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应新加坡外长尚穆根、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外长阿尼法邀请,外交部长王毅于8月2~3日访问新加坡,于8月4~7日访问马来西亚并出席在吉隆坡举行的中国—东盟(10+1)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东亚峰会(EAS)外长会和东盟地区论坛(ARF)外长会。8月3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总统府会见王毅。  相似文献   

2.
正应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外长沙伦赛邀请,外交部长王毅7月24~27日出席在老挝万象举行的中国-东盟(10+1)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10+3)外长会、东亚峰会(EAS)外长会和东盟地区论坛(ARF)外长会。7月25日,王毅出席中国-东盟(10+1)外长会议。王毅就下一阶段中国-东盟关系提出了六项重点工作:一是办好中国-东盟建立  相似文献   

3.
刘琳 《世界知识》2020,(19):38-39
9月9日至12日,东亚合作外长系列会议在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的主持下,通过视频举行。除第53届东盟外长会外,还举行了东盟与对话伙伴国外长会、东盟与中曰韩部长级会议、第10届东亚峰会外长会、第27届东盟地区论坛等。共27个代表团参加,审议并通过42项文件。会议讨论的议题广泛,虽有个别国家挑起南海问题,但未掀起大的波澜,会议仍突出了合作导向。  相似文献   

4.
正8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新加坡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后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王毅说,今天上午开了两个会。一个是10+3,也就是东盟十国加中日韩,这是东亚合作的主体。另外一个会是10+8,增加了一些域外国家,这是东亚峰会的架构。10+3外长会开得非常成功和顺利,自始至终充满团结和谐的气氛,形成了三点重要共识。第一,我们应该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坚持多边主义进程。第二,随着东盟共同体的建成,以及中日韩合作的恢复和发展,现在是时候积极推进东亚经  相似文献   

5.
时事概览     
温总理:新年首次出访,接受访日邀请1月13至16日,温家宝总理出席了在菲律宾宿务举行的第十次东盟与中日韩(10+3)、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二届东亚峰会,主持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这是新年伊始中国的一次重要周边外交行动。陪同访问的李肇星外长表示,温总理此次访问日程密集,务实高效,多边、双边活动交织,成果丰硕。李肇星表示,温总理此访旨在倡导和推动东亚合作,推进中日韩三方  相似文献   

6.
<正>8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在菲律宾马尼拉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后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介绍此次系列外长会有关情况和中方看法。王毅说,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刚刚开完。从中方角度,系列外长会最实在的进展是,在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我们稳定了南海局势,把争议重新拉回到通过直接当事方对话协商解决的轨道。我们成功制订并通过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13,(14):7-7
2013年6月30日.中国-东盟(104-1)外长会在文莱斯里巴加湾举行.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出席。2013年7月2日,王毅出席在同一地点举行的东亚峰会外长会和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是东盟成立五十周年,因此,8月份在马尼拉开锣的东盟系列会议,通常会增加与此相关的环节或内容。8月初在马尼拉举行的"东盟五十年:前进的道路"算是系列外长会的预热与配套会议,与会的东盟国家代表都是前部长、前大使、著名学者,以及东道国的现任财政部长与外交部长。这些东盟精英们除了谈及东盟五十年来的成就外,还高度关注两个问题:东盟下一步该做什么?东盟如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1月12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以下简称"澜湄机制")将在中国云南省景洪市举行首次外长会。这标志着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将启动次区域合作新尝试。以澜沧江—湄公河为主轴的次区域合作自上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已形成包括"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在内的多种合作机制。那么,创建"澜湄机制"有何特殊意义?其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即将举行的外长会将会作出回答。"澜湄机制"的提出1992年成立的GMS机制,是由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2月11日至12日,第二次韩国—东盟特别峰会在韩国釜山举行,会议发表《韩国—东盟面向未来联合声明》,表明双方要在政治、安全、经济、人文交流、朝鲜半岛和国际问题等领域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东盟是韩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对象,也是东盟10+3会议、东亚峰会(EAS)、东盟地区论坛(ARF)等对话机制的重要成员。鉴于此,韩国向东盟10国发出加强区域合作的积  相似文献   

