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正我曾在《世界知识》发文,认为东亚政治安全格局正处于十字路口,面临进入"冷战"新阶段还是维持目前政治安全平衡的选择。自冷战结束后在东亚形成的政治安全的平衡格局,近年来遭受到来自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强烈冲击,东亚政治安全格局出现"冷战化危险"。但我认为东亚并没有再现"中俄朝vs美日韩"的"冷战新格局"。中美在各领域的冲突虽呈上升趋势,但两国均对双方关系非常重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曾两次在《世界知识》"周边外交新视点"专栏发文,讨论东亚政治安全格局问题(分别见本刊2016年第15期、第17期),论证冷战结束后,东亚政治安全格局实现了重组,出现两重性特点,基本达成战略平衡:一方面,中国的快速崛起和美国的霸权守成构成了东亚区域内在结构性矛盾,但美强中弱的大格局在中短期内不会明显改变,东亚区域的所有重大政治安全问题无不受此基本矛盾的制约。另一方面,中美不发生大的对抗是双方底线,中国主导的多边安  相似文献   

3.
正南海争执剑拔弩张,美韩在韩部署萨德体系,从南北两个方面引发中国周边局势趋向紧张,导致东亚政治安全格局面临重大挑战。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原有的南北两个三角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东亚新国际秩序和政治安全格局实现了重组,基本达成战略平衡。一方面,中国的快速崛起和美国的霸权守成构成了东亚区域的内在结构性矛盾,但美强中弱的大格局一时不会明显改变。东亚区域的所有重大政治安全问题无不受此基本矛盾的制约,东亚各国的外交政策也均会受到中美  相似文献   

4.
<正>时间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东亚原来掩藏在冷战框架下的众多传统安全问题开始凸显,东亚地区热点陡然增加和升温。"东亚地缘政治的未来将会类似于20世纪前半叶的欧洲,还是类似于20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布热津斯基在其《大抉择》一书中曾作如是问。东亚将向何处去?其核心问题是当下东亚各成员特别是主要大国之间能否构建一个包容地区多样性、弥合彼此矛盾分歧、引导各方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秩序。东亚地区安全秩序调整和重建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关于"中美进入新冷战"的说法逐渐增多,近几个月愈演愈烈的贸易战,以及特朗普政府采取的一些对华措施,则成为一些学者"中美进入新冷战"的新证据。考虑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有必要从学理上辨析、认定中美关系的性质。认为"中美关系进入新冷战"的主要依据是:美国已经把中国确定为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并从政治宣传、经济合作、科技文化交流、军事合作等多方面采取针对性很强的对抗性、限制性措施,除了自己采取行动外,美国还拉拢盟  相似文献   

6.
东亚金融危机已持续半年之久,其影响程度之深、涉及范围之广,远远超出了人们的初期预料。在金融危机给亚洲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亚太安全格局和大国关系也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或调整。金融危机使东亚提前进入新一轮政治、经济调整期。危机是冷战后东亚国家共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各国政府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泰国总理差瓦利被迫下台,韩国执政党在大选中失败,印尼苏哈托政权陷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和社会动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3月12至13日,由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东亚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后冷战时期东亚国际关系与秩序:变化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国防大学、中  相似文献   

8.
西太平洋新军事联盟作为美、日重构亚太安全格局的危险举动,由于利益的博弈,“囚徒困境”。最根本的原因是部分国家寻求部分共同安全利益,这种囿于冷战思维下的霸权上的反映是严重背离国际制度原则的。只有坚持强调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才可能真正重构亚所需国际制度。正面临着难解的主义心态在军事太地区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9.
<正>刚进入2022年,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联合组建的德国新政府外交政策就迎来一次考验。近期,围绕着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美欧与俄罗斯陷入了激烈的地缘政治博弈,东西方之间的"安全困境"仿佛再次将国际秩序拉回冷战梦魇之中。而就在德国新政府试图寻求展现其"斡旋人"的积极作用之际,德国海军中将舍恩巴赫却发表了西方眼中的"政治不正确"言论。  相似文献   

