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胡适冲破“人的依赖关系”的个性解放,是当时青年的共同追求,也是启蒙运动的中心议题。他认为须使个人有自由意志。须使个人担干系、负责任。胡适通过张扬“个人主义”的话语策略,把女性解放吸纳入个性解放的要求中,明确将个人主义树立为女性解放的指导思想。宣传“努力做一个人”的理想,以超越和替代原先女性解放话语中“贤妻良母”的目标。在他看来,精神的觉醒和自由意志的显现,是女性解放的关键。所以会特别突出女性获得主体性的瞬间,比如“出走”。  相似文献   

2.
人之情爱成为古希腊人感情生活的基本内核,重视人的追求和个性解放,使古希腊人的情爱观较早具有理性的觉醒意识,情爱方式必须遵守古希腊传统的中道思想,防止过度或不及,主张以节制情欲来高尚爱情。  相似文献   

3.
五四“非孝”思潮的实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想,是“人的觉醒”后的自然要求,而孝道规范本身存在着许多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性,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也因此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性与主体情感的复杂性特征,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时代主潮的变迁,也是造成中国现代作家书写孝道时在“决绝”与“犹疑”之间徘徊的重要因素。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反抗传统的狂歌猛进时代,“非孝”成为当时作家书写孝道时的主流化选择,而到40年代,随着抗战的深入,民族解放成为时代的主潮,传统文化的命运与现代国家、现代民族的命运复杂地纠结在一起,因而具备了崭新的救亡意义,孝道的积极性意义得到重新张扬。  相似文献   

4.
五四“非孝”思潮的实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思想,是“人的觉醒”后的自然要求,而孝道规范本身存在着许多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性,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也因此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性与主体情感的复杂性特征,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时代主潮的变迁,也是造成中国现代作家书写孝道时在“决绝”与“犹疑”之间徘徊的重要因素。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反抗传统的狂歌猛进时代,“非孝”成为当时作家书写孝道时的主流化选择,而到40年代,随着抗战的深入,民族解放成为时代的主潮,传统文化的命运与现代国家、现代民族的命运复杂地纠结在一起,因而具备了崭新的救亡意义,孝道的积极性意义得到重新张扬。  相似文献   

5.
陈衡哲的创作一直就成为女性文学的“另类”,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价其“理智多于情感”,她摆脱了当时困扰女性作家的许多问题,脱离狭小的女性视野。本文认为她以知识精英的姿态,把性别意识和人的意识高度融合,用“超性别”看待女性解放,强调两性人格平等,承认每个人的个性差异,以铸女性“大魂”为已任,因而其女性观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是真正解放了的女性话语。  相似文献   

6.
现代中国妇女觉醒并追求自身解放的起点,可以上溯到“五四”时代。至今七十年来,她们一代又一代地奋斗着、思索着。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忠实地记录了她们的奋斗道路、命运及教训,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有一位与冰心同时出现于中国文坛并享有齐名之誉的女作家庐隐。那时候,“凡是略微看过新文学书籍的人,没有不知道庐隐女士的”(周乐山《悼庐隐女士》)。在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她留下了篇幅众多的小说、散文,真实展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下一部分时代青年的精神世界,表达了知识女性要求个性解放、追求光明境界的心声。茅盾先生曾将其誉为“五四的产儿”,称她是“被‘五四’的怒潮从封建的氛围中掀起来的,觉醒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中国始终与革命相伴,而女性的解放问题也是与革命话语息息相关的.在"五四"个性解放思潮中,女性期望以自由恋爱的方式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在恋爱梦幻灭后,女性在时代的感召下走入了革命的阵营.革命中的女性依旧没有获得解放,或是遭受到了严酷的性别压迫,或是抛弃自身性别意识以迎合革命.在光辉的革命历史中,女性却并未求得自身的自由与解放.女性的解放事业,依旧是历史开裂处一场未能完成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尽管五四时期思想空前解放,但是在父权制的千年培育下,男性身上根深蒂固的主体意识、女性被指认为他者的历史记忆并不可能很快被消除;涓生虽为五四进步青年,但其思想的成长还带有过渡性特点,妇女的真正解放与男性的思想解放息息相关,因而现代两性关系的成功构建还相当漫长。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的变态艺术人格与性爱描写的艺术选择中文系921班骆晓荣五四文学是中国新文学的开端。五四时期,知识分子以反对封建道德礼教为己任,喊出了“追求自由,要求人性解放”的口号。在这个“人”的觉醒时代,青年知识分子最先把“性爱”作为文学的突破口,性爱文学遂...  相似文献   

