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孙婕 《应用科技》2011,38(6):54-57
4口155 M异步传送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业务采集卡实现对4个155 M ATM overSDH/SONET接口的数据采集,基于大容量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AAL2/AAL5的线速信元重组,重组后生成的AAL2SSSAR-SDU/AAL5 CPCS-SDU加上时间戳、ATM通道标识后,封装成以太网报文,通过采集输出口输出给信令协议分析服务器,可实现对Iu-CS、Iu-PS接口的信令监测,同时支持cell mode的采集应用.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信息传递速度加快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拥堵的问题,互联网带宽资源流畅度与互联网用户数量呈反比。基于此,ATM技术是一种采用异步传输模式的高速信元交换技术,通过集成模型和重叠模型来实现对Internet网的改造。仿真结果表明, IP技术和ATM网络数据交换技术是互补的,ATM的优点在于其可以通过提供高带宽和QOS业务质量,以期提高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宽带卫星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通信系统的星上缓存资源的利用率,针对非实时数据业务,提出了一种跨层星上缓存管理策略--错误分组早丢弃EPED(erroneous packet early drop).该策略把由信道引起的错误信元及其所属的同一协议数据单元的无效信元丢弃.通过系统仿真,结果表明EPED具有优化缓存管理、提高星上交换机Goodput性能等作用,而且信元错误率和协议数据单元的长度越大,EPED对Goodput性能的改善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10 G以太网接入系统中ATM通用测试及操作物理层接口(UTOPIA接口)的设计问题,提出了并行状态机的设计方法.讨论了10 G以太网接入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接口设计.提出了求L-并行状态机的可达状态集、状态转移表、状态序列集以及动作表的算法.并以这些算法为基础,讨论了L-并行状态机的设计复杂度问题.以此方法为基础,设计了两路并行的10 G以太网接入系统的UTOPIA Level-4接口,使芯片所需的工作时钟频率降低了一半,从而证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并行状态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刘晓莉  张旭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5):21-22,48
本文着重介绍了ATM技术与IP技术的相关概念,ATM技术和IP技术主要的工作原理,以及这两种数据传输方式的区别与联系,本文最核心的部分是介绍ATM技术与IP技术在现阶段数据通信业务中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对两种技术相结合的工作模型和工作流程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各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基本上了解现阶段数据通信在甘肃电力信通公司宽带业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无线信道的高误码率和突发错误的特性,在无线ATM中必须使用有效的差错控制机制.交织的方法可以提高ATM信元的差错控制性能.文章基于标准的ATM信元结构,分析比较了几种不同交织方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交织深度下,ATM信元混合交织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ATM交换中,由于缓冲区造成的数据丢失是影响ATM网络性能的一个重要问题。ATM网络必须设计得使信元丢失较低和可以预测信元丢失以保证用户的质量。已有的研究都是通过分配带宽和确定缓冲区大小来控制信元的丢失。这些方法有两个明显的缺点:1)在最好情况时造成分配资源(带宽和缓冲区)过多。2)在最坏情况时造成资源分配(带宽和缓冲区)不足。笔者通过对具有开关通信源系统的信元丢失的精确分析,得到了一系列有关缓冲区大小、带宽分配和信元丢失概率之间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进行资源分配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一种异传输方式(ATM)交换模块信元分段与重组(SAR)的功能实现方法,AAL是ATM层和高层之间的适配层,其主要功能是把各类业务适配成ATM信元,对于帧中继和以太网的数据业务进入ATM交换模块应以AAL5来适配,内容涉及SAR的分段与重组过程和流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ATM技术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网络环境下,建立了ON-OFF模型,并对基于ON-OFF模型下的ATM网络信元丢失率进行了简要探讨和分析,得到信元丢失率的闭环表达式,并参考当前文献中提出的一些方法得出了一些的结论及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描述ATM的网络结构,然后分析固定长度的信元结构及对带宽的影响,通过ATM的运营机制了解ATM成形产品,最后探讨ATM技术与仿真。  相似文献   

