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双钢板固定结合植骨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不同植骨材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双钢板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观察组给予双钢板固定结合奥邦骨修复材料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胫骨平台内翻角(TPA)、胫骨平台内侧后倾角(PSA)和膝关节活动度,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Rasmussen影像学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TPA、PSA和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asmussen膝关节评分中关节面塌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成角畸形、髁部变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双钢板固定结合奥邦骨修复材料植骨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预防滑雪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和指导雪场近地医院对滑雪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对北京冬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近地转诊医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运动员的损伤部位、损伤原因、损伤类型、损伤性质、损伤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总共40例运动损伤中,膝关节损伤为19例(47.5%),膝关节损伤的原因以摔伤(52.6%)和扭伤(31.5%)为主,主要损伤类型为韧带损伤(34.3%)、半月板损伤(28.5%)、骨挫伤(22.9%);损伤发生的主要部位为前交叉韧带(20.0%)、内侧半月板(14.3%)、内侧副韧带(11.4%),损伤性质以新发损伤(78.9%)为主,全部损伤均为急性损伤导致,损伤程度以中度(73.7%)和轻度(26.3%)损伤为主,未出现重度损伤。该结果说明:北京冬奥会期间近地转诊医院收治的受伤运动员中,因膝关节损伤到院救治的病例数占比最高;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应加强膝关节的运动控制和跌倒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各雪场近地医院应将运动损伤的救治重点放在韧带、半月板及相关联合损伤的治疗和康复上,不断改进手术术式和康复流程,以应对未来雪季可能大量出现的膝关节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利用膝关节镜铺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了解膝关节腔骨结构损伤情况,并行镜下治疗,监视并辅助骨折复位,关节腔外A0髁钢板及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9月~2005年1月,共完成24例手术.关节镜下清除关节内积血及凝血块,检查滑膜、半月板、十字韧带、髁间棘有无损伤,并行镜下治疗,在钝穿刺锥协助下行骨折复位,关节腔外AO胫骨髁钢板及松质骨螺钉内固定,骨缺损同时予以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18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87.5%.结论:利用关节镜检查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后关节腔内损伤结构,监视并辅助骨折复位,关节腔外内固定技术,可最大程度地减少术中创伤,手术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治疗此类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认识膝部隐匿性骨折的MRI表现以及与其他软组织结构损伤的关系.回顾性分析了26例膝部隐匿性骨折病例的MRI资料.对隐匿性骨折病例的部位、数目,及相关软组织损伤的部位及类型进行了统计.26例共41处膝部隐匿性骨折.隐匿性骨折以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最多见.14例合并膝关节韧带损伤.8例合并半月板损伤.MRI能敏感显示膝部隐匿性骨折及合并的其他软组织损伤,对于疑为膝部隐匿性骨折的病例应列为首选检查,以防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5.
探讨用Pie-crusting技术松解内侧副韧带术后制动与否对内侧韧带愈合的影响。自2016年11月—2018年10月,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Pie-crusting技术(由外向内)松解内侧副韧带患者53例,其中病历号尾数为单数的患者(A组)术后给以膝关节可调支具固定制动;尾数为双数的患者(B组)术后未进行支具固定制动。术后6周做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检查两组病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愈合情况;膝关节外翻应力X片测量膝关节内侧间隙;比较患者随访时的主观症状,评估Lysholm主观功能评分。平均随访时间为(28.75±4.028)个月(24~36个月)。术中通过松解内侧副韧带,两组病例均达到内侧理想操作空间,术后6周时组间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内侧间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随访末次Lysholm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周时MRI显示内侧副韧带均已愈合。应用关节镜处理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时,针对膝关节内侧间室狭窄的病例可选择Pie-crusting技术(由外向内)松解内侧副韧带,以其达到扩大操...  相似文献   

6.
