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经剪贴     
《世界知识》2012,(11):10
1美国发起"337调查"5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宣布,将对45家企业发起"337调查",以确定这些公司在生产带有可伸缩USB连接器的电子设备时,是否存在专利侵犯行为。被调查的45家公司大部分位于美国,一些全球著名的企业也在其中,主要是来自日本的消费电子企业——包括  相似文献   

2.
入世以来,浙江对美贸易迅速增长,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美国国内厂家造成一定威胁,因此美国企业频繁利用“337”条款投诉浙江出口企业,以期阻挡浙江产品的进口,浙江向美出口的电池、制笔、化工等产品都遭遇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基于“337”条款发起的调查,贸易利益严重受损。因此,通过对浙江企业遭遇“337”条款原因的深入探讨,笔者希望能为浙江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建立自主知识产权制度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尚炜 《太原科技》2009,186(7):39-40
2009年6月8日,浙江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康公司)在北京新闻大厦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于6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没有行使否决权,捷康公司主动应诉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专利调查的判决最终胜诉.这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唯一一家主动要求加入"337调查"并最终胜诉的中国企业.  相似文献   

4.
苏喆 《科技与经济》2010,23(5):35-39
近年来,美国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制造贸易壁垒十分盛行,中国企业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被提起337条款调查的案件急剧上升,败多胜少,损失惨重。但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不畏艰难,勇于迎接挑战,利用法律武器赢得了跨国官司,扩大了国际市场,为国内出口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经验。针对美国的337调查,中国企业不仅要积极应诉,而且应该未雨绸缪,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主动在美国申请专利,或对美国竞争者的相关专利提起无效诉讼,巧妙利用美国法律体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5.
丁玉敏 《安徽科技》2005,(11):36-37
近年来,美国"337调查"制度对中国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已形成了强大的知识产权壁垒.中国企业逐渐成为美国"337调查"的主要目标,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明显劣势,将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征程中的最大障碍.因此,国内企业应牢固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具备国际化专利战略眼光,积极应对美国"337条款"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从2002年开始,我国已连续10年成为美国337调查的最大受害国,涉及中国企业的调查案已超过100起。目前每年有超过50%调查案的被告都涉及中国企业。深入研究337调查的立案条件、分析案件增多的原因与企业的应对策略,有助于我国出口企业在遭遇337调查时找到最优应对策略。但应对措施中的事前准备——知识产权检索、专利回避设计、谈判转移风险、跟踪ITC信息;诉中策略——是否应诉、是否和解、抗辩理由与注重合作,仅仅是治标之举并不是治本之策。只有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核心技术研发,抢占知识产权战略高地,才能标本兼治,吹散337调查阴云,并在时机成熟时,主动发起337调查。  相似文献   

7.
正7月6日,美方对中国340亿美元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中方被迫采取反制行动。7月11日,美国变本加厉,公布拟对中国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的清单。中美贸易战骤然升级。与此同时,美国打贸易战并非仅针对中国,美方不仅以知识产权为名对中国发起301调查,还以国家安全名义对全球主要经济体发起232调查,针对钢铁、铝、汽车等重要产业制造贸易摩擦。目前,已有多个  相似文献   

8.
337调查是美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手段,而最近几年,中国已经成为主要的调查对象国。文章在分析了337调查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后,提出了国内企业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12,(18):8
正事件7月25日,欧洲光伏电池制造商向欧盟委员会提起了一项秘密申诉,指控中国光伏电池企业在欧洲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8月31日,欧盟向中国驻欧盟使团发出照会,称将对中国企业出口欧洲的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欧洲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此次调查涉及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中欧双方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纠纷。外媒观点美国CNN默克尔访华期间致力于调解中国与欧盟委员会关于太阳能电池板的矛盾,如果报复行为出现,那么这个插曲将会有更广泛的含义。"保护主义不应该是正确的反应",默克尔说道,"现在关于太阳能领域的问题同样应该在谈判桌上商谈而不是诉诸法庭。"  相似文献   

