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利 《晋中学院学报》2006,23(1):16-19,24
研究意象组配及其原则,有助于还原意象本真,丰富创作本论,揭示文学创作的内在规律。意象组配通常有三种方式:单象式、多象式和变形式,遵循着六条基本原则:“意”对“象”应有引领作用;“意”与“象”应有一个最佳象征切合点;组配的意象应有一定的延伸性;组配的意象应有一定的暗示性;组配的意象应有一定的独创性;组配的意象应有一定的复合美。  相似文献   

2.
解释句子是传统训诂学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其方法尚无专文论述.本文认为传统训诂学解释句子包括对句读。句法、句意三方面内容的解释.解释句读的方法有直接陈述、用术语标示、单讲暗示、利用下注文处显示四种。解释句法的方法有直接陈述、通这句意显示两种.解释句意的方法有转译句意、揭示深层义、串讲大意以及通过解词、说明修辞手法、列举史实来显示等。阐述传统训诂学的解句方法,研究分析解释句与原句间和各种关系,对训诂学理论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如众所知,排比就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近或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排列的一种修辞格。应该说。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结论。看似简单,实际上,无论从结构上看,还是从内容或语意关系看,排比都体现出复杂的特征,是一种很复杂的修辞方式。因此,研究排比的类型,对于探入探讨这种修辞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线性规划模型解的存在性分析,线性规划模型存在“有解”和“无解”两种情况.“有解”指有最优解,即有可能存在唯一最优解也有可能存在无穷多最优解;“无解”即无可行解或存在无界解(无最优解).唯一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无可行解和无界解的判定是线性规划模型求解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西周金文的连动式和兼语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周金文为研究对象 ,分析金文的连动式 ,从动词结构之间的语义关系分为表示先后连续发生的动作、表示目的、表示方式等三种类型 ,还分析金文的三重连动式实际上是表面的三连动 ;金文的兼语式的三种结构类型 ,从语义上看 ,其第一项动词全部是使令类 ;另外还分析连动式和兼语式混合套用的复杂谓语 ;试图从连动式和兼语式这一语法现象使西周金文与商代甲骨文的相衔接。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舰船用微机网络型全自动电站监控系统的结构及控制原理.该系统实现了不同种类电源供电自动联锁;船电和岸电不断电自动切换;有故障机组或过载时,备用机组自动投入和报警:轻载时,备用机组自动停机;同时还可在配电控制室遥控机组自动起动投入或自动解列停机.实现了各机组热工参数越限声光报警及大负荷设备起动询问联锁功能.最后,依据系统的结构特点.说明系统是如何采取措施提高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六朝的谦敬称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六朝非常讲究礼貌用语,看重谦敬称谓。从《世说》中,可以看到这一时期谦敬称谓一是承袭上古,其指称对象和用法未发生变化;二是上古虽表谦敬,但指称对象,程度和用法这时都发生了变化;三是这一时期新生了不少谦敬词或上古不作谦敬称谓而这时用为表谦敬的。谦敬称谓有四个主要特点:1、谦敬词与该词的本义或古义有着密切联系;2、具有鲜明的尊卑等级色彩;3、从使用的情况看,有不少表敬的名词,常常添加在姓氏名号之后;4、从构词方式来看,以偏正式为主,附加式次之,其他方式很少。  相似文献   

8.
本从中国式英语的实例来分析以下英语语言差异:(1)简洁与复杂;(2)抽象和具体;(3)形合与意合,母语的负迁移是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之一,母语的负迁移所导致的错误就是语际错误,错误分析是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方法,从母语负迁移的心理理论基础及其表现形式方面看,母语负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致错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讨论一个有三位厂商参加的具有学习效应的重复博弈模型,厂商们在每一阶段决定各自产量和价格,使得累积利润最大化.在市场需求函数为非线性的条件下,引进带有学习曲线的成本函数,使得重复博弈模型更切合实际.接着把重复博弈转化成求解多阶段非线性规划问题,利用牛顿法进行求解全局垄断解;在阶段最优的基础上,求得参与者的阶段最优解;进而求得精炼子博弈纳什均衡解.最后比较分析这三种解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巧妙的真话。“真话”指客观真实和主观真实。判断作家是否说真话,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还要看是否有感染力。“巧妙”地说真话的方式主要有:说“假”话;说鬼话、狐话;男人说女人话;说关于古人的话等等。“巧妙”的含义主要有新颖、含蓄、自然等。是否说“真话”是判断真、假文学的标准;是否“巧妙”是判断文学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说文广义》是反映王船山语言文字思想的重要著作。文章从训诂实践中概括出了王氏词义训释的体例,对其中以形索义,据本义求引申义和关注社会用字等三个方面的训释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和讨论,指出"形义统一"是其研究《说文》的指导思想,也是其词义训释的根本特点。  相似文献   

