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学军 《甘肃科技》2016,(1):136-137
概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评估了退耕还林所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思路和后续产业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公益林建设的目标是培育能持续发挥多种效益的森林。2015年,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开展公益林生态效益监测,在全省现有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网络体系的基础上,系统布设监测样点20个,对全省公益林生态效益进行科学、系统的监测和评价。目前公益林的生态效益监测工作仍不很成熟,可通过建立监测站点,完善监测因子,提高监测技术等措施,最大程度提高公益林的生态效益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3.
从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古浪县退耕还林工程已进入后8年的抚育管护期,工程区生态效益已十分显著,但由于工程前期没有很好的防火规划,林火隐患日趋严重。通过防火林带的改造,可完善工程中遗留的防火问题,更好的巩固工程成果。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退耕还林工程开始于1999年,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计增加林草面积190.3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66.9万hm2,荒山荒地造林107.7万hm2,封山育林15.8万hm2,按照全省国土面积45.4万km2计算,共提高全省植被覆盖率4.18个百分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对改善了全省生态环境,提高农户收入,帮助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效果显著.通过对2015年度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项目现状调查,全面掌握各工程实施单位的工程完成情况、质量情况以及工程管理情况,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为今后的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吴起县不同退耕阶段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对三个不同退耕阶段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各阶段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探讨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对农地资源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前、退耕初期及退耕中期吴起县农地资源的直接经济产出价值和间接生态服务价值之比分别为:1:0.84、1:2.63和1:3.56.随着退耕工程的不断深入,农地资源总生态服务价值由退耕前的45 402.81万元增加到了退耕初期的81 603.81万元和退耕中期的164 925.46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甘肃省早期退耕还林粮款补助的陆续到期,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解决退耕农户生计问题被提上重要议程。通过在对退耕还林工程整体实施情况及工程产生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7.
林业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清娟  杜丽影 《科技信息》2011,(8):I0339-I0339
退耕还林工程的简介,包括退耕还林工程的意义、退耕还林工程的目标、退耕还林工程的原则、退耕还林工程的进展、退耕还林工程取得进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是全国六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之一,工程实施期限为10年,10年内全国总退耕还林面积4.8亿亩,国家总投入资金3000亿元。2002年经国家批准,我县开始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在全县引起了巨大反响,得到了全县上下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回顾总结2002年至今退耕还林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制定下步工作方案和措施,对我们今后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试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乐都县退耕还林工程经过五年的实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永济市退耕还林现状,着重阐述了永济市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丽哲 《科技潮》2009,(8):43-43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以粮食换生态”的重大决策。延庆县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到2004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84万亩。工程实施范围涵盖了全县15个乡镇、276个行政村、2.6万农户。目前退耕地保存面积达到7.8万亩,保存率为93%。  相似文献   

12.
退耕还林是以政府行为对自然资源的栽培过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为改善西部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对农民生活、区域经济发展、后续产业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对张掖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核查资料,分析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取得的成效、带动后续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时效最长、覆盖面积最广的生态工程,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0年,黔东南州开始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因此本文选取1993、1999和2013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黔东南州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土地利用格局以及NDVI值的变化信息,并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的成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有效减缓了耕地的增长速率和林地的减少速率,耕地增长速率从1993—1999年间的8.90%/a降低到了1.18%/a,林地的减少速率从1.19%/a降低到了0.69%/a.,耕地林地的转化在空间分布上有具有较大的差异.在该州北部、东北部重点退耕还林区,林地增加,耕地减少,而南部、东南部非重点退耕还林区,则林地减少,耕地增加,说明黔东南州在实施生态退耕的同时,毁林毁草开荒、复垦的现象也不断出现.对海拔高于1000m以上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区域耕地依旧处于增加趋势,说明海拔高度并不是退耕还林工程考虑的主要因素.研究区NDVI数值增加的区域主要在北部、西北部地区,低NDVI值的区域呈减少趋势.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并且要加强天然林地、草地保护的同时重点加强退耕还林区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一项旨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顺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生态治理工程,实施7年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对马边县实地调查,揭示了当地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存状况,对8年补助期限结束后退耕还林农民可持续生计难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连续观测与清查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并结合2016年上海市森林资源监测成果数据,对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6年上海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25.8亿元,每公顷森林提供的价值量为12.75万元.8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森林游憩(26.03%)净化大气环境(22.03%)固碳释氧(20.24%)涵养水源(17.14%)生物多样性保护(9.10%)保育土壤(3.53%)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84%)森林防护(0.09%).从研究结果来看,森林游憩功能的价值量最高.森林游憩、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和涵养水源是上海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体功能,对于上海市营造宜居型城市及创建"生态之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垦区从2002年起将沙化、瘠薄坡耕地的退耕纳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至2005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78万亩,为强化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在认真执行国家,省有关退耕还林法律、法规和政策基础上,制定了《黑龙江垦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黑龙江垦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考核办法》,设立了连通三级的《黑龙江垦区退耕还林动态监控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实施退耕还林十多年来,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实施后,要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途径之一便是发展后续产业。通过选取甘肃中部的会宁县和通渭县,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模式之一的劳务输出业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信阳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生态效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信阳市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河南鸡公山森林生态站长期连续观测数据,对2012年信阳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012年信阳市森林生态系统年固碳量为318.61万t、释氧量744.98万t,其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07.95亿元.不同林分类型评估表明,杨树提供的固碳释氧生态效益最大,为52.42亿元;其次是马尾松林,为27.02亿元;软阔类最小,为0.93亿元.  相似文献   

19.
试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乐都县退耕还林工程经过五年的实施,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前一轮退耕还林从1999年率先在全国开始试点,截至2006年底全省完成退耕地造林66.89万hm2。为确保"十一五"期间全国耕地不少于1.125亿hm2,2007年国家对退耕还林政策作了调整,2007年~2013年暂停退耕地还林计划任务安排,要求各省摸清耕地底数后,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重点治理25°以上坡耕地。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重新启动。作者参与全省退耕还林检查验收经历10余年、2015年参与完成了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质量督察、2017年3月参与完成了"甘肃省林业厅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察",作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提出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