10.
财经剪贴     
我国彩电在美反倾销案最终裁决听证中失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5月14日在华盛顿终裁听证中,最终以5:0的投票结果做出对中国彩电业不利的裁决,一致通过中国彩电生产商有倾销行为,需对中国输往美国的21英寸以上彩电缴付倾销税。对此,国内涉案彩电企业表示强烈震惊和不满。尽管在终裁中失利,但三家彩电企业表示,将不会放弃走国际化的道路。按程序,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下一步是将终裁报告送交美国商务部,由商务部征收倾销税,中国业者如不服裁决,可向美国国际贸易法庭上诉。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提名格林斯潘连任美联储主席美国总统布什5月18日宣布提名…  相似文献   

11.
郭建 《广东科技》2007,(6):46-47
近10年来,在应对美国"337调查"的系列案件中,我国企业一直承受着较高的败诉率.  相似文献   

12.
《科技促进发展》2010,6(9):85-85
2010年前8个月,我国联想、中兴、华为、斯达康四大企业在美国被告26个专利案件。这些案件的特点有:第一,"韩国专利海盗"兴风作浪。韩国专利海盗有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在美国成立了大量科技、专利公司,主要针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企业发起专利战。我国企业卷  相似文献   

13.
双周要闻     
《世界博览》2012,(18):8-8
中欧纠结太阳能 7月25日,欧洲光伏电池制造商向欧盟委员会提起了一项秘密申诉,指控中国光伏电池企业在欧洲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产品。8月31日,欧盟向中国驻欧盟使团发出照会,称将对中国企业出口欧洲的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欧洲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此次调查涉及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中欧双方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纠纷。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主动挑起贸易大战,中国毫无惧色坚决反击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232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不符合"安全例外"规定,实际上构成保障措施。该措施已于3月23日起实施,对我国利益造成严重损害。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根据"301调查"结果,"因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对中国商品征收500亿美元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这标志着,特朗普政府主动  相似文献   

15.
梁昌文 《科技信息》2011,(18):68-68
从药品、食品扩展到轮胎和玩具等,美国在内的部分国家对"MadIn China"的产品质量的指责范围正在扩大。中国出口产品接连遭受质疑,甚至很多国外消费者发起抵制中国产品的活动,这不仅给中国的出口企业造成损失,同时也在损害中国国际形象。以下我们结合佛山地区企业的情况,探讨应该如何渡过危机,让中国出口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0月20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和印尼的铜版纸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11月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我国铜版纸做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初裁。美国对华铜版纸案启示我们,在加强自身国内纸业的发展的同时,应该更加关注WTO的倾销与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制度,并运用WTO的规则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科技信息》2000,(3):27
由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共同发起的"企业信息化工程",将在2000年1月26日召开的企业信息化推进大会上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正>首届现代汽车技术与服务国际学术会议由武汉理工大学、美国凯特林大学、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东风汽车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公司等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汽车企业联合发起,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承办。首届现代汽车技术与服务国际学术会议于2014年10月24~26日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新加  相似文献   

19.
正周密:进入2018年以来,美国贸易霸凌主义行为对于全球经贸体系的冲击主要从三个方面反映出来。第一,美国商务部根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对特定产品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进行"232调查",特朗普于今年3月根据相关调查签署公告,对美国进口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这可以被视作今年美国对国际经贸体系一系列冲击的起点。发起"232  相似文献   

20.
财经剪贴     
美对华彩电反倾销案做出终裁美国商务部于北京时间4月13日23时公布了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的终裁结果:厦华彩电的倾销幅度为4.35%、长虹24.48%、TCL22.36%、康佳11.36%。此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还将举行听证会,并将于5月27日做出终裁。中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有关负责人14日表示,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彩电反倾销案做出的倾销终裁与初裁的倾销幅度相比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但仍不能客观反映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中国企业不公正。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美国商务部在本案中拒绝了中国有关企业提出的“市场导向行业”申请,中方对此表示遗憾,中方希望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