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任敏 《科技咨询导报》2013,(7):43-43,45
根据多传感器遥感图像的成像特点,需要对获得的遥感图像进行配准融合后才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傅立叶变换应用在多传感器遥感图像配准中可以达到预期的配准效果,能够分析出所需要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2.
多传感器遥感图像配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来自多传感器的同质或异质遥感图像进行自动配准。方法对传统的相关系数相似性量度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其推广,提出一种也适用于异质遥感图像相似性度量的基于联合概率的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图像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利用基于联合概率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分别实现了同质图像间、异质图像间的配准。结论利用基于联合概率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可以很好地对多传感器异质图像进行自动配准,并且自动寻找同名点的精度,使其可达到子像素级。  相似文献   

3.
一种多传感器遥感图像的配准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对多传感器遥感图像进行配准的新方法,应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提取源图像的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图像相关配准点,利用仿射变换作为变换模型,根据变换参数将输入图像与参数图像进行配准,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成像差异较大的遥感图像间的配准问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种改进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当前主要的图像配准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点特征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 首先对参考图像进行分块, 每块提取一定数量的特征点, 以确保各块图像特征点分布均匀; 根据已知的同名点对, 拟合变换方程, 将待配准点代入变换方程得到粗匹配点坐标, 再以粗匹配点为中心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搜索, 根据相似性测进行精配准, 确定正确的同名点位置, 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遥感图像配准。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针对变大和传感器位移较大的光学遥感图像设计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方法能很好地解决光学遥感图像之间的配准问题, 降低特征点提取和同名点匹配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5.
一种改进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当前主要的图像配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点特征的遥感图像配准方法:首先对参考图像进行分块,每块提取一定数量的特征点,以确保各块图像特征点分布均匀;根据已知的同名点对,拟合变换方程,将待配准点代入变换方程得到粗匹配点坐标,再以粗匹配点为中心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搜索,根据相似性测度进行精配准,确定正确的同名点位置,在此基础上实现整体遥感图像配准。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变形较大和传感器位移较大的光学遥感图像设计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很好地解决光学遥感图像之间的配准问题,降低特征点提取和同名点匹配的时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多摄成像系统中多个相机模组因硬件差异引起的白平衡不一致问题,提出基于光源估计的白平衡一致性转换方法,使用决策点转换方法、查找表方法、分类决策点转换方法将原始相机的白平衡决策点转换给参考相机,并使用色度比例差异、白点色差和全色块色差三个指标,在多种光源下对算法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提出的查找表和分类决策点转换方法可有效提升多摄相机模组的白平衡一致性,满足移动设备影像系统使用需求,并可指导多摄成像系统的模组硬件设计和选型.   相似文献   