基于MRI断层图像,采用逆向建模技术建立了包含骨骼、半月板、关节软骨及膝关节四条主要韧带的膝关节三维模型,并考虑了半月板的横观各向同性及韧带的超弹性特征,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完整、部分损伤及完全损伤3种情况下,关节主要韧带的生物力学特性以及前交叉韧带损伤对膝关节向前稳定性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预防、治疗及康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兔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不同功能束损伤模型,分析ACL不同功能束损伤对半月板产生的影响.方法将4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前内侧束损伤组、后外侧束损伤组和健康对照组,造模后第2,4,8周每组随机处死6只.观察半月板大体形态,进行HE染色.结果模型组半月板大体形态相似;HE染色见半月板表面不光滑,组织疏松,胶原纤维粗细不一.结论前交叉韧带不同功能束损伤可使膝关节半月板产生退变.  相似文献   

8.
胫骨髁间隆突是膝交叉韧带的附着点,前部为前交叉韧带附着,后部为后交叉韧带起点,交叉韧带是稳定膝关节,防止膝关节前后脱位的主要结构,当患者跌倒等膝关节猛烈受伤时,由于膝交叉韧带的强力牵拉,易发生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再加上侧方应力,常伴有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例,女性2例,最大年龄32岁,最小年龄14岁,5例均为前叉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3例内侧副韧带止点拉伤。5例患者均有跑步或步行时向前跌伤膝部史,患膝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点不明显,浮髌试验阳性,前抽屉试验阳性,3例患者膝内下方青紫、肿胀…  相似文献   

9.
选用PICKERPQS螺旋CT ,通过表面遮盖法 (SSD) ,完成三维重建。使在术前可正确评估平台骨折累及部位、劈裂移位方向和塌陷的面积 ,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肌腱移植物种类及拉力对前交叉韧带重建长期效果的影响,在经过有效性验证的人体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包含骨、半月板、软骨及主要韧带)基础上,对比了134N胫骨向前推力下两种移植物种类(双股及四股肌腱移植物)及3种重建后远期时的移植物实际拉力(0N,20N和40N)对关节稳定性及韧带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植物实际拉力的增大会导致膝关节胫骨向后内侧移动并伴有外旋及外翻;移植物的受力也会变大,但应力分布并没有明显变化。由重建后远期时的膝关节稳定性及移植物受力结果可得,使用双股肌腱移植物且初始拉力为80N时,前交叉韧带重建的长期效果与完好关节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1.
通过CT扫描数据和三维重建软件,建立考虑半月板,软骨和韧带的包括完整股骨、胫骨、腓骨的全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单双腿站立两种工况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单腿支撑时膝关节的应力大于双足站立时的应力.软骨和半月板,均是内侧受力较大易磨损;半月板内缘所受接触应力相对较大,导致内缘容易磨损.半月板在传递载荷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膝关节中半月板磨损或缺失会导致关节内部载荷传导发生变化,导致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关节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文中结果表明:考虑半月板,软骨和韧带的全膝关节模型能够正确反应膝关节在生理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半月板在膝关节承载中起重要作用,保护半月板免受伤害,对于保护膝关节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工作对膝关节保护、康复以及假体设计和优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选用PICKER PQS螺旋CT,通过表面遮盖法(SSD),完成三维重建。使在术前可正确评估平台骨折累及部位、劈裂移位方向和塌陷的面积,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意外的受伤,较轻的碰撞伤,有时也会发生较重的创伤。如膝关节侧副韧带断烈,半月板突出或撕烈及骨折等。受伤后如何尽早的康复,投入到正常的运动训练中,谈谈我们的粗浅看法。一、膝关节的结构膝关节是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组成。由于重力作用,股骨和胫骨的内外侧髁特别的宽大,关节囊簿而松驰。在膝关节的前方,有股四头肌肌腱的髌韧带加固。两侧有胫侧副韧带加固。运动中膝关节突然受到来自侧面的猛烈冲撞时,极易造成对侧副韧带损伤。如足球运动中的盘球过人、兰球运动中的带球突破,急转身过人动作等。当身体重心移到一侧支撑腿且膝关节微屈时,两侧副韧带松驰,保护膝关节的能力也最弱,此时支撑腿膝部若受到来自侧面的顶撞或冲碰时,易使相对一侧副韧带损伤。在膝关节内有两条交叉成“X”形的前后交叉韧带。它们使胫骨和股骨连接紧密并从中间加固膝关节。根据膝关节标本“X”光片跟踪观察,在胫侧,腓侧韧带和前后交叉韧带中,以前三条韧带在运动时关系最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的特点和临床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方法通过X线、CT及MRI等多种影像学技术对51例膝关节不同类型的损伤进行比较研究,观察不同类型损伤的最佳检测手段,并从外伤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等多方面对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和功能评定提供客观准确的方法。