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6 毫秒
1.
人均GDP变化过程可能不仅具有空间异质性还具有时间异质性。利用空间联系局域指标(LISA)和泰尔指数分别探测福建省2013至2016逐年县域人均GDP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特征。综合利用县域的人均实际外商投资、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人均教育支出的逐年数据,对比分析地理加权回归(GWR)、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和时空加权回归(STWR)三种模型的拟合和预测性能,在2016年,STWR的平均决定系数(R2)为0.897,高于GWR的0.453和GTWR的0.444,STWR的估计的标准误差仅占GWR和GTWR估计误差的25.56%和25.84%。另外,STWR模型的AICc值为1846.51,分别比GWR和GTWR小81.21、80.81,其性能较GWR和GTWR显著提高。留一法交叉验证也表明STWR比GWR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利用STWR生成县域人均GDP各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空间分布图,并进行显著性测试,结果表明:人均实际外商投资与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在平和县和南靖县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作用持续增大,而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在华安县与延平区负向影响显著,其回归系数在逐年减小。人均教育支出在延平区正向影响有明显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2.
以《湖南省2015—2020年贫困村名单》为研究样本,通过探索性回归分析选取自然及社会经济等10个解释变量,结合空间自相关和核密度分析对县域贫困村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全局回归(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县域贫困村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省贫困村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性,常德—益阳—长沙—湘潭—衡阳—郴州西部边界以西是贫困村的主要聚集区域,边界以东贫困村明显偏少,东北、东南方向有少量聚集区;(2)GWR模型校正R2(0.831)高于OLS模型的校正R~2(0.719),且拟合优度较高;(3)10个解释变量与贫困村数量关系呈现不同数值大小、不同正负效应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结果为合理制定产业发展策略、优化要素投入、缩小县域发展差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借助TOPSIS模型、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空间特征、关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方向性和地形分布差异:中南部偏东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北部偏西地区次之,西部丘陵区发展滞后;2)县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区域趋同性比较明显,河北南部以高高集聚(HH)类型居多,北部以低低集聚(LL)类型居多;3)与OLS模型相比,GWR模型在揭示农业机械化水平空间非平稳性方面具有优势。在研究所选的自变量中,地形因子对县域农业机械化的影响较大且均为正向,耕地经营规模和种植结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有正有负,但整体上为正。建议在高原县域采取适度增加耕地经营规模,调整作物种植比例等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平原县域通过改变其他经济因素来提高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体育强国建设是我国体育发展的新目标.体育场地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着体育强国的建设,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与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两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六普"与"五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体育场地数量、场地面积、场地类型及质量以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但是在城乡与地区分布、体育场地结构、人均体育场地及场地利用情况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最后为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的空间差异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空间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1993—2013年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和路径设计提供依据。得到以下结论。1)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快速增长,县域间的差异扩大;县域人均GDP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性,"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趋同性在增强。2)京津唐地区一直是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河北省大部分县域的人均GDP处于较低水平,"涞源县–高阳县–武邑县–枣强县–邱县"经济冷点带逐渐形成;县域人均GDP呈现"东北–西南"的走向分布,并且整体上呈现强化趋势;经济发展重心以文安县为核心,呈现"先西南、后东北"的"V"形变动,东北方向的经济功能进一步强化。3)与OLS模型相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明显改善。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以及城镇化水平等显著促进了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获取高精度的卫星降水数据,为喀斯特区域旱涝灾害评估、水文预报等各研究领域提供数据基础。以热带降雨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TRMM)为数据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ordinary least square, 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法(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综合考虑高程、坡度、坡向、经纬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等6个因子构建OLS和GWR降尺度模型进行年降尺度研究,并比较OLS和GWR两种降尺度模型在喀斯特山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TRMM数据与站点观测数据之间精度较好;2)降尺度后数据空间分辨率提升到1 km, GWR降尺度年降水量在多数年份比原始TRMM数据更接近实测值,高估现象得到改善;与OLS降尺度数据相比,其三项指标表现更好;3)单站点中,OLS降尺度数据在高程和NDVI突变区域易出现假性更优相关性。综合多指标评价,GWR降尺度数据在喀斯特山区总体精度更高。后续可通过划分植被区、...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4年中国网络诈骗研究报告中的数据,针对中国大陆31个省级尺度的地区,结合相关资料,最终选择城镇人口比重、网络普及率、各省GDP、各省人口总数、男性占比作为解释变量,经过探索性空间分析,可得31个省的网络诈骗数量具有空间自相关性,说明网络诈骗数及影响因素适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通过对GWR模型与普通线性回归(OLS)模型的比较,发现GWR模型的AIC,σ2,R2和校正R2均优于OLS模型,这说明GWR模型更能深刻揭示网络诈骗数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贵州省2000—2013年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模式变化进行了分析;以实证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构建了适合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线性回归模型,并以此分析空间关联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贵州省县域经济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分布特征,空间关联性显著,但不同区域的空间相互作用存在差异;空间关联要素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以空间误差模型构建的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型更适合解释各要素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姚丽  谷国锋 《河南科学》2014,(9):1853-1859
在总结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县域经济的Moran’s I指数及其OLS估计残差值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性.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利用2000、2005、2012年相关数据,通过GWR的空间计量地理学方法,对河南省108个县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投资因素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正向作用,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逐步减小;第二产业劳动力比例因素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大部分都具有正向作用,贡献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产业结构因素对于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消费水平因素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为正影响,影响重要程度从西到东逐渐转移;储蓄水平因素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有正有负.在总结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应用住宅特征价格法,选取南京市2011年9月份住宅小区均价作为因变量,选取8个影响住宅价格的因素并量化作为自变量,进行地理加权回归(GWR).