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工艺中的水解池是一种新型厌氧反应器,避免了厌氧反应中时间长、控制条件要求高的甲烷发酵阶段,而是利用水解、产酸菌可以迅速降解水中有机物的物点,形成以水解产酸菌为主的厌氧上流式污泥床,由于水解池集生物降解、物理沉降和吸附为一体,在与初沉池停留时间相近的情况下,有机物去除效果显著高于初沉池,并且能将污水中的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了污水的可生物降解性,使得后续的好氧处理所需的停留时间缩短,能耗降低.与此同时悬浮固体物质(包括进水悬浮物和后续好氧处理中的剩余污泥)被水解为溶性物质,使污泥得到处理,从而取消了传统工艺中的污泥消化池,实现了污水和污泥的一次性处理.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并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油田生产水去除悬浮物的新技术——预涂膜技术,并在新疆克拉玛依重油公司和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分别进行了现场中试试验.在进水含油≤200,mg/L、悬浮物≤200,mg/L的条件下,出水含油≤10,mg/L、悬浮物≤10,mg/L.并具有处理精度高、不会出现滤料板结、反洗用水少、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淡水发光菌——青海孤菌冻干粉制剂的测试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其次用冻干粉对6种不同行业的污染源进行毒性检测,以EC50值表示毒性的大小。结果表明,农药行业的污水毒性明显大于其它行业,其EC50相当于氯化汞浓度为5.99mg/L,其次是脂肪酸化工业的污水,相当于氯化汞浓度为0.54mg/L,毒性最低的漂染行业污水EC50,相当于氯化汞浓度为0.12mg/L,其毒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稀土氯铵废水成分复杂,RO膜对进水水质要求严格,因此,进膜前必须进行预处理.废水中含油(17.2mg/L)和COD值(270mg/L),通过炉灰渣和活性炭联合吸附可降到0.1mg/L和30mg/L以下;通过投加氨水、阻垢剂和适量的盐酸可使废水回收率为75%而不致结垢.经砂石过滤和活性炭过滤后,ADI值可降到1以下.通过以上工序处理,稀土氯铵废水可达到膜进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18-18
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提出了3种防控集成模式:①农村养殖场污染防控模式,采用干湿分离法进行清洗,干粪用于农田施肥。污水通过由格栅、沉淀调节池、氧化沟、二沉池、生物廊道等设施组成的工艺流程处理。示范工程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廖家村,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高级催化氧化法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淀粉废水是以马铃薯为原料生产淀粉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一般也称为马铃薯淀粉废水,是高污染的废水,COD含量可达25000mg/L以上,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将造成环境水体缺氧,使水生生物窒息死亡,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1].  相似文献   

7.
随着污水处理行业的高速发展,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量也随之增长;以广州市为例,仅中心城区污水厂2010年底已达到2906吨/天(含水率80%,下同),2020将达到6210吨/天。在我国的污水处理发展历程中,尽管污泥是污水处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由于长期的认识不足,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置问题被长期搁置,污泥处置的发展相当滞后,污泥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日显突出,污泥的问题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为此,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先后颁布实施了《CJ248-200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园林绿化用泥质》、《CJ/T 291-200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 309-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标准》等8项污泥处置标准。2009年2月,国家环境、建设和科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最佳可行技术导则》、《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以及污泥总量控制政策也已在酝酿中。2009年5月1日,广东省开始实施《广东省严控废物处理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城镇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是编号为HY06的广东省严控废物,不得采用国家禁止、淘汰的工艺技术或方法进行处理;禁止无严控废物处理许可证的企业从事严控废物处理活动。  相似文献   