结果本组51例中,损伤后均伴有明显的临床体征。评定重伤的4例,表现为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影像学检查见骨组织和/或韧带、半月板有明显损伤。评定轻伤25例,表现为膝关节活动部分受限,影像学检查见骨组织和/或韧带、半月板有不同程度损伤。评定轻微伤22例,仅表现为膝关节软组织挫伤等,骨组织与关节韧带等未见明显损伤存在。结论膝关节解剖结构复杂,损伤涉及范围广,对膝关节功能评定应采用影像学检查结合伤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综合进行判定;应重视对膝关节的法医学检查,包括主观与客观检查;少数伴有长期并发症膝关节损伤在鉴定中应待病情稳定后再予以评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壮年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组总结青壮年胫骨平台骨折89例,男82例,女7例.按Schatzker分类法,Ⅰ型5例,Ⅱ型9例,Ⅲ型21例。Ⅳ型17例,Ⅴ型27例,Ⅵ型10例.根据不同类型骨折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有骨缺损者给予填充植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结果本组89例获得随访.按Rasmussen评分标准:优48例53.9%,良28例31.5%,可10例11.2%,差3例3.4%,优良率85.4%.结论对不同类型的青壮年胫骨平台骨折行针对性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钢板加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3年5月至2008年3月, 对我院收治的12例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 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加植骨的微创技术进行手术治疗, 避免对胫前皮瓣和骨折端血供过分破坏, 所有患者术后第1天起即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结果: 12例患者均得获9~37个月(平均19.8个月)随访. 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 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6例, 良5例, 可1例, 优良率91.6%. 结论: 采用双钢板加植骨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 能良好的复位固定、植骨和早期功能锻炼, 可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椎体骨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致残率极高。传统X线平片仅能显示椎体压缩变形及脱位,不能很好显示椎管破坏程度及脊髓损伤情况。CT、MRI检查不但能显示骨折损伤程度、种类、椎管受累情况,MRI检查还能显示脊髓损伤、椎体骨挫伤、椎间盘损伤、韧带损伤、椎管内血种等,CT、MRI联合应用是全面评价脊柱骨折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1材料与方法1.1采集1995年5月~1998年5月三年间临床资料完整、影像资料完整、经手术、随访追踪观察的脊椎外伤性骨折的病例68例。男46例,女22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5.5岁。交通车祸20例,高处坠落…  相似文献   

18.
对93-97届常德师专体育系96名蓝球专修生进行伤病调查,带伤者45名、占45.86%,共60例次,涉及14种损伤。踝关韧带捩伤或骨折,指挫伤及腕舟骨骨折,膝关节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髌骨软骨病及髌腱末端病等占全部损伤的81.66%,其原因与专项技术的特殊要求,忽视放松整理,忽视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有关并提出了预防原则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严重的半月板损伤是不可逆的,需及时进行早期诊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是半月板疾病研究和诊断的常用手段,而人工对影像分析常受医生主观因素影响,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提出一种基于膝关节磁共振影像的半月板撕裂程度检测方法。采用霍夫变换获得以半月板为中心的局部区域,并利用伽马变换对图像增强。采用3层级连接残差网络实现对撕裂程度的预测。通过多组试验验证了文中方法对半月板撕裂程度的检测有更精准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浮膝损伤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2003年3月~2006年3月对46例浮膝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骨折迟缓愈合,经过二次手术获得骨性愈合;1例小腿截肢(血管损伤),其它均骨性愈合;6例出现伸膝装置粘连,膝关节活动受限,取出内固定物时行膝关节松解术,效果满意,优良率为89.1%。结论:浮膝损伤多为合并伤,属于高能量损伤,应首先处理致命伤,抢救生命;骨折的固定以早期坚强的内固定,安全有效为原则;骨缺损,特别压力侧骨缺损必须修复。该类损伤时膝关节韧带的损伤不可忽视;Compine Passive Motine(CPM)有助于预防关节粘连,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