10.
<正>从长远和广泛意义上讲,塑造一个良好的亚太战略环境,需要在中美之间达成战略共识,这一战略共识应是超越日本问题的。冷战后维系东亚和平稳定的战略均势,主要由中美日之间的"政治力学"来决定。由于近年来中美日各自综合实力、地区战略和彼此关系都在发生变化,中美日三角关系也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关注并把握其趋向可以洞悉东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东亚政治模式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瓦解,在后冷战时代东亚各国的政治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政治体制、政党体制、政策运行机制上,这些变化导致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2.
从许多方面看,后冷战时代的全球安全环境变得比以前更加脆弱、复杂和危险。局部战争、暴力冲突和屠杀成为冷战后国际社会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全球核扩散的进程不但没有被有效地加以控制,反而有所加快。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逐步蔓延,使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成为恐怖暴力事件的直接受害者。造成当今全球安全环境更加脆弱和危险的根源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它与冷战后国际社会正在出现的一系列全球性霸权结构倾向有关。首先,国际社会存在着严重的政治权力不平等现象。冷战后,国际社会仍然被强权政治左右。尽管全球化过程正在打破旧的政治模…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东亚政治模式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瓦解,在后冷战时代东亚各国的政治发展有了很大的变化,体现在政治体制、政党体制、政策运行机制上,这些变化导致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东亚经济圈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的东亚正面临着空前伟大的历史巨变,对人类社会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在历史上,东亚地区曾经存在着一个独特的国际关系结构,构成一个完整的东亚世界,作为世界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区域,不仅内部联系密切,而且与外部世界也有普遍的、经常的联系。从大历史的视野来看,东亚经济圈同东亚的历史一样悠久,并且远比世界其他地区内容丰富和复杂多样。进入近代以  相似文献   

15.
新冠疫情全球扩散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不仅威胁人类生存、重创世界经济,也将对国际秩序产生重大影响,深刻改变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政治、经济与安全图景。2020年3月底以来,俄罗斯防疫形势急剧恶化,政府被迫改变原来比较松弛的心态,进一步强化防疫力度。但相对而言,俄在世界大国中受疫情冲击最小。在其他大国严重受损之际,俄战略界认为迎来了克里米亚危机甚至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6.
<正>欧美关系的内涵在变化陈旸:欧洲的军事安全实力弱于美国和俄罗斯,眼看着两个大块头在欧洲的土地上折腾,心里不是滋味,但是没什么好办法,认为冷战后短暂出现的那个"没有欧安问题的时代"结束了。随着特朗普的上台,欧洲开始把美国视为不确定性之源,感觉到面临的安全问题空前复杂多样,不只  相似文献   

17.
从蒙古国与中、俄两国的特殊关系及原因 ,蒙古国在冷战中及冷战后的独特影响 ,以及蒙古国在未来东亚稳定中将起到的作用进行历史的政治战略分析。并认为 ,在今后西方“遏制”中国、继续“削弱和监视”俄罗斯的战略中 ,争夺蒙古国将是不可避免的 ,而蒙古国也将会在其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金正恩和特朗普在板门店会面,但是朝美能否超越河内会谈的分歧?冷战结束之后,东亚进行了新秩序的构建,但是半岛依旧未能摆脱美国主导的残存的冷战格局。朝鲜欲与美日改善关系,摆脱寡不敌众的冷战桎梏,而美国的东亚战略则需要维持半岛冷战状态,于是朝美间冲突在所难免。美国的东亚战略与朝鲜的生存战略相冲突,朝核问题于是产生,成为朝美双方为维护或打破冷战框架而  相似文献   

19.
《世界知识》2022,(3):12-13
<正>2021年1月20日,拜登宣誓就任第46任美国总统。经过冷战后30年美国对外战略的不断犯错、国内两党政治极化的日趋尖锐以及特朗普执政四年的剧烈折腾,拜登政府面临着三项主要任务:缓和党派对立、"治愈"政治创伤,克服新冠疫情、恢复美国经济,重整联盟体系、遏制霸权衰落。时间过得飞快,拜登执政已满一年,他的政府在这一年间干得怎样,  相似文献   

20.
● 21世纪我们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安全环境?周边安全形势如何?这是每一个国人深为关切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想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安全形势,必先稳定周边,周边又以东亚为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