8.
地球大气中一直含有大量微小的灰尘、烟粒、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颗粒物质,气象学上将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颗粒物质称为大气气溶胶。通常情况下,自然界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粒子,直径在10微米以下,肉眼不能分辨,因此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如静风、逆温等稳定大气状态下),如果人类社会向大气排放过多的污染物质,使空气中的气溶胶不断在某一区域聚集致使其浓度过大,产生可见的光散射作用,人们就能感觉到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如果由于悬浮在空气中不可见的微小颗粒散射作用出现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时,就称霾(音mái)。形成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这些颗粒的直径分布在0.001微米到10微米之间,它们对光线的散射作用,使空气变混浊,影响视野。在有霾的天气里,看远处的物体如同隔了一层纱,物体颜色减弱、边缘模糊。由于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属于可吸入颗粒物的范畴,能够通过呼吸直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因此有霾的天气里要减少户外活动或采取个人有效防护措施。形成霾的颗粒来源于自然和人类活动排放。自然界产生的颗粒物主要包括灰尘、矿物、硫酸盐、硝酸盐等气溶胶物质;人类活动排放的颗粒物主要包括燃烧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和生物质燃烧(植物秸秆、动物尸体和生活垃圾等)、工业生产和生活活动等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很多有毒和有害水溶性粒子的气溶胶。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会加大霾发生的频率,稳定的大气状态是发生霾的重要天气条件。人类可以通过控制大气中的工业排放量或保护植被、改善自然环境等减少霾发生的频次,却无法人为清洁整个大气层。大气的净化主要依靠自然过程自我净化。形成霾的粒子依靠自身重力作用降落到地面的过程非常缓慢,但在不稳定大气状态下,形成霾的粒子会在风或对流作用下向远处和高空输送,在光化作用或遇到合适的水汽条件时,作为云、雾的凝结核,形成云、雾和雨滴,最终降落到地面。清除空气中悬浮粒子最直接有效的自然过程是降水冲刷。容易与霾混淆的天气现象有雾、轻雾(旧称霭)和浮尘,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使能见度恶化,影响视程。它们的区别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形成条件和所含颗粒物不同。起雾过程本质上都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达到饱和,空气相对湿度达到100%,就产生了凝结态的雾滴(能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因此,形成雾和轻雾现象的物质颗粒主要是水汽。霾和浮尘天气一般相对湿度低于80%,因此形成霾和浮尘的天气现象的物质颗粒主要是“干粒子”。浮尘天气一般出现在大风、沙尘暴天气之后的无风或风较小的天气条件下,其颗粒物主要是裸露的地表或建设工地等处的尘土被风吹向空中,大风过后较大的尘土粒落地,而直径在100微米以下的微小尘粒继续飘在空中并向下风方向移动,形成浮尘天气。霾一般出现在气团稳定、较干燥的天气条件下,粒子除包括尘土外更多的是其他气溶胶,粒子平均直径一般也比浮尘小。第二,影响视线程度不同。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为雾,在1~10千米之间为轻雾。霾和浮尘的水平能见度均在10千米内。从视觉上来说,雾和轻雾通常为乳白色,浮尘一般呈土黄色,而霾在不同的光线背景下颜色有所变化——远处明亮的物体呈浅黄色或橙红色,暗的物体则呈蓝灰色。第三,形态和尺度不同。雾一般呈乳白色,像云一样,不均匀,有雾区与无雾区有明显界线,水平尺度大小相差悬殊,垂直厚度一般在几百米以下。霾和浮尘比较均匀,与晴空区没有明显的界线,水平尺度在数十千米以上,垂直厚度可达数千米。第四,对环境的影响不同。自然界的雾除了影响交通,不会影响人类健康,有利于促进植物生长。形成霾和浮尘的颗粒物会严重损害人类健康,也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2006年4月16—17日的一场浮尘天气,仅在北京市的降尘量就达到30万吨,北京市民经历了从黄天到黄地的过程,看到了北京一夜之间成为土城,但未必能想到如果没有“及时雨”冲刷,植物将被叶面上的尘土憋死。期盼着“阴霾终将去,浮尘昨日天”,各国政府和全人类正在为此努力着。  相似文献   

9.
地球大气中一直含有大量微小的灰尘、烟粒、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等颗粒物质,气象学上将这些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颗粒物质称为大气气溶胶。通常情况下,自然界能够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粒子,直径在10微米以下,肉眼不能分辨,因此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  相似文献   