7.
对接触线几何参数双目视觉测量原理进行分析,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应用MTALAB软件对双目测量系统结构参数和相机参数与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结构参数中两相机的光轴倾斜角α1和α2存在误差时,只要保持两者的误差正负相反,即可减小测量误差;两相机像平面中心距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较大。相机参数方面,选配焦距一致性好的两个镜头,并在计算x1和x2的过程中进行畸变补偿和减小"量化"误差,可有效减小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多传感器自动配准方法存在的应用局限性,提出了一种人机交互式粗—精结合的准自动配准方法.先选取少量控制点进行粗匹配,在此基础上利用整体图像信息进行精匹配.该方法将基于特征和基于区域的配准方法进行了有效结合,从而保证了配准的精度和效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此方法可以作为现有的自动配准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基于CS模式的多机器人网络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提出了基于CS模式的多机器人通信系统的拓扑结构,并对这种通信模式的一致性响应速度特性进行了分析,然后给出了基于Visual C++MFC的CS网络通信模式的程序设计方法,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表明,基于CS的多机器入网络通信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一致性速度快的优点,对建立多机器人通信系统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多传感器中传感器配准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传感器配准技术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文中介绍了多传感器配准误差源的主要来源及配准方法,综述了现有的多传感器配准技术,最后提出了采用神经网络和知识库以及智能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配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1.
Adaptive liquid microlenses activated by stimuli-responsive hydroge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ong L  Agarwal AK  Beebe DJ  Jiang H 《Nature》2006,442(7102):551-554
Despite its compactness, the human eye can easily focus on different distances by adjusting the shape of its lens with the help of ciliary muscles. In contrast, traditional man-made optical systems achieve focusing by phys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lenses used. But in recent years, advances in miniaturization technology have led to optical systems that no longer require complicated mechanical systems to tune and adjust optical performance. These systems have found wide use in photonics, displays and biomedical systems. They are either based on arrays of microlenses with fixed focal lengths, or use external control to adjust the microlens focal length. An intriguing example is the tunable liquid lens, where electrowetting or external pressure manipulates the shape of a liquid droplet and thereby adjusts its optical properties. Here we demonstrate a liquid lens system that allows for autonomous focusing. The central component is a stimuli-responsive hydrogel integrated into a microfluidic system and serving as the container for a liquid droplet, with the hydrogel simultaneously sensing the presence of stimuli and actuating adjustments to the shape--and hence focal length--of the droplet. By working at the micrometre scale where ionic diffusion and surface tension scale favourably, we can use pinned liquid-liquid interfaces to obtain stable devices and realize response times of ten to a few tens of seconds. The microlenses, which can have a focal length ranging from -infinity to +infinity (divergent and convergent), are also readily integrated into arrays that may find use in applications such as sensing, medical diagnostics and lab-on-a-chip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以Gordon生物光学模型为基础,利用2004年10月实测的太湖水体固有光学特征、表观光学特征和水体组份浓度数据,构建了参数化的分析模型.基于分析模型,在400 ~ 700 nm可见光光谱的范围内,分别对无机悬浮物、有机悬浮物、叶绿素和黄色物质的光谱敏感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重新认识了水色光谱的形成机理.最后,对进一步利用分析模型构建反演模型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基于4F光学系统的透镜FT、IFT变换光学的数学表述,指出其参数所表征的物理意义;据此提出利用若干等焦距透镜建立变换光学频谱特征分析实验的构思,利用CCD件和计算机进行采样、分析,阐述d0试件几何孔径等因素对其变换光学频谱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光学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珂  杨永清  张俨娜  苗茹  杨阳  柳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2):13603-13613
土地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光学遥感影像以时间、空间、光谱等特有的优势为土地利用变化的发现、识别、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利用光学遥感技术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论文以近年来土地利用分类相关文献为基础,分别从数据源、处理流程、处理精度、计算效率等角度对土地利用分类应用较为广泛的目视解译、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深度学习等四类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展望了光学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微透镜阵列的光场相机可以根据微透镜阵列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分成非聚焦(传统型)、聚焦开普勒型和聚焦伽利略型3种光场相机,使用光学仿真软件Zemax对这3种光场相机进行模拟,对得到的白板图进行微透镜中心标定以及对原始光场图片进行渲染处理,得到系统的空间分辨率(重聚焦图片分辨率)、角度分辨率(多视角数)等信息。利用重聚焦系数推导出景深、焦深的计算公式。综合考虑实际条件和测量对象,选择搭建聚焦伽利略型光场相机实验系统,该系统关键参数b=0.6 fm,其中b为微透镜阵列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fm为微透镜单元的焦距。结合仿真系统分析了影响深度标定方法准确性的因素,结果表明,原图清晰度、采样步长、重聚焦步长、重采样倍数以及拟合方法都对最终得到的深度标定曲线产生影响,并通过改进实验验证了仿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在城市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是一种通过高级影像处理技术来复合多源遥感影像的技术,其目的是将单一传感器的多波段信息或不同类别传感器所提供的信息加以综合,提高获取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解释的可靠性,以形成对目标的完整一致的信息描述,把不同传感器的遥感数据和非遥感数据融合在一起应用,是遥感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利用上海地区不同时期、不同卫星的遥感数据及没时期上海城区发展的地图数据,制作了上海市城市发展态势图,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空间结构约束的迭代最近点(ICP)影像配准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特征点的空间结构相似性和特征相似性获得特征点的匹配矩阵,其中特征相似性通过特征点的局部特征描述算子进行计算,空间相似性则通过特征点的空间位置进行计算.特征点之间的空间结构相似性不仅包括了对应特征点之间的空间距离,还包含了特征点到邻近特征点的空间距离.在匹配过程中,分别从参考影像和待配准影像的角度出发,实现了匹配的对称性处理.通过对具有不同影像特征的真实遥感影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18.
农田辐射传输光学遥感成像模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光电物理仿真、图像合成法、计算机图形学法及遥感物理模型法等光学遥感成像模拟方法的技术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其中由于遥感物理模型法较为详细地刻画了真实辐射传输过程, 成为国内遥感成像模拟的主要发展趋势。然后对作物关键参数时空变化分析、农田辐射传输建模及遥感成像模拟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表明结合作物全生育期结构、光谱变化特征, 进而建立叶片?土壤?冠层?大气?遥感器成像模拟耦合模型是主要途径, 能够实现农田多维遥感数据模拟, 为农业定量遥感研究与应用提供模拟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概念平行光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基于波前径向斜率测量原理的适用于测量大口径成像光学系统像差的自基准新方法.用该方法毋需任何人工或天然的无限远目标或标准大平面反射镜提供测量基准.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强,波像差测量灵敏度与干涉法相当,而对工作环境和光源无苛刻要求,可用于特大口径光学系统,如航天遥感相机、天文望远镜和大口径抛物面镜等大型光学系统的像质检测,也可用于主动光学系统的波前传感.  相似文献   

20.
水文模型模拟预报的多源数据同化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文遥感数据同化中常用的数据同化方法,总结了变分和顺序两类数据同化常用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土壤湿度与径流两个水文变量的数据同化研究为重点,探讨了土壤湿度、径流、降水、蒸散发、积雪等多源数据在水文模型模拟预报中的同化研究进展及其在同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数据同化方法、多源数据同化应用方面总结了水文遥感数据同化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遥感、地面等多源数据的同化在改进水文模型模拟预报方面的应用潜力将会随着遥感观测技术与反演方法的改进、水文模型结构的完善以及数据同化方法的优化而不断增大,多源数据在水文模型模拟预报中的综合应用将是水文遥感数据同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