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黎菁 《科技信息》2011,(25):I0020-I0020
工学交替逐渐成为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通过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工学交替"实践,探索其运行模式,就其中一些有益的实践进行思考和改进,以期为其他专业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学交替是高等职业教育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的过程。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契机,如何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以"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为指导,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为研究单元,分析了"1+1+1"工学交替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力图探索一种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工学交替”模式下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科学的教学计划是创新“工学交替”模式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工学交替实践.探讨工学交替模式下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影响因素、构建原则、项目内容等问题,以期能有效推动“工学交替,,模式的推进与实施。  相似文献   

4.
工学交替是指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交替进行,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体会和掌握理论.这是目前公认的最行之有效的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工学交替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企业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企业与学校各自为政.“工”的环节与理论知识结合不紧密,更谈不上系统、完整的设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也是目前工学交替模式无法大规模推广的主要原因.因此,落实工学交替,关键是如何提高企业积极性,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提高订单式培养的质量,让订单式和工学交替形成一个良性的相互推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当代职业教育是以发展工学交替人才培养为教育模式的发展途径,它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本文阐述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中所包含的"校企合作、职业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的研究模式,以新的分析思路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来论述工学交替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王英健 《科技资讯》2008,(36):136-136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重点,学生学习与岗位工作对接。实现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工学交替,体现工作场景教学。  相似文献   

7.
王志强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4):160-161,165
工学交替是高职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工学交替的实质就是一种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学习可以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工作期的成绩可以抵扣学分,同时学生可通过工作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工学结合实证研究,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工作规则。  相似文献   

8.
工学交替中的学生管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交替教育模式,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但是要很好的完成工学交替,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否则就达不到工学交替的目的.本文对工学交替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方向。文章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建筑施工图设计》课程为例,从引入认岗、跟岗顶岗的实践教学中,对于课程的教学实施目标、与具体岗位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分析梳理,论述"工学交替"在高职《建筑施工图设计》课中的教学应用之体验。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架起了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而课程体系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问题。财经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典型方法主要是"岗位工作流程式",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衔接一体化构建,构建与"能力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推进中高职衔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1.
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创造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许多工学结合的有效模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长效机制主要包括更新观念、模式选择、市场化运作和政府调控等四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运行与管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模式、教学运行管理、市场化运作,学生管理、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对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对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周虹 《科技咨询导报》2014,(31):149-150
计算机的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计算机专业群将专业培养要求与相关职业标准结合。利用职业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按照“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教学计划体现工学结合,将工学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素能并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进行企业课堂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探索依托学科教学有效途径是高校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趋势.基于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对"工学交替,教学伴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阐述了"DL"工学结合模式的内涵、课程改革方案的内容和运作方式,并总结了通过改革实践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孙丽丽 《科技信息》2013,(4):258-258
手表及精密机械领域是天津确定的"十二五"时期天津轻纺工业重点发展的九大领域之一,精密机械技术专业发展前景广阔。为了培养精密机械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我院与企业合作,设计与落实"校企对接、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过程,形成"工学交替、能力进阶式"课程体系。通过校企联动,为企业培养了符合精密机械行业相关岗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推动了高端手表制造装配人才的培养进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子测量技术》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高职<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工作,进行了新旧教学方法的对比.以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分析了教育教学的切入口,打破以往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以就业为导向,营造生产实践环境进行教学.带学生进入工厂实习实现工学交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学习效果明显得到了提高,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把学校教育和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呈现出学习工作交替性、教学内容职业性、教学资源双重性、教学主体多元性等特征.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突破传统观念,以人为本,完善教学内容,更新教育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和评价机制,才能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共同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地方性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作为北京市属高校,通过工学结合构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四个融通"的课程体系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产学合作的有效运行模式,健全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保证人才培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张丽 《当代地方科技》2013,(22):139-140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工学融合新思路,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课程体系改革、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成为校企合作育人的新典型。  相似文献   

20.
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企业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的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而使学生在校期间便感受企业文化与感知岗位责任,以期缩短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加快上手速度,增进专业教学成效,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分层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使化学工艺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内涵建设都迈上了新的台阶,各项改革成效显著,并对学生成长形成了明显的驱动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大幅度提高了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