10.
文章旨在建立蒙药“镇刺六味丸”的有效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士的宁,色谱条件:Shim-pack VP-ODS 150L×4.6;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庚烷磺酸钠与0.02mol/L磷酸二氢钾等量混合溶液(加10%磷酸调节pH值至2.8)(21:79);检测波长260nm;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原子吸收光谱法、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法进行金属元素、氨基酸成分的分析。得到结果,士的宁进样量在10~400μg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平均含量为0.16%;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8.695mg/100mg,其中人体必须的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2.981mg/100mg,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4.28%;含有微量元素Ca:17.74μg/kg;Mo:28.00μg/kg;Mn:196.3mg/kg;Zn:34.75mg/kg;Cu:10.16mg/kg;Fe:1569mg/kg;Pb:247.9μg/kg;Cd:50.32μg/kg;Hg:0.1161mg/kg;As:0.5008mg/kg。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专属性和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为建立和完善蒙药镇刺六味丸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主要技术内容 污水土地处理主要是针对以城市生活污水为主体的污水处理技术,是取代传统的二、三级污水处理,低成本、低能耗的革新/替代技术.其主要技术原理是把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地上,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生物、化学、物理的净化功能,通过科学设计和有效的运行管理,对污水中氮磷营养物质和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对可降解污染物加以净化,从而实现污水无害化、资源化的一种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er)是指大气中固态或液态的悬浮性物质。其来源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来自地面扬尘、海水溅沫蒸发而成的盐粒、火山喷发的散落物、森林火灾产生的烟尘,以及生物释放的花粉、菌类孢子和微生物等;后者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冶炼、粉碎、筛分、  相似文献   

13.
巢湖东湖区是巢湖唯一饮用水源地,也是巢湖市及周边城镇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的命脉。“十一五”期间,巢湖东湖区水质处于劣V类,其中TN、T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32mg/L和0.23mg/L,巢湖市的供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村面源污染是影响东巢湖水质主要因素之一,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削减是支撑东巢湖水质改善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1项目介绍 全国农村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生活污水分散处理技术的开发和研制工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生物处理效率较低,尤其表现为氮、磷去除率很低.鉴于上述缺陷,本项目技术致力于采用新型的无动力增氧技术来处理农村集镇生活污水,以提升CODCr、BOD5、氨氮、TP等主要污染物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1,(19):72-73
随着水污染的加剧和环保要求,未来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将越来越多,而水污染治理的能力和处理深度不断加大,污泥产量也越来越多,污泥的处理处置已成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新难点、新挑战。污泥产量在未来的几年中还将有大量增长,但是目前国内污泥处理处置水平很低,污泥经过常规的浓缩脱水后,主要是弃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污水处理厂常用的几种消毒工艺,并从性能和工艺两方面对几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消毒工艺的进行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采用马来蕉(Musa acuminata cv.Berangan)的吸芽苗顶端生长组织作为外植体,建立香蕉无病毒体系,进行离体组培培养的研究,经诱导分化、增殖、生根而完成其规模化生产流程。诱导分化培养基为AMS+6-BA2~3mg/L+NAAO.01mg/L+VC50mg/L+柠檬酸100mg/L,诱导率为90%~96‰增殖培养基为AMS+6-BA0.3~1.0mg/L+NAA0.01mg/L,增殖率为2.7~4;壮苗、生根培养基为AMS+NAA0.01mg/L,生根收获率为60%~95%,生根率为100%。马来蕉对6-BA都比较敏感,6--BA浓度高了易产生泡叶茅、胚状芽等变异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1999,(4):36-37
一、主要技术内容 制革业的蓬勃发展,为国家财政收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对周围的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废铬鞣液是皮革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物质,因为微生物对铬无分解能力,铬的污染不能靠污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来消除,而且红矾用途广,资源紧张,必须尽可能的将废铬鞣液中的铬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形势十分严峻,而传统的卫生填埋、焚烧等处理手段或者存在巨大的二次污染风险,或者处理费用昂贵、技术复杂,且资源化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对于污泥处理处置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国内外针对生活污水剩余污泥烧制陶粒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泥、底泥和粉煤灰联合制备轻质陶粒领域,因此,本文提出以“物料基本组成特性及研究资源化过程污染物固定分析一产品安全性检测”三个步骤为核心的生活污水剩余污泥烧制陶粒的环境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植物源生长调节剂在毛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表明叶面喷洒浓度为120mg.L-1的植物源生长调节剂,比CK增产29.11%,亩增值191.66元.经T检验,差异显著.浓度为100mg.L-1的处理比CK增产2.77%.品质分析表明120、100mg.L-1浓度的处理,分别使毛豆增加可溶性糖0.53、0.04mg.g-1,蛋白质增39.21mg.g-1、降39.27mg.g-1,氨基酸增0.022mg.g-1、降0.025mg.g-1,粗纤维降0.0223 mg.g-1、增0.0152 mg.g-1,淀粉降2.20、3.15 mg.g-1,灰分变化不明显.120mg.L-1处理,使鲜重增133.3g/株.故毛豆叶面喷洒120mg.L-1植物源生长调节剂效果比较好.该药剂的应用对于提高有机农业产量和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具重要作用,对于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