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地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总结了型钢混凝土在国内外的研究方法,应用现状及发展过程,分析了国外建立型钢混凝土梁和柱的计算模型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型钢混凝土存在及应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型钢—混凝土粘结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型钢混凝土结构(SRC结构)中型钢-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及影响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混凝土保护层开裂与否的角度根据粘结力的扩散原理,提出了一种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计算方法,可为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研究及实际设计中粘结强度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型钢混凝土结构(SRC结构)中型钢-混凝土的粘结机理及影响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混凝土保护层开裂与否的角度根据粘结力的扩散原理,提出了一种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计算方法,可为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研究及实际设计中粘结强度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型钢混凝土梁可能同时出现型钢锈蚀、混凝土受硫酸盐腐蚀的情况,为了研究此情况下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四种不同情形(硫酸根离子浓度为0%、3%、6%、10%;型钢因锈蚀引起的失重率分别为0%、12%、28%、36%)下型钢混凝土梁受弯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对各型钢混凝土梁进行了三分点处的集中加载,测得跨中挠度-荷载曲线与挠曲线,分析了延性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当混凝土受硫酸盐腐蚀及型钢锈蚀程度逐步加深时,跨中挠度-荷载曲线的非线性段逐步提前出现,梁的延性逐步增大,极限挠度值逐步降低,梁的抗弯刚度B_s也下降。进一步分析了出现这些规律的主要原因,并基于跨中挠度-荷载关系获得了梁短期抗弯刚度B_s的确定方法,可用于适用性中变形条件的验算。  相似文献   

5.
结合钢材腐蚀相关文献,从钢材腐蚀机理、腐蚀程度与表面形貌表征方法和腐蚀对钢材力学性能影响等方面,总结了锈蚀钢材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冷弯薄壁型钢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最后从材料和结构两个方面,对冷弯薄壁型钢腐蚀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献[1]提出了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原理,编写调试了计算程序,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中建议的简化计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并对规程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对设计及修改规程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型钢混凝土结构现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施工设计中,因此如何强化对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已成为建筑行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出发,提出了提高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推广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在综合介绍组合结构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型钢与再生混凝土之间界面黏结滑移性能、型钢再生混凝土梁受弯及抗剪性能、型钢再生混凝土柱轴压、偏压性能及抗震性能、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和柱受力性能、型钢再生混凝土梁柱节点及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受力性能研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建议及展望,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及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建筑当中使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以有效减小结构构件的截面,增大使用面积和空间;与钢结构相比,可以减少结构的维护费用,延长使用寿命。在建筑工程当中使用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开始增多,我在施工当中遇到几个型钢混凝土结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新问题。在柱、梁、墙当中有型钢又有钢筋,怎样处理好型钢与钢筋的工序交叉问题,怎样即保证型钢的施工质量又保证钢筋的施工质量,怎样施工更经济一些,摆在了施工管理人员的面前,但解决这些问题可查书籍和施工经验并不多。本文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当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徐兴仁 《工程与建设》2011,25(3):306-308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框架粱是集合了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结构的特点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该文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转换梁结构在应用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分析探讨了转换层大梁裂缝产生的机理,提出了对该类结构形式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在建筑当中使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可以有效减小结构构件的截面,增大使用面积和空间;与钢结构相比,可以减少结构的维护费用,延长使用寿命。在建筑工程当中使用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开始增多,我在施工当中遇到几个型钢混凝土结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新问题。在柱、梁、墙当中有型钢又有钢筋,怎样处理好型钢与钢筋的工序交叉问题,怎样即保证型钢的施工质量又保证钢筋的施工质量,怎样施工更经济一些,摆在了施工管理人员的面前,但解决这些问题可查书籍和施工经验并不多。本文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当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2.
唐人 《工程与建设》2010,24(1):120-122,125
文章针对型钢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案,以工程实例为对象,研究了合理的施工方法以保证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提出了型钢混凝土梁的安全施工措施,从而使施工既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又能达到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3.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两个设计实例,按照我国现有的型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对型钢混凝土-钢结构竖向混合结构和型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的设计方法分别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现有设计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国内外关于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的试验和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的新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箱形型钢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进行7根大比例尺寸型钢混凝土梁试件的试验研究基础上,主要对箱形型钢混凝土梁中型钢与混凝土的协同工作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构造方式对型钢混凝土梁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箱形型钢混凝土梁的抗弯容易得到保证,但其抗剪能力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型钢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对8根内含H型钢的型钢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型钢混凝土梁的开裂弯矩与粘结力、箍筋、剪力连接件无关;型钢混凝土梁具有较好的延性;当配箍较少时,型钢混凝土梁会发生斜截面受剪破坏;粘结力对梁的承载力和刚度有显著影响;型钢和混凝土之间的滑移一般在加载后期出现,在接近极限荷载时迅速增加,剪力连接件对滑移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型钢混凝土(SRC)构件实际受力机制,引入主从约束方法推导了型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子结构单元模型,解决了徐变效应下钢和混凝土的协同工作问题.采用有效模量法(AEMM)与有限元法相结合的徐变计算理论,以Visual C++和ObjectARX为工具研发了高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过程分析软件(SRCCM),并与通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软件的正确性.算例表明:采用主从约束方法的子结构单元模型能够合理地反映型钢混凝土构件实际受力机制,基于该模型所编制的高层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过程分析模拟软件能够在工程实际中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斜剪破坏和剪切粘结破坏两种破坏模式,研究了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考虑型钢和混凝土界面存在的粘结力,推导了剪切粘结破坏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结合型钢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型钢普通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提出了型钢轻骨料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试验结果比较和验证表明,该预测模型不仅具有足够的精度,而且也适用于型钢普通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   

18.
崔俊章  赵锐 《科技信息》2012,(35):I0367-I0367
通过凯悦国际大厦型钢混凝土柱的施工过程,结合结构的设计特点,着重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组合工艺的施工方法,以及使型钢、钢筋、混凝土的组合结构三位一体的施工工艺,减少了施工中各工序的相互影响,而通过改进采取的特殊梁柱节点构造措施和施工技术,解决了框架柱箍筋、梁主筋的就位与型钢的连接难点。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是将预应力技术和型钢混凝土梁结合起来,形成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构件。从定性的角度分析,该新型组合梁具有预应力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双重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型钢混凝土结构是指在型钢周围布置钢筋,并浇筑混凝土的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括,及设计方法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