与传统的OLS估计相比较,GWR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同时得出具有显著性的各因素对住宅价格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有差异的,并揭示了这种差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基于派出所的泰森多边形为研究单元,采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G统计分析、地统计分析和全局Moran''s I指数分析B市2016-2017年犯罪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基于空间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与多时相遥感分类体系等多源数据,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提取犯罪影响因子,通过解释变量Johnson变换后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model, GWR)和基于主成分因子的最小二乘法模型(the Ordinary Least Squares model, OLS)解释因子对五类犯罪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时空分析上,在六、七月份犯罪率最高,具有“东西”走向且“离心型犯罪化”的表现;影响因素分析中16个自变量中有10个变量对犯罪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影响,而这些变量之间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因此采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其消除空间自相关性建立回归模型;而几个回归模型检验上,基于主成分因子的OLS、GWR与Johnson变换后GWR模型均具有较高的拟合度。此研究结果可为犯罪防控及犯罪预测建模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市消防警情主要分为火警和非火警(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目前对火警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对救援救助警情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定量研究了城市消防警情的空间差异和集聚程度,确定了影响消防警情的社会因素,构建了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模型,将其应用到城市消防警情的实证研究中,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火警和救援救助在所研究城市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空间聚集,老城区为火警的热点区域,而救援救助的热点分布相对更广。MGWR模型相较于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和经典的GWR模型有着更好的效果,在火警、救援救助和总警情中拟合优度均超过了0.8,且其残差平方和、修正后的Akaike信息准则(AICc)数值最低。通过GWR模型和MGWR模型的带宽对比分析发现,不同社会因素对消防警情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该研究还发现救援救助与火警在该城市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上具有显著差异。在未来的消防工作中,考虑救援救助对整体警情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空间趋势分析法和局部莫兰指数法,揭示广州市2020年二手住宅价格空间分异格局;在综合考虑建筑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和教育特征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可视化探究各影响因素对二手住宅价格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广州市二手住宅价格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上均呈现“倒U型”的趋势分布,在整体空间分布上呈现“中心高,周边低”的特点,并在房价水平上表现出较高的空间聚类程度和关联程度。各影响因素对住房价格的影响作用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其中,商场和小学对住宅价格的作用表现出商业资源和教育资源服务的局域性;而且,教育资源对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差异程度受政策变化的影响。此外,GWR模型中部分住宅价格样本点的拟合效果不足与局部区域集中的资源优势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山东省县域为研究尺度,基于山东省136区县人口普查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探讨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山东省人口空间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呈现西南高东北低的格局;人口重心始终位于潍坊市临朐县,并向东北方向缓慢移动。(2)山东省人口分布集中指数与不均衡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人口分布总体向集中与不均衡分布发展。(3)山东省人口密度莫兰指数>0,呈现出显著空间正相关;人口分布在空间上呈显著的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特征,且有增强趋势。(4)不同影响因素对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力不同,其由大到小依次为平均房价、城镇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气温、降水、高程、地形起伏度。人口空间格局是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任意两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力均大于单因子单独作用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为有针对性地提升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灌溉水利用效率,本文对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将灌溉水利用效率作为因变量,选取8个主要影响因素:降雨量、腾发量、节水灌溉面积比率、渠系衬砌比率、灌区工程完好率、渠系结构复杂度、灌区工程配套率、灌溉用水量作为自变量,分别建立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从全局和局部角度,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自相性随距离增大而减小;全局分析中,除渠系结构复杂度、灌溉用水量与灌溉水利用效率呈负相关,其它影响因素与灌溉水利用效率呈正相关;局部分析中,各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空间分布规律明显;GWR模型由于考虑了空间因素,拟合度高于OLS模型.研究结果为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4—2016年新疆吐鲁番葡萄沟实地调研及问卷数据,对葡萄沟4个社区居民旅游业参与积极性与不同影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引入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异。结果表明:葡萄沟社区居民旅游业参与积极性与家庭年收入、户主年龄这两个因素相关性最大;居民旅游业参与积极性的分布呈现出空间聚集特征,存在明显的局域空间相关性;4个社区居民旅游业参与积极性均不相同,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  相似文献   

17.
空间分布的模拟精度与采用的模型密切相关.针对具有空间自相关时空数据的空间分布模拟问题,将时空数据看成为时间序列数据与横截面数据的组合,分别建立横截面数据一阶空间自回归[SAR(1)]模拟模型和克立格(Kriging)方法模拟模型,时间序列数据的遗传神经网络(GABP)模拟模型,在这些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空间线性组合模拟(SLCS)模型.应用这些模型对2002年福建部分县市人均GDP水平空间变异进行实证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空间线性组合模型模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7—2016年能源消费省级面板数据,借助ArcGIS平台对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基于OLS回归分析,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能源消费碳排放具有阶段性特征,2007—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波动性明显,但增长幅度较小,2011—2016年碳排放波动性减小,但增长幅度增大;碳排放空间分布异质性逐渐降低,高排放水平区域由2007年的1个增长到2016年的6个,并且区域间差距在不断缩小;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对外开放程度、交通强度、科技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福建省67个市县为研究对象,选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研究指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并结合ArcGIS10.0和GeoDA等软件,对福建省各市县的公路通车里程数的空间分布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和主要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公路通车里程数的影响程度在各市县地区存在差异,呈现了空间非平稳性。各市县的公路通车里程数,除了受地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外,确实还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总体上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Theil指数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分别对河南省1993-2013年间县域农民收入和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构建农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1993-2013年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整体差异呈现先缩小后加大的特征,2004年之后整体差异持续平稳.而人均GDP呈现波浪式的变化趋势.(2)河南省县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GDP具有空间集聚的特征,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3)河南省县域农民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整体维持在中、低水平协调状态,局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