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庆  李福贵  李泽 《科技资讯》2012,(22):47-48
目前国内设计的移动式钻井平台多为无冰期作业,由于海洋石油开发的要求,部分钻井平台需在冬季开展海上钻井作业。从移动式钻井平台冬季海上钻井作业特点出发,采用系统性的安全分析方法,可以得出钻井平台冬季海上钻井作业的风险因素,并从设施设备维护、钻井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为移动式钻井平台冬季海上钻井作业提出安全风险防护建议,研究结果可以为移动式钻井平台冬季钻井作业提供安全支持。  相似文献   

2.
优快钻井技术是提高钻井速度和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国外石油钻井行业中,由于人员工资高、技术服务费昂贵,造成钻井作业的施工成本非常高,促使作业者广泛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大胆改进施工作业程序,来缩短钻井作业的周期,达到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介绍了国内目前的优快钻井成熟配套技术,重点阐述了在土库曼某油田应用的套管钻井技术、先进的钻井工具使用、先进的固井工艺技术、钻井液和保护油气层技术。与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交流,促进优快钻井技术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钻井作业为例,对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行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影响油气钻井作业成本的成本动因。在对油气钻井成本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油气钻井作业的过程提出三个假设:(1)不同的井型结构的钻井成本是不同的;(2)钻井作业成本与钻井进尺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3)钻井作业成本与钻井周期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回归模型,检验了这三个假设,经过不断的尝试选出油气钻井成本最优模型,以便用于油气钻井成本预测和计划管理。为石油企业的效益核算,企业的决策与控制提供了有价值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4.
半潜式钻井平台双联钻机钻台布局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造具有自主产权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对双联井架钻机钻台总体布局和钻台自动化处理装备的布置进行了设计分析.双联井架钻机钻台采用中心布局,分析了与钻台直接关联设备设施不同配置方案的优缺点,优选钻台在平台的布局方案;对主、辅钻井中心采用偏心布置,兼顾作业顺畅和平台动力性能;制定钻台自动化装备布局原则,按双联井架钻台作业工艺流程及设备设施作业衔接关系进行钻台布局,同时基于人因学原则,合理布置转盘、大小鼠洞、顶驱、铁钻工、排管机、多功能机械臂等钻台自动化装备;钻井控制室布局采用集中式布局,实现了基于工艺流程的控制方式,改变基于设备功能集成方式.在系统分析基础上,完成适合半潜式双联井架钻机钻台布局方案.结果表明,合理的钻台布局设计不但确保双联钻机钻台自动化作业流程,提高了作业功效和安全性,而且为整个平台布局规划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勘探开发过程中,从油气的勘探到开采,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钻井作业,钻井作业因为其高风险高投入越来越受到钻井工作者的重视。笔者从钻井的工程的各个环节入手,分析了钻井事故产生的原因以便于对风险进行识别,然后分别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投入、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钻井作业现场,展开了安全评价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定量评
价钻井作业现场风险、寻找风险源的方法。通过分析历史数据与借助专家经验识别不安全因素,将影响钻井作业现场
安全性的32 个因素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构建了钻井作业现场安全性的贝叶斯网络拓
扑结构,并进行了概率推理向前预测和向后诊断,定量评估了钻井作业现场安全性,找出了影响最突出的不安全因素。
将其应用于龙岗气田L 井钻井作业现场,得出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概率分别为0.108 和0.165,整个L
井作业现场不安全概率为0.137,并诊断出过程监控缺陷、安全防护设施缺失、作业导致隐患、井控设备缺陷、生产管
理缺陷不安全因素最突出,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该评价方法为现场安全作业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了石油钻井施工作业中的环境污染和保护问题。钻井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又是一项在露天野外进行的流动作业,对土壤、水体、空气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了解钻井施工作业中的环境污染有助于相关人员有效避免和降低环境污染,并且针对污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深水油气领域是未来中国能源发展的主战场,加大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是建设海洋强国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但严苛复杂的海洋环境和工艺条件是深水油气开发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为此针对深水油气开采的主要作业场景,系统开展钻井和生产过程中井喷、泄漏、燃爆等重大事故的风险评估、风险演化、后果评估及事故防控研究,定量评估深水钻井作业及井控工艺过程风险,提出钻井作业事故连锁风险演化方法,建立钻井及井控作业关键屏障可靠性评估模型,同时针对深水油气开采工艺事故风险,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和数据驱动模型,形成考虑多场景、多参数的普适性事故风险评价方法和数字化防控体系。可为深水油气开采工程风险评估和防控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无隔水管深水钻井作业是深水钻井的关键环节之一,管柱的力学行为十分复杂。本文阐述了无隔水管深水钻井管柱的纵横弯曲变形力学模型、纵向振动力学模型及无隔水管深水钻井送入管柱设计与强度校核方法等,分析了作业管柱变形及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规律,提出了解决这类复杂工程问题的简化思路。结果表明,作业管柱的轴向拉力过大或过小、海水深度大、平台偏移或升沉振动幅度过大以及海流流速快等因素对管柱的强度安全具有显著影响。