11.
"人的觉醒"是汉末士风变化的基本特点。然而,汉末"人的觉醒",并未完全回归到先秦之士"志于道"的政治超越的精神状态,而带有强烈的政治依附性,只不过这种依附由汉鼎盛时期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皇权依附逐步向集团依附转化。这种士风的变化,始于党锢集团对皇权依附意识的解构,从而形成汉灵帝中平元年以后至建安时期皇权依附意识与集团依附意识的互动,正是这两种意识的互动深刻地影响了汉末政治结构的变化———皇权逐渐傀儡化,皇权专制逐渐让位于集团专制,并最终导致旧皇权的消亡与新皇权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论职业女性角色意识及其对体育参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学角色理论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就我国职业女性的角色意识对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女性角色的多重性导致了其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是女性发展和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当代我国职业女性角色的多重性以及角色冲突限制了其参与体育活动,而其自我意识的觉醒,又促进了其参与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北宋开封城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城市的代表,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城市特别是都城的规划发展影响重大。在主要分析市民意识的觉醒对北宋开封城规划影响的基础上,得出北宋开封城的规划建设反映了市民意识的觉醒,市民意识极大影响了北宋开封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玩偶之家》的娜拉一直以来是妇女觉醒与解放的代名词,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在一定意义上呈现了一个出走后的娜拉。文章侧重这两个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剖析当时的社会制度与人性善恶,进而结合其他文学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探寻妇女解放的根本路径,阐明对觉醒的女性而言,自由不在于走或留,而在于是否有走或留的权利。  相似文献   

15.
《痴婆子传》是中国古典小说中非常难见的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者并从女性的心理角度叙述故事的小说,其展现的中国原生女性主义文化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文章从传统道德双重标准的虚伪性、女性觉醒等方面对其所展现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诗词的悲剧心态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诗词的悲剧心态已经成为古代诗词文学传统悲剧性的内定因素,走不出的政治荒漠、生命觉醒的伤痛、现实的无法超越构成了悲剧心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外敌入侵,国民党政府妥协退让,邹韬奋深感国民党不是挽救中国命运的力量中心。为了挽救民族危亡,邹韬奋积极从事“唤起民众”以抗敌救国。他认为,只有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才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命运,共产党才是唤起民众进行抗敌救亡的领导集团。  相似文献   

18.
试图通过对安德森<林中之死>和波特<威塞奥尔奶奶的弥留之际>中女性形象的比较,探究女性悲剧的根源,以此揭示出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解放自己的标准,是女性自己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她们在观念上、心理上对于自身的确立,唯有如此,女性们才能最终摆脱厄运,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叶子为了追求爱情,自己掌握命运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由一个心高气傲的女王变成了爱情的奴隶。她应该能算上是比较典型的觉醒女性。然而,她的觉醒尚嫌其浅,摆脱不了封建思想的阴影,不知如何去走脚下的路,难以称之为新女性。  相似文献   

20.
在奥斯丁的时代,女性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地位低下。但是我们从《傲慢与偏见》中可以看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在该书中,奥斯丁阐述了她的女性意识。本文通过对书中不同婚姻的分析论述了不同层次的女性意识。在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意识的第一层次是自重和自尊,它是女性意识的基础。第二层次的女性意识来自物质和精神的独立,它是女性意识的保证。第三层次是对理智和情感方面的追求,它使得女性意识不断深化。通过这种认识过程,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现代社会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