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东盟是中国周边外交和对外经贸合作的优先方向。1月7日,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在北京举办中国—东盟迎新春增合作系列活动,助力中国—东盟共同打造今后合作的"钻石十年"和升级版自贸区。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表示,中国和东盟作为战略伙伴已经携手走过了十个年头,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过去的十年是双方合作的黄金十年,"十年树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这棵大树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新的一年来临,双方将携手开创"钻石合作新十年"。  相似文献   

2.
正8月16日,中国与东盟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十三次高官会在中国内蒙古满洲里市举行。会议通过了两份重要文件,即"中国与东盟国家应对海上紧急事态外交高官热线平台指导方针"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关于在南海适用《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的联合声明"。此次会议是所谓的南海仲裁案裁决结果7月12日出炉后中国与东盟的一次重要互动,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观察双方在南海问题上未来关系趋向的一个风向标。近年来,围绕着南海问题及南海仲裁案,中国与东盟  相似文献   

3.
<正>各个力量间重新洗牌魏玲:总体上看,东盟共同体对中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东盟关系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上(主要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海丝");对地区的影响则涉及地区的自贸体系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与东盟关系正由"成长期"转入"成熟期"。东盟所有国家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的很多合作属于"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双方合作存在诸多发展机遇,并已经在多领域取得初步成效。澜湄流域各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方面取得多项共识,双边和次区域合作取得务实而可喜的进展。南海局势暂时总体降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迎来难得的机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东盟国家比邻而居,山水相连,有着割舍不断的天然联系。东盟是东南亚国家的联合体,有了东盟,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就有了"双轨":一是与东盟各国的双边关系,二是与东盟整体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定位和处理得好,对发展双方的关系至关重要。二战后,中国、东南亚国家以及双方的关系都经历了转折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文化播报     
正"庆祝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南宁举行2018年3月28日,以"新起点、新愿景、新机遇"为主题的"庆祝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南宁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东盟中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办,广西大学和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承办。来自中国及东盟多国官员、智库专家、商会代表等近200人与会。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彬、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参赞姚文、新加坡驻华大使罗家良、东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是双方关系发展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大年";"30年来,中国东盟关系快速发展,双方率先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率先建成自贸区,各领域合作日益深化,始终领跑东亚区域合作。可以自豪地说,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地区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8.
时事概览     
正俄罗斯与东盟举行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0周年纪念峰会为纪念俄罗斯—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0周年,第三届俄罗斯—东盟峰会5月19~20日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为了共同的福祉走向战略伙伴关系"。会议通过了"通向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的索契宣言,批准了俄罗斯与东盟国家2016年至2020年发展合作综合行动计划。据峰会官网当天公布的索契宣言,俄罗斯与东盟共达成49点共识,指明今后双方在各领域合作的发展方向。在安全和政治领域,俄罗斯和东盟支持全面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早日通过"南海行为准则"。双方还同意,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中国与东盟组织和国家正共同打造双方合作的"钻石十年"。如何顺应地区形势和彼此内部发展状态的变化,提升互利合作的水平,排除矛盾分歧的干扰,更好地实现双方发展战略的对接和融合,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思考的问题。2016年6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世界知识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新一期周边外交重大问题交流活  相似文献   

10.
《世界知识》2013,(18):6-6
<正>2013年8月29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的东盟国家外长和东盟秘书长。杨洁篪表示,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的十年,是双方关系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十年。双方政治上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树立了发展中国家友好相处的典范。经济上携手合作,共谋发展。人文交流日益密切,人民间相互友好感情不断加深。中国和东盟已成为同  相似文献   

11.
翟崑 《世界知识》2013,(15):68-68
7月12日,我参加外交学院举办的中国—东盟建立战略对话伙伴关系十周年纪念研讨会。我的参会体验是,打造中国—东盟战略伙伴的升级版成为各方共识,而升级版的打造需要诸多条件,尤其是智力支持的升级。因而,双方决定建立中国—东盟智库网络,优化升级智库合作。这是外交学院在承接了旨在推动东亚合作的"东亚思想库网络"后,为推进中国—东盟关系升级所下的又一先手棋。  相似文献   

12.
2014年6月26日,广西民族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十几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展开深入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许利平教授就"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意义"主题发表观点。他讲述了古代海  相似文献   

13.
<正>8月6日,在马尼拉举行的中国—东盟外长会通过了"南海行为准则"(COC,以下简称"准则")框架文件。这是中国和东盟方面为管控南海争议、进一步降低南海紧张、防止南海问题干扰与破坏双方关系大局所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中国与东盟国家曾在今年5月审议通过"准则"框架,最终框架文件的达成是对三个月前成果的再确认。中国外长王毅在会后表示,达成"准则"框架为未来"准则"的实质性磋商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确定的中国—东盟创新年。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特撰文,指出中国—东盟关系将不断提质升级,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中心愿与中国和东盟社会各界抓住机遇,携手共进,为中国—东盟的美好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东盟正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区域。当前中国和东盟的合作仍面临着一些障碍,高等教育合作能够沟通民心、增强政治互信、积累人才和技术、拉动经贸合作,从而帮助化解合作风险,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制定适应"一带一路"新形势的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政策,需回顾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历史进程。中国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经历了1991年前的铺垫期、1991年至2010年的巩固期和2010年以来的拓宽期3个历史阶段,将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一以贯之。针对当前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新形势,未来的政策既要灵活利用双边和多边机制,对接东盟战略和东盟各国国情,还要保障人员流动的便利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上海论坛"2017年会期间,作为子论坛之一的"转型中的中国与东盟关系:分歧管控与合作共赢"国际研讨会于5月28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研讨会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中国—东盟学术共同体、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来自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近30位学者与会。中国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中国与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由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复旦发展研究院主办,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中国—东盟关系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近三十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印度尼西亚外交部联合国事务政策分析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越南社会科学院、柬埔寨皇家学院、缅甸仰光大学、印尼克里斯汀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的条件、现状、取得的成果,并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全面的分析了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对双方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针对不良影响的解决措施,最终得出笔者自己结论,中国与东盟的农业合作将成为双方长期、全面合作的一个坚实基础和平台,并最终有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立和实现,为双方的贸易合作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6月2日至3日,由中国驻东盟使团主办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研讨会"在印度尼西亚历史名城三宝垄举行,来自中国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和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近40位专家学者与会,笔者受邀参会。会后中国驻东盟大使徐步接受了《世界知识》杂志专访。  相似文献   

20.
印尼印象     
正2018年4月8~10日,笔者应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的邀请,赴印尼参加了由中国驻东盟使团、中国外交学院与印度尼西亚大学在雅加达联合举行的"纪念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研讨会"。中国驻东盟大使黄溪连、东盟秘书长林玉辉、印尼外交部东盟事务高官何塞等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黄大使几乎全程参会,并多次与国内参会学者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