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多数动物都会鸣叫发声,但在不同情况下,它们发生的声音是不同的,这些声音在动物之间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于是就成了它们的"语言".另外,还有一些动物靠"体态语言"达到相互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动物都会鸣叫发声。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们在不同情况下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些声音,在动物之间起着信息交流的作用,这就是它们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人有人言,鸟有鸟语”,那么,鸟类真的会“说话”吗? 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别是模仿能力比较高一些的鸣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并且能与它们所模仿的声音条件、地点、时间及不同的个体联系起来。它们甚至能学人“说话”。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交往时,往往要用身份证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在神秘的动物王国里,很多聪明的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身份证”,它们以“身份证”互相识别、寻找“意中人”…… 声音“身份证” 云雀以其悦耳的叫声而闻名,它们能够发出300多个不同的音节.居住在同一区域的云雀则更多地使用相同的音节,它们之间的这种区别类似于人类的“方言”.云雀之间能根据是否会讲本地的“方言”来判断对方是邻居还是“外来户”.而每只云雀的叫声都略有不同,它们可以清楚地记得每个邻居的声音和方位,如果邻居进入了自己的领地,云雀也会发出警告.  相似文献   

5.
大海中鲸的歌声使海洋科学家和海洋研究爱好者为之沉迷,鲸白勺声音在我们听起来很像是美妙的音乐。但是无论是陆地上的鸟儿,还是深海中庞大的鲸,它们的“歌声”是否也承载着某些情感信息,是否也表达了它们的喜怒哀乐呢?为什么我们管鸟儿、鲸,以及各种昆虫发出的声音称之为它们的“歌声”呢?因为在它们发出的声音里传送着某种信息,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之美,我们能感受到它们流畅悦耳的韵律,令我们为之动容。多年来,科学家们谨慎地求证着,试图解开动物的歌声之谜。人类逐渐认识到动物发声中内在的音乐特性,以及动物的“音乐”对动物互相之间的交流沟通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动物利用它们的声音和身体语言进行交流。我们对动物之间进行通讯的情况了解多少呢?下面一组文章将揭示科学家们最新知道的各种动物“交谈”的方法。从大象通过大地发“电报”到树洞蛙利用树洞“调音”。所有这些具体研究事例的汇总,是我们了解动物王国中林林总总的交流方式的窗口。  相似文献   

7.
也许每个人都会学鸟叫,但是,即使是最好的口技演员,也无法与真正的南美平尾鹪鹩的鸣叫声相媲美.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雌、雄鸟在一起鸣叫,构成了一曲绝美的“男女”二重唱.  相似文献   

8.
动物和人类很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动物不会说话,但这并不证明动物之间没有语言,其实动物有它们自己的表达方式,不同地区的同类动物甚至有自己的方言。非洲长尾猴的叫声是它们相互沟通的语言。它的叫声结合其不同动作表达不同的意思:当它抬头仰天叫时,意在通知同  相似文献   

9.
动物的情感     
动物语言 原本温顺可爱的小狗突然发起狂来将主人咬伤,类似这样的动物的反常行为令人们莫名其妙。其实动物也是有自己的语言和想法的。 “动物有它们自己的语言,并常常用肢体去表达。”世界知名动物行为学家柯丝蒂·塞克塞尔博士是这样看待动物的反常行为的。 狗是使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想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动物,对音乐的兴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动物是名副其实的“发烧友”,它们迷恋音乐,乐于欣赏;有的动物是称职的音乐家或演员,它们登台献技,一试身手;有的动物则是不谙音律,它们厌恶音乐,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7,(3):78-78
在遭受到强烈的疼痛和恐惧时,动物们除了会大喊大叫,有时也会“哭”,只不过它们的“哭”通常是无声的,只是眼泪顺着面颊流下来,大象、马、猴等就是这样。动物不仅会“哭”,还会表达高兴。比如,马为了表达喜悦,会高高地翘起尾巴在田野里奔跑;猴子为了表示温柔和喜爱,会互相蹭或舔身体,甚至拥抱接吻,有些猴子会咧开嘴角微笑,如果轻轻胳肢它们的腋下,还会发出类似笑声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海豚的呼叫     
科学家们早已知道,海豚会利用各种哨声来传递声音信号。但是直到最近,苏格兰生物学家才实验证实,海豚的声音信号系统比人们原先认为的更发达。苏格兰安德鲁斯大学生物学家文圣特·雅尼克证实,每条海豚都具有自己的名字(或呼名)──特殊的“声音签名”,根据“声音签名”人们可对它们加以识别和确认,而且每条海豚都是自己 “想出”自己的特有哨声的。 雅尼克没有宣称自己发现了 “海豚语言”。因为他认为, “这无疑是一种复杂而又进化得很好的声音联络系统,其中包括 ‘个人’的呼叫信号,但是目前,我还不大能利用这种海豚的 ‘语言…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说:"人有人言,鸟有鸟语",那么,鸟类真的会"说话"吗? 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别是模仿能力比较高一些的鸣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并且能与它们所模仿的声音条件、地点、时间及不同的个体联系起来.它们甚至能学人"说话".  相似文献   

14.
大海水天一色,海底昏暗寒冷,然而在苦咸的海水中不仅有“花”开,而且“花”千奇百怪,艳丽异常,比陆上的花毫不逊色,甚至更具魅力。不同的是,陆上开的是植物花,海中开的是动物“花”。 海洋中能“开花”的动物种类很多,它们多为海洋中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一般固定或依附在海底或其他物体上。它们的外部形态有很多  相似文献   

15.
大山雀 改变鸣叫方式以适应城市环境 鸣叫对于雄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们往往通过优美的鸣叫来吸引伴侣,也通过鸣叫来划分自己的领地.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9,(11):4-4
动物之间的交流非常普遍,最出名的要数蜜蜂:一旦发现蜜源,蜜蜂会利用特有的“摇摆舞”将蜜源的位置信息传递给同伴。其他动物如大鼠、鸡、猴子等也会利用气味或声音找到它们的家族成员,有些狡猾的猿猴为了吃独食甚至会故意给同伴传递错误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走近海豚     
海豚不是鱼,它们像人一样是温血哺乳动物,又由于它们具有非凡的模仿能力和复杂的语言系统而被称为“智能”动物。海豚的友善、快乐、优雅、宁静等品性使它成为最具魅力的生物之一。 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海豚可能是宽吻海豚,因为它最适于生活在人的照顾之下,是被研究得最多的海豚种类。宽吻海豚经常出现在不同的展览会上和各种研究机构中。此外,它还是许多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明星”。  相似文献   

18.
玩过蟋蟀的人都知道,雌蟋蟀是“哑巴”,不会鸣叫,而好斗的雄蟋蟀却器鸣,它的声音是两翅摩擦时,从所谓的发音器言——复翅羽化而成的小器官中发出的,在蟋蟀王国里,找对象往往是雄的“唱歇”,雌的寻觅,也就是雌蟋蟀寻着雄蟋蟀的叫声找到“心上人”并进行约会的。  相似文献   

19.
动物和人类很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动物不会说话,但这并不证明动物之间没有"语言",其实动物有它们自己的表达方式,不同地区的同类动物甚至有自己的"方言".  相似文献   

20.
动物们通常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来传递信息,比如告诉同伴“有危险”,或者宣布“求偶仪式就要开始了”。一些动物的声音很大,大到能穿透水体,能在遇到树木时产生回音,能传到数千米之外的接收者的耳朵里。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动物界中最典型的“大嗓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