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振宁 《甘肃科技》2009,25(5):120-121
提出了建筑设计规范中要求进行沉降观测的工程;分析了结构设计应对建筑物沉降观测提出的具体要求,如,观测方法、观测精度、观测点的布置等,并应绘制相关图样,供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是保障无砟轨道顺利铺设的先决条件.大风、严寒、酷热的恶劣气候是兰新第二双线新疆段路桥涵沉降观测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 以兰新二线大风区线下结构物沉降观测为工程实例,针对严酷的气候特征,充分考虑工程地质特性、地基处理方式及构造物特点,分析了特殊气候条件下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观测应对措施、工作流程、测量精度与频次、观测断面布置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曹玲 《科技资讯》2009,(9):244-244
本文在结合作业实践,对珠海建筑物的沉降原因、沉降观测等级及精度确定、沉降观测基准网点及沉降观测点布设、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对沉降观测测量仪器的精度要求和其周期和频率进行了浅析,从而总结了沉降观测成果的整理内容,以及在整个沉降观测中,只要我们观测人员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步步校核,必将使得观测过程顺利有序,观测成果稳定精确有效。  相似文献   

4.
碎石桩复合地基沉降的组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合理的预测模型和方法预测复合地基的长期沉降,可用来控制施工进度、指导后期施工.通过分析短期实测沉降来预测长期沉降是工程中采用较多的方法.采用双曲线法和Asaoka法,由沉降观测值建立优性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通过与另外3组沉降预测值和观测值比较,结果显示双曲线法早期预测的沉降值稍偏小,后期预测值偏大;Asaoka法早期预测精度较好,后期预测精度较差;优性组合预测法的预测精度最好.  相似文献   

5.
刘智  蔡利卫 《科技资讯》2010,(31):40-40
客运专线设计的沉降分析、计算结果精度不足以满足无碴轨道工后沉降要求,本文以武广客运专线为例,分析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沉降观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方案及精度分析,详细描述了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方案,针对建筑物设计要求,提出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精度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实际工程为例,就沉降、倾斜观测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问题,从仪器设备、人员素质、观测时间、观测点、观测精度、观测成果及计算等方面提出了观测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具体观测步骤,指出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序列的特性,结合西昌市某工程沉降观测项目,重点阐述离散灰色DGM(1,1)模型原理及特性,以Matlab为仿真平台,将DGM(1,1)模型运用于高层建筑物沉降预测,并对其预测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沉降发展趋势,且误差小,能达到精度要求,为后期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以某建筑的沉降观测为实例介绍了沉降观测的工作依据、工作方案的确定实施、观测数据分析和测量精度统计,明确沉降观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沉降观测在高层建筑物的施工、竣工验收及竣工后的监测等过程中,具有安全预报、科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三方面的功能。文章主要概述了影响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因素,介绍了在实际施工中如何控制好各个因素以便提高沉降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观测工作中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总结,探讨了沉降观测工作的要点,确保观测精度,使整个沉降观测工作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2.
浅谈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度和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形观测是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形沉降、水平位移、挠曲、倾斜及裂缝等进行的测量工作,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就变形观测的精度和频率分析讨论,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甄娟  石丽 《科技信息》2013,(7):426-427
沉降观测在高层建筑物的施工、竣工验收及竣工后的监测等过程中,具有安全预报、科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三方面的功能。文章主要概述了影响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的因素,介绍了在实际施工中如何控制好各个因素以便提高沉降观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变形监测数据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观测值的精度会有所不同,观测值中也会出现异常值。选择观测值残差平方的倒数作为观测值的权矩阵,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预测,能提高观测值预测的精度,并应用抗差估计对含有粗差的观测值进行预报,能有效提高观测值预报的精度。某城市地铁隧道工程地表沉降预报的实验数据证明加权最小二乘估计和抗差最小二乘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解决现阶段路基整体差异沉降无法有效监测,仅通过单点监测反应沉降的问题,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农林、矿井及隧道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将其引入拓宽路基的沉降整体监测。对石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新旧路基整体沉降进行动态监测,分析新旧路堤差异沉降的整体变化规律,并与单点沉降进行对比,验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新老路堤交接处和路基无处置措施处的沉降量变化最明显;经过4个月的固结,传统的单点观测沉降量最大为1.6 mm;三维激光扫描测得整体沉降量小于1 mm,观测结果准确性提高约38%,且更能反应整体沉降的动态,监测结果误差满足精度要求,同时兼具快速、准确和整体观测的优点,说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用于拓宽工程的新旧路堤沉降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沉降观测的目的是监测风力发电塔的沉降和倾斜变形,根据其变形量及变形速率来监测风力发电塔的施工安全和运营稳定.常规的沉降观测方法是采用闭合水准测量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影响其观测速度和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往返同时观测的方法,对提高观测速度和精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谭立霞  谢树春 《广东科技》2007,(10X):268-269
本文在永州长丰国际广场一区沉降观测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方法,从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精度指标、测量等级及进行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全站仪能同时观测角度、距离和高程的特点,通过观测变形点的三维坐标,计算出变形点的水平位移和沉降量.此方法可以单站设置,方便灵活,并在一定精度内代替几何水准的测量,尤其在施工现场复杂的环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精度分析,并与沉降观测数据对比,其观测精度满足深基坑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着重从沉降观测入手,论述了沉降观测的概念,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水准点的设置,沉降观测的时间,观测的方法,以及沉降观测成果资料的整理,绘制出沉降量关系曲线图,最后,提交沉降变形分析报告,作为工程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提到有关路基沉降变形的问题,本文主要是介绍了公路建设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沉降与稳定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的要求和精度指标以及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及沉降预测,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