12.
原始文身作为原始狩猎民族生产基础上的产物,历来人类学者、民俗学者、艺术学者、生物学者及社会学者们,均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其做出了解释,但由于研究方法的各异,其中不乏曲解原始文身历史意义的论述。原始文身要联系当代绘身艺术这一新兴艺术形式进行分析,从中发掘出所积淀的现代审美观和精神效应。  相似文献   

13.
汉字起源"渐变论"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在较为完整的汉字系统形成之前,类似于汉字的记事符号已有充分储备;二是从记事符号到汉字系统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三是汉字系统的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从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来看,早期记事符号的数量并不足以成为甲骨文形成的基础;从文字系统形成所需要的技术条件来看,单纯的符号积累也不足以产生完整的文字系统。综合分析,汉字系统的形成实际上是在一个较短时期内由少数人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右文说”,就是白北宋王圣美明确提出的对形声字中声符的分析法。此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形声字声符的功能仅仅是标音,而示义的功能则白义符承担。王圣美则认为在形声字中,声符本身兼有表示一定的意义,并进而得出同声符之字意义相通。  相似文献   

15.
对《诗经·无羊》篇“牧人所梦,众维鱼矣,旒维稿(旗)矣”后两句诗的理解,诸家歧义互出,迄无定论,关键是对“众”(聚)和“维”的解释各持己见。该文认为,“众”通“竦”,指蝗虫;维,与也,是个连词。牧人所梦者,竦与鱼,旒与稿也。竦,成群的东西;旒,所以使众也,声符兆有众义。鱼字与稿字皆与剩余的余字谐音。综上所述,牧人所梦为丰年和室家繁衍之征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16.
“堇”在《说文解字》中释为“黏土也”,分析为形声字,一直存在争议.从古文字角度,结合先民社会生活,对以“堇”为声符的同族字进行考释,探析“堇”字的本义,考察其引申义,得出“堇”从不同角度进行引申孳乳,显示了“堇”字族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传统语言文字学是以解读文献语义为实用目的而展开的,其成果大都包含在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中。现代研究汉语言文字学的历史,无论是通史还是专科史,都应该重视历代传衍的训诂材料。分析训诂材料,需要了解古代注释的体例,以“训条”为单位,确定其训释对象、训释目的、训释内容和训释方式。“训释方式”不同于“训诂方法”,也不同于“训条”之间的关系。一般把“形训”、“声训”、“互训”、“反训”、“递训”等看作训释方式,值得商榷。利用训诂材料来研究汉语学术史大有作为.《<周礼>复音词郑玄注研究》是一个例子。该书通过对郑玄注释的全面分析,总结了古人研究复音词的经验和注释复音词的特点,为汉语词汇学和注释学提供了历史性成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贵州黎平县龙额乡赶春社仪式活动中的花脸形象,以“双性同体”①的符号表征,“深描”了隐藏于古俗文化背后的意义结构。1.民俗意义上,赶春社与源自于中原古俗的春社祭祀社神祈求丰收大同小异;2.赶春社以捞鱼为仪式的核心,其寓意与“圣婚”时期人类对性活力、生命繁殖力的崇拜有关;3.花脸形象以符号聚合体的方式总合了前2个意义的蕴含,即以“双性同体”的符号方式,昭示“人类富有生命创造力和繁殖力的完美状态的周期性回归”的可能性和再度现实性。总之,人类学意义上,侗族赶春社花脸形象的“双性同体”符号表征,在于编织从属观念基础范畴的具有解释性功能、反映人类社会历史信息与普遍规律的意义之网,且在族群集体的信仰诉求的源头上规限及制约着一个民族对世界的定义与解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凤凰山铜矿床南区不同标高、不同地质体中成矿元素Cu的分形特征的详细研究,确定了本区成矿元素Cu的异常下限为224.274×10^-6.对成矿元素Cu的富集趋势进行了尝试性分析,认为地下较地表、深部较浅部、石英二长闪长岩较花岗闪长岩所经历的成矿期次要多、样品间的差异性要大、成矿元素的富集趋势要强。因此,深部石英二长闪长岩赋存区段是本区最有利的找矿区段。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土生子》主人公别格的心理着手,揭示别格悲剧形成的原因。认为在别格身上体现出自我、本我与超我的冲突的心理刻画与描写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从人格结构理论这一新的角度诠释别格的内心冲突与矛盾及其成因,能更深入揭示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