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植物营养中新的必需元素--钠、镍、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阐述了植物营养元素中新增的三个必需元素-钠、镍、硅必需性的确立、存在,吸收和运输方式及其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2.
作物氮素营养状况的高光谱遥感估测技术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素是植物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合理施用氮肥已成为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问题.随着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兴起,快速、无损伤地对作物氮素营养状况进行监测成为可能.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对作物氮素营养状况估测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江都县生剂化工厂与江苏省里下河农科所、扬州蔬菜研究所等合作,共同研制成功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丰产灵,并通过了技术鉴定。该剂是由腐殖酸及多种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复制而成。它含有作物必需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4.
杨红珍 《大自然》2012,(6):63-66
植物一般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取氮、磷等必需的营养元素,但食虫植物有所不同,它们是通过捕获并消化动物获得营养的特殊自养型植物。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磷素的有效性及其循环转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磷是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特别是植物.本文阐述了磷素在土壤中的形态及分类,重点分析了磷素的植物营养学原理、对植物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分析磷在全球尺度和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循环机制;对于磷素的分级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磷素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草原植物种群营养元素生殖分配规律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草原植物种群营养元素生殖分配规律进行分析 ,初步揭示了植物营养元素分配同种群生态适应间的关系 .分析表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营养元素配置存在明显的差别 ;不同生态对策以及不同繁殖类型植物种群营养元素配置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7.
植壮素是利用植物材料废弃物制取干馏液,并加入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制成的活性态有机物,多元复合植物叶面营养剂,既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又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该成果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适用于多种作物,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叶面营养制剂, 同时还有一定的改善作物品质、防病和驱虫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有耕地面积为1.21亿hm2,人均耕地0.08hm2,占世界人均耕地的1/4,而现有耕地中的74%缺磷,土壤中95%以上的磷素为无效磷,无法被植物吸收利用。磷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的磷素循环是一种典型的沉积循环,主要在土壤、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进行。在生产中施用易溶性的磷肥后,少部分可被植物吸收利用,而大部分与土壤发生反应后移出土壤液相从而降低了磷肥的利用率。如何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已经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以小兴安岭典型森林沼泽,兴安落叶松、油桦、苔草沼泽的优势植物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植物营养元素氮、磷、钾的积累与分配规律。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不同生长期及不同的中营养元素的积累量不同。萌芽期营养元素的积累量最高,生长期次之,休眠期最少;植物不同器官的营养元素含量以叶中最多,茎次之,根中最少。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中部土壤资源形成机制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生态环境地质调查结果表明,各类型土壤的形成及分布特征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密切相关;在侵蚀度相同时,成土母质决定土壤植物营养元素的富集程度;母质与微地形地貌共同影响土壤营养元素组合的地域分布;新构造运动影响土壤植物营养元素的流失强度和土壤退化特征;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农业生态特征决定生产田的障碍因素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植物细胞膜H+ -ATPase对必需矿质养分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细胞膜H -ATPase是初级转运蛋白,在各种离子和代谢产物的跨膜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植物细胞H -ATPase的结构、生化特性、生理功能与调控机制;重点综述了细胞膜H -ATPase的活性及其蛋白数量与基因表达对植物必需矿质养分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粉煤灰污染严重生态治理难但仍含有大量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磷的特点,将其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来改良利用是一条很好的途径。采用高粱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接种解磷细菌与施加磷肥对粉煤灰的综合改良作用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解磷细菌比施加磷肥更有助于植物的生长,促进了植物对粉煤灰中难溶性P的吸收利用,提高了基质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改善了粉煤灰的pH和电导率。接种解磷细菌对粉煤灰基质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效应较相当量的磷肥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植物养分重吸收是指植物落叶前将养分转移到其他活组织中保存或直接利用的一种现象。对养分重吸收控制机制进行的系统了解,可为完善植物养分循环模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全面比较不同生活型、林龄以及外界的环境(气候和土壤肥力)对植物的养分重吸收的影响。【结果】①木本植物茎、根的养分重吸收要小于非木本植物,非木本植物养分重吸收对不同的土壤肥力表现出更强的可塑性; 落叶植物比常绿植物重吸收更多的养分; ②幼龄林有更高的氮元素重吸收率; 老龄林能重吸收更多的磷元素; ③随着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的升高,磷元素重吸收率增加,氮元素重吸收率下降; ④干旱、洪水、飓风等极端天气都会显著影响养分重吸收; ⑤土壤肥力与养分重吸收呈负相关。相对于叶片,木本植物根、茎养分以及微量元素重吸收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于养分吸收和重吸收对能量的消耗也缺乏了解。此外,长期气候变化对养分重吸收的影响也有待研究。【结论】养分重吸收是植物养分循环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它的精确估计将有利于完善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进一步准确预测未来全球变化的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药的误区及其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药物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人们对药物的使用普遍存在着误区,这些误区导致临床上产生许多药源性的疾病和不可逆的脏器损害。