像是中原器物,它们的主人究竟是谁?  相似文献   

18.
1980年的一天,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传来发现重要墓葬的消息,在群山环抱、风光秀丽的和龙县龙水乡龙海村西龙头山坡上发现了墓葬群。当时,吉林省考古队正带领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同学在延边实习,得到通知后,迅速  相似文献   

19.
大帝情仇     
<正>最近,一座希腊古墓的发掘再度引发全球关注,一些人希望墓主是亚历山大大帝。其实不管此墓墓主是谁,人们的兴趣点都更在于亚历山大家族的传奇故事。2012年,在希腊中北部古城塞萨洛尼基附近,考古学家开始对一座大型墓葬进行发掘。当时,这里就因有传  相似文献   

20.
新的发现     
在发掘一号墓的同时,考古专家们分析,汉代诸侯王继承先秦葬制--王与王后"并穴合葬"(夫妇二人埋葬在一个墓园中,但不在一个墓穴里,而是分葬在两个并排排列的墓穴里),据此推断,这位中山国的王后的墓葬应该就在附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