11.
东亚合作又迈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东盟在东亚合作中的主导权,明确各种机制在东亚合作中的作用。谁也没想到,东盟如此长袖善舞,把地区合作推动得如此引人瞩目。2005年12月11日~15日,东盟举办了一系列峰会:东盟10国领导人会议,东盟分别与中、日、韩、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领导人的会议,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以及首届东亚领导人会议等。在外人看来,会议如此之多,似有叠床架屋之感,但明眼人看去,却是重点明确,层次清楚。它基本体现了东盟对于地区合作的设计和实施蓝图——引导和塑造以东盟为核心的亚太地区秩序。东盟:主导权与竞争力系列峰会的核心只有一个,…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2日至4日,第35届东盟峰会、第22届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22届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14届东亚峰会在泰国曼谷举行。其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重大进展。11月4日晚举行的第3次RCEP领导人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声明宣布,15个参与国已结束全部20个章节的文本谈判以及实质上所有的市场准入问题谈判,有望在完成法律文本审核工作后,于2020年正式签署协定。敏锐的媒体立即捕捉到,联合声明列出的谈判参与方数字有了变化。RCEP谈判自2012年启动,历经7年,先后举行了3次领  相似文献   

13.
时事概览     
温家宝出访欧亚五国并出席多边会议12月4日至15日,温家宝总理对法国、斯洛伐克、捷克、葡萄牙、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在吉隆坡举行的第九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九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首届东亚峰会。在法国访问期间,温总理与德维尔潘总理举行会谈,会见希拉克总统和德勃雷议长,在巴黎发表重要演讲。此外,温总理还参观法国和欧洲的航空、航天企业。两国还将签署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如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与空中客车公司签署了中国购买150架空客A320系列飞机框架协议。这是空客公司进入中国二十年以来所获…  相似文献   

14.
东亚—拉美合作论坛首次外长会议3月29日至30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本刊记者就此次会议专访了随唐家璇外长赴会的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傅莹女士。  相似文献   

15.
<正>应东盟轮值主席国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登盛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1月12日至14日出席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的第十七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七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九届东亚峰会,并对缅甸进行正式访问。13日上午,李克强在内比都出席第九届东亚峰会。东盟十国领导人以及韩、日、美、俄、印、澳、新等国领导人一同出席。缅甸总统吴登盛主持会议。李克强在讲话中说,东亚在过去几十年能够快速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有一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12~16日,应东盟轮值主席国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马尼拉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在会后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11月12日下午,李克强乘专机抵达马尼拉。11月13日下午,李克强出席第20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李克强在发言中表示,中方坚定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坚持与东盟做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构建  相似文献   

17.
<正>8月6日,在马尼拉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通过了"南海行为准则"(COC,以下简称"准则")框架文件。这是中国和东盟方面为管控南海争议、进一步降低南海紧张、防止南海问题干扰与破坏双方关系大局所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中国与东盟国家曾在今年5月审议通过"准则"框架,最终框架文件的达成是对三个月前成果的再确认。中国外长王毅在会后表示,达成"准则"框架为未来"准则"的实质性磋商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应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11月20~23日出席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十八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十八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十届东亚峰会,并对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11月21日下午,李克强在吉隆坡国际会议中心出席第十八次10+1领导人会议。李克强在发言中说,中国和东盟关系超越双边范畴,日益成为东亚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石。中方始终将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将坚定支持东盟一体化,支持东盟  相似文献   

19.
《世界知识》2013,(18):6-6
<正>2013年8月29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的东盟国家外长和东盟秘书长。杨洁篪表示,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的十年,是双方关系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十年。双方政治上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树立了发展中国家友好相处的典范。经济上携手合作,共谋发展。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人民间相互友好感情不断加深。中国和东盟已成为同  相似文献   

20.
几年前,我在《世界知识》的专栏里倡议搞个"亚洲合作贡献奖",纪念那些为亚洲合作、亚洲振兴而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国家、个人等。时值东盟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我认为应该颁发给东盟一个"合"文化奖。获奖理由:正如东盟在1967年8月8日成立时所期望的那样:经过四十年的创意经营,如今的东南亚地区的确在走向和平、稳定、繁荣,并从某种程度上带动了东亚的复兴,亚洲的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