在无隔水管深水钻井作业管柱强度设计与校核时,应充分考虑管柱的作业工况及环境载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深水钻井隔水管与井口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井隔水管与井口系统是深水钻井装备中重要而薄弱的环节,其正确设计与使用直接关系到钻完井作业的顺利完成。系统开展了面向南海的深水钻井隔水管与井口技术研究,建立其力学分析方法,形成一套深水钻井隔水管与井口系统钻前设计与作业技术体系;提出隔水管与井口系统的波激疲劳、涡激疲劳、磨损以及隔水管接头完整性评估方法,并进一步完善深水钻井隔水管与井口完整性管理方案;建立深水钻井隔水管关键装备与作业风险评价框架,探索台风环境下的隔水管系统安全保障的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深水钻井隔水管作业管理软件,承担中国南海6口自营深水井的隔水管与井口系统钻前设计与作业技术研究工作,成功将科研成果应用到深水钻井实践中,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笔者对这些进展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吊装作业是油田最普遍、最频繁的基本作业之一,也是最容易出现风险的作业。以油田钻井现场吊装作业为例,通过对吊装作业过程的风险因素辨识和评估,制定出了现场控制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现场实践证明,这些管理和控制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油田钻井作业的进行,可为同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剑涛 《科技资讯》2014,12(25):60-62
半潜式钻井平台是一种常用的平台结构形式,主要依靠锚泊系统将船定位在海面进行钻井作业。本文详细论述了锚的分类、半潜式钻井平台锚系留力的分析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进行了验证,为半潜式钻井平台海上作业的安全稳定提供分析依据,同时对锚系留力的分析方法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该文在对国内外深水井控技术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南中国海深水钻井井控特点和难点,结合近年南海深水钻井设计和作业经验,详细分析了深水钻井井控存在的地层压力窗口窄、溢流监测困难、压井难度大和压井作业时间长、井控设备复杂、存在水合物风险等问题,研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为南海深水钻井井控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进入90年代以来钻井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变化,以适应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勘探开发总效益的需求形势,逐步细化为具有代表意义的水平井、多分支水平井、大位移井、小井眼、连续油管钻井、重入井钻井技术。文中侧重介绍了1995、1996年在以上这些方面的工艺、工具、相关的地层评价测试技术、技术集成化应用的突破和进展,以及近期钻井技术发展特征和趋势,对1985年、1995年,及未来的2000年的钻井技术水平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5.
代运锋  詹新宝  荆朝旗  翟高明  郭瑞  陈镇 《科技信息》2010,(17):J0248-J0249
ABS是一种人工浮筒海底,是一种为解决将半潜式钻井平台用于深水作业的低廉的作业手段。ABS通过将人工浮筒放置在海面下300米的海洋深处,并将BOP置于ABS之上,来延伸和扩展半潜式钻井平台的钻井能力,以有效利用现有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达到对1500米的深水油田进行低廉开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由于钻井石油施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石油钻井安全事故容易发生,在现场施工中,施工单位要做好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和监护工作,积极地制定有效地管理制度,做好险情防范工作。本文从石油钻井的施工特点和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强调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和监护的重要性,探析如何实施有效的石油钻井安全管理和监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水平井钻井作业安全技术现状,探讨了作业安全技术的具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括了涡轮钻具和涡轮钻井技术的当代成就和发展前景。石油与天然气钻井正由陆地浅层向深层位及近海区发展,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日益普遍。在开发应用新技术方面,耐高转速、长寿命的PDC钻头和传递高质量信息的随钻随测技术日益普及。所有这些都为发展高速大功率井下动力涡轮钻井和连续控制井眼轨迹定向钻井技术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目前,涡轮/PDC钻井经济效益显著。“可控直井涡轮钻具井下控制造斜”为连续控制井眼轨迹定向钻井提供了理想的方法,不仅大大增加了定向钻井速度,降低了每米钻井成本,而且为优化钻井和实现钻井作业自动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石油开发中,膨胀管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越来越受到青睐。因为膨胀管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现有的井身结构及增大完井井径,对于后续钻井、采油及修井作业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沙特钻井公司在石油开采的过程中,为了增加石油的开采率,对老井实施开窗侧钻作业,同时进行膨胀管完井作业方式,结果大大提高了完井效率和石油的采收率。本文介绍了膨胀管技术的原理及膨胀套管在侧钻井中的技术优势,并以沙特阿美公司的HRDH钻井区域的侧钻井膨胀管技术的现场应用为例,充分说明了膨胀管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油田钻井工作也正以高效、节能的方向快速发展。现代化的钻井工具能够实现快速的钻井,节约钻井时间,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信誉。然而,钻井的单一钻头不能够独立完成钻井工作,需要在实际工作时采用稳定器来协助完成钻井工作,如何做好钻具稳定器的正常工作就成为钻井作业中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研究者结合油田钻具稳定器的工作性能和设计,简单阐述钻具稳定器在工作中实效的具体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