此文章通过对这些误区的分析,给人们正确、合理使用药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等植物果聚糖分类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聚糖是由蔗糖与一个或多个果糖基聚合而成的一类重要的碳水化合物,目前发现的高等植物果聚糖主要有5种类型,作为重要渗透调节物质,果聚糖可以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作为一类功能性食品,果聚糖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促进作用.然而,现行的生产方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利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果聚糖已成了研究热点,笔者综述了高等植物果聚糖的分类、功能以及利用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果聚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A silicon transporter in rice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Ma JF  Tamai K  Yamaji N  Mitani N  Konishi S  Katsuhara M  Ishiguro M  Murata Y  Yano M 《Nature》2006,440(7084):688-691
Silicon is beneficial to plant growth and helps plants to overcome abiotic and biotic stresses by preventing lodging (falling over) and increasing resistance to pests and diseases, as well as other stresses. Silicon is essential for high and sustainable production of rice, bu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the uptake of silicon is unknown. Here we describe the Low silicon rice 1 (Lsi1) gene, which controls silicon accumulation in rice, a typical silicon-accumulating plant. This gene belongs to the aquaporin family and is constitutively expressed in the roots. Lsi1 is localized on the plasma membrane of the distal side of both exodermis and endodermis cells, where casparian strips are located. Suppression of Lsi1 expression resulted in reduced silicon uptake. Furthermore, expression of Lsi1 in Xenopus oocytes showed transport activity for silicon only. The identification of a silicon transporter provides both an insight into the silicon uptake system in plants, and a new strategy for producing crops with high resistance to multiple stresses by genetic modification of the root's silicon uptake capacity.  相似文献   

17.
 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磷素的固定现象严重,有效磷含量降低,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解磷细菌能将基质中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通过玉米盆栽实验,比较不同菌株及其联合作用对土壤中难溶磷肥的释放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与解磷细菌联合作用显著地提高了植物地上、地下的生物量,能够高效地释放出沙土中添加的难溶性磷肥,使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沙土的pH值被提高到接近中性,使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促进有机营养物质转化为无机物,更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接种菌根可以显著提高根系的侵染率和菌丝密度,能够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改善根际土壤的环境,达到促进植物生长的目的。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进行微生物复垦,对沙化贫瘠土地的生态修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deposition of atmospheric dust into the ocean has varied considerably over geological time. Because some of the trace metals contained in dust are essential plant nutrients which can limit phytoplankton growth in parts of the ocean,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variations in dust supply to the surface ocean might influence primary production. Whereas the role of trace metal availability in photosynthetic carbon fixation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ts effect on biogenic calcification is virtually unknown. The production of both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and calcium carbonate (CaCO3) drives the ocean's biological carbon pump. The ratio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to CaCO3 export, the so-called rain ratio, is one of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CO2 sequestration in the deep ocean.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essential trace metals iron and zinc on the prominent CaCO3-producing microalga Emiliania huxleyi. We show that whereas at low iron concentrations growth and calcification are equally reduced, low zinc concentrations result in a de-coupling of the two processes. Despite the reduced growth rate of zinc-limited cells, CaCO3 production rates per cell remain unaffected, thus leading to highly calcified cel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anges in dust deposition can affect biogenic calcification in oceanic regions characterized by trace metal limitation, with possible consequences for CO2 partitioning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the ocean.  相似文献   

19.
喜德县且拖乡现有花椒12.1万株,占全部经济林木的71.2%。发展花椒生产对于解决彝族群众的温饱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该乡花椒生产中存在椒树寿命短、病虫危害严重、管理水平低等十分突出的问题,并未体现出其应有的经济价值。现结合我校的科技扶贫工作,依据且拖乡的自然、气候条件,提出了以椒、芋间套种植、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为基本栽培管理措施的高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Yanagisawa S  Yoo SD  Sheen J 《Nature》2003,425(6957):521-5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