11.
TD—SCDMA网络测试仪IP数据采集卡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顺应3G网络IP化的趋势,根据TD-SCDMA网络协议中IP数据包传输相关描述,研制了TD-SCDMA网络测试仪IP数据采集卡,利用网卡加WinPcap驱动的方法实现IP数据包采集,为上层协议分析提供有效消息。在Realtek8139网卡上的测试表明,该设计能可靠地完成IP数据包的采集,完全可以应用于当前TD-SCDMA网络测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网络流量呈现自相似性,自相似会导致数据分组延迟增大,丢包率增加,网络性能恶化。着重论述了在OBS固定时间汇聚算法下,用于汇聚成突发数据分组的IP分组长度对业务流自相似影响的问题。突发数据分组的汇聚算法是光突发交换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固定时间汇聚(FAP)算法可以平滑流量、降低流量自相似性。用于汇聚成突发数据分组的IP分组,其自身长度对固定汇聚(FAP)算法的流量整形有一定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存在最佳汇聚时间门限,能极大地降低业务流自相似程度,且最佳汇聚时间门限与IP分组长度均值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网络流量呈现自相似性,自相似会导致数据分组延迟增大,丢包率增加,网络性能 恶化。着重论述了在OBS固定时间汇聚算法下,用于汇聚成突发数据分组的IP分组长度对业务流自相似影响的 问题。突发数据分组的汇聚算法是光突发交换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固定时间汇聚(FAP)算法可以平滑流量、降 低流量自相似性。用于汇聚成突发数据分组的IP分组,其自身长度对固定汇聚(FAP)算法的流量整形有一定影 响。仿真结果表明,存在最佳汇聚时间门限,能极大地降低业务流自相似程度,且最佳汇聚时间门限与IP分组长  相似文献   

14.
防范因特网协议地址盗用的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因特网协议地址(Internetprotocoladdress,简称IP地址)盗用是TCP/IP网络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尤其是在按流量计费的CERNET网络中此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在分析IP地址盗用方法的基础上,从TCT/IP不同层次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给出一种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及其实现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TCT/IP数据链路层、IP层和应用层的网络信息,使用ARP截断、静态路由、包过滤及用户注册等多种防范措施解决IP盗用问题。从实际运行结果看,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校园网环境中IP地址盗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IP信源on/off模型对单一IP业务源的数据包生成特性演绎得出了多业务源的IP数据包生成特性模型;以IP数据包丢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多业务源复用器排队系统的IP数据包丢失进行深入的综合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定量结论。这些结论可用于计算IP交换器由器溢出概率。  相似文献   

16.
从简化入侵检测系统的构造出发,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感应器组件.该组件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功能,包括采集网络数据、IP重组、TCP层重组和基于多种应用层协议的数据还原.该组件具有灵活的模块化结构,提供了很好的复用性和扩展性,并实现了自定义加载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定制组件的大小,或者添加自定义的模块到组件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公安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各项公安工作对公安信息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公安信息网络的安全保密工作正面临严峻的挑战.采用WinPcap对公安信息网络中捕获的数据包进行分析,能够让管理员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前网络运行状态,因此研究网络底层数据包的捕获和分析技术对于保障公安信息网络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WinPcap提供的驱动接口,可以在数据链路层实现对网络数据流的捕获和分析.笔者对WinPcap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了基于WinPcap捕获和分析网络数据包的方法和主要步骤.本系统采用采用VC++编写,能过滤用户指定的IP地址、端口号和网络协议的数据包,并在界面实时显示数据包的具体信息.  相似文献   

18.
Intemet网络应用的发展要求路由器支持服务质量(QoS)控制,一个公共的要求是路由器能够基于报文头的某些字段对报文进行分类。本文针对IP报文分类提出了一种结合IP报文头特征和多级神经网络集成技术的IP报文分类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19.
自动请求重传(ARQ)的按序提交会产生重排序时延,增加分组的链路传输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分服务的ARQ架构,让不同服务质量(QoS)类别的流分别使用独占的分组队列和ARQ实体,使时延敏感分组不会因为等待普通数据分组的重传而经历不必要的重排序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时延敏感分组的链路时延和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气象卫星发射前的整星试验过程中测试各载荷的原始数据包,需要寻找方便快速的原始数据包数据快视方法.首先,介绍了气象卫星载荷原始数据包数据测试基本要求和方法,分析了Matlab在进行低码速率载荷数据包快视软件开发方面的优势;然后,给出了快视软件开发策略和设计流程,并基于Matlab介绍了TCP/IP网口通信、包头查找、数据显示处理的程序编写方法和重点语句;最后,介绍了程序运行速度优化技巧.实践表明,采用Matlab GUI非常适合于卫星研制中的载荷数据快视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