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绝"三违"是煤矿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文章从"三违"发生的成因和性质,分析了"三违"现象的类型和特点,阐述了"三违"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提出了减少和杜绝"三违"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煤矿安全生产不仅受制于矿井的自然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而且还取决于煤矿职工的心理安全性、行为可靠性以及企业管理机制等综合因素。但是煤矿事故发生的根源终归是人的因素,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三违”行为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人们在分析“三违”形成原因时常常过分强调了故意的自觉因素,而忽视了过失的不自觉因素,甚至不予区分,以致对“三违”的处理失之偏颇,给安全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正确判断“三违”的过失成因并制定相应对策,对有效根治“三违”从而确保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产技术知识的不足与对策煤矿职…  相似文献   

3.
刘卷  苏本胜  陈伟 《科技咨询导报》2011,(24):198-198,200
2010年以来煤矿事故频发生,其中由于工人三违、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事故不在少数。通过分析事故原因,其中有效治理三违,规范员工操作水平,是防范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我矿为此2010年伊始开始推行行为养成训练法,来规范员工操作、遏制三违、降低事故率,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市的煤矿事故分析看出.大多数是因“三违”造成(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为什么“三违”得不到制止呢?造成“三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经济角度入手进行分析,提出运用经济手段,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以达到降低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郴州华湘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认真贯彻中核集团公司关于消灭“三违”活动的精神,在全公司重锤出击开展消灭“三违”活动,自开展活动以来,公司共查出各类违章人员60人次,处罚12260元,同时对反“三违”活动做的较好的单位、部门及员工给予了表彰和奖励。在公司营造了“安全为天”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国内煤矿以往瓦斯灾害发生后群死群伤的情况,结合煤矿"六大系统"中有关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精神,分析了瓦斯灾害发生后瓦斯灾害的致伤形式及原因,研究了紧急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机理,并得出井下人员安全疏散的判断条件,该结论对提高煤矿瓦斯灾害后的遇险人员生存概率,科学合理选择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位置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曾在湘永公司和白山坪公司工作过,接触、处理和惩罚“三违”人员的机会很多。每次对“三违”人员的惩罚,没有一个是不严的。可是,尽管每天的调度会都在处罚“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却仍然存在。大家都知道要“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但每次发生事故,却没有一起事故不是因违章造成的。这引起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8.
杨健  丁银磊  姜军 《科技信息》2012,(27):417-417,449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要求,结合兴隆庄煤矿实际,开发设计了临时避难硐室,以供发生灾变时人员安全避险使用。建设临时避难硐室,为避险人员及时躲避灾难赢得救援时间,增加生存机会,挽救遇险人员生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伤亡人数。  相似文献   

9.
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常因“三违”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给职工生命安全和企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教训十分惨痛。“三违”现象成为导致事故的根源,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三违”不除,矿无宁日。因此,煤矿企业都纷纷出台各种措施,研究制定种种方案,向“三违”宣战。处罚不可谓不重,处理不可谓不严,可“三违”现象,虽天天三令五申,却屡禁难止,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一大顽疾。原因何在?“三违”现象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且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深入和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要求,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迫切。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郴州华湘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认真贯彻中核集团公司关于消灭“三违”活动的精神,在全公司重锤出击开展消灭“三违”活动,自开展活动以来,公司共查出各类违章人员60人次,处罚12260元,同时对反“三违”活动做的较好的单位、部门及员工给予了表彰和奖励。在公司营造了“安全为天”的良好氛围。公司建厂之初,在安全生产方面是付出过沉重的代价的,这对公司安全生产敲响了长鸣的警钟。如何杜绝安全事故,把消灭“三违”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公司明确提出“安全为天,安全就是企业的生命”的口号。当产量与安全、技改任务与安全、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煤矿生产工作特点,通过调查研究,论述了职工的积极性与企业安全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提出要努力改进和完善安全教育工作方法,充分激活职工的积极性,对遏制职工的“三违”行为、避免或减少各类事故、促进建设安全高效、和谐矿区,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影响煤矿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如何落实“人人都是通风员”的安全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 《科技信息》2012,(12):415-415
"一通三防"工作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基础工程,是矿井安全的生命工程。众所周知,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其中有很多是伤亡惨重的通风瓦斯事故,沉重惨痛的事故教训使得"一通三防"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重中之重的地位逐步为各级领导和煤矿管理及生产人员所认识。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一通三防"事故的发生成为煤矿管理研究和现场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井下员工"人人都是通风员"理念的提出正是抓住了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突出了"一通三防"工作的重要性,使井下员工对"一通三防"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从而能够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通风管理工作新格局。如何理解落实这一理念,使其在现场管理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袁涛 《科技信息》2012,(32):I0243-I024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生产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为例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定量分析影响煤矿顶板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而更好地对煤矿顶板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从人、物、环、管理等4大类20个组成要素出发,构建煤矿顶板事故风险指标体系.基于G_1-DEMATEL法建立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因素分析模型,得到各个风险因素指标的权重值和综合影响矩阵,计算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因素的中心度、原因度.结果表明:煤矿顶板事故最为关键的风险因素是内部管理机制(C_(43))、违章指挥(C_(44))、监督体系不完善(C_(46)),以及人的因素中的三违行为(C_(11))、人员进入冒落区(C_(12)).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以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三违"和事故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它们狼狈为奸,以侵害矿工的生命安全为乐。但由于近年来,煤矿企业加大了对"三违"的打击力度,严守安全的"红线"不动摇、不逾越,"三违"和事故都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天,它们好不容易逃过众人的围追堵截,躲藏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唠起了家常。"嘿嘿,想起以前我们的日子多么风光!那时候,企业对矿工的考核不严格,一味地追求产量和进度,只要能多出煤,多打进尺,违点章都不算什么事。甚  相似文献   

16.
孙丽莉 《科技信息》2011,(13):393-393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小单位,是生产经营任务的直接完成者,企业的各项制度、生产指令和经营管理都要通过班组长落实,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煤矿班组长是安全生产最基层的管理人员,是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直接组织者。提高班组长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和规章制度等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煤矿井下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反“三违”、防范事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曹文德 《科技资讯》2012,(26):246-246
煤矿一通三防中,一通指的是矿井通风,三防指的是防瓦斯、防火和防粉尘。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顺应了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人员的安全要求及企业的发展要求,本文从通俗易懂的"一通三防"的概念阐述入手,进而更深入地剖析了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价要点及其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8.
赵湘玲 《科技信息》2011,(9):372-372
随着煤矿企业集团"走出去"创业步伐加快,劳务派遣工增多,职工队伍结构发生了变化,既保证了煤矿采掘一线有充足的劳动力,也使煤矿井下的劳动力不断更新。如何加强劳务工队伍建设、增强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率是本文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赵刚 《科技信息》2010,(17):I0168-I0168
特种作业人员对企业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的特性、教育培训目标、培训方法、培训效果等方面阐述了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指出通过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可以具备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并形成安全生产的观念,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必备的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20.
贾岳 《科技资讯》2012,(18):245-245
煤矿一通三防中,一通指的是矿井通风,三防指的是防瓦斯、防火和防粉尘。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顺应了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够满足人员的安全要求及企业的发展要求,本文从通俗易懂的"一通三防"的概念阐述入手,进而更深入地剖析了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价要点及其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