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输环境是移动通信中的重要参数,采用了一种更加普遍的多入多出 (MIMO)系统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讨论了MIMO的信道结构、系 统性能和传播环境之间的关系,指出了针孔信道存在的条件,最后通 过仿真指出了在不同的信道条件下MIMO系统的容量差别。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信道空域相关影响信道估计性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径参数估计的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多径稀疏信道环境下的双端部署均匀线性阵列的MIMO系统,通过构建信道的多径参数化模型,用多径的径参数描述信道矩阵和信道空域相关,将信道估计问题转化为多径参数的估计,并采用波达矩阵算法估计出多径参数以完成信道估计.由于利用了信道的多径结构,在不需预知信道空域相关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比Least-Square方法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仿真实验表明,与Least-Square方法相比,当信道估计均方误差达到10-1时,该方法在4×4和6×6的MIMO系统中分别能够获得2.5 dB和5 dB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3.
考虑到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收发分集优势和空间相关莱斯快衰落信道的普遍性,根据多变量统计学理论,推导出了MIMO系统在空间相关莱斯快衰落信道下平均成对差错概率上界的闭合表达式,发现随着信道空间相关性的增强或者莱斯分量的下降,系统误码性能呈下降趋势,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对时变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的估计和跟踪是实现MIMO系统接收端准确检测、解码等的前提。将低阶高斯插值算法应用于宽带Rayleigh快衰落MIMO信道,对其快速变化实现估计,与采用信道跟踪相比,该方案算法复杂度低,且易于实现。同时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影响算法性能的主要因素。仿真和分析表明,高斯插值估计算法与单纯的最小二乘相比可以较好地反映快衰落信道的变化,较大地降低系统的估计误差,改善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MIMO系统中的迭代时变信道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时变信道环境中MIMO信道估计的性能,利用Karhunen-Loeve基扩展模型(KL-BEM)建立MIMO系统中符合期望最大化(EM)算法框架的信号模型,从而得到MIMO时变信道的迭代估计方法.将EM算法应用于MIMO系统中进行迭代信道估计,一方面利用了EM迭代来提高信道估计的性能,另一方面利用了KL-BEM基函数的正交性来降低信道估计的运算复杂度.在2×2 MIMO系统下的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经5次迭代即可收敛,而且迭代估计的信道脉冲响应与实际响应几乎重合;此外,迭代估计后系统的BER性能接近理想信道时的BER性能,在高信噪比区域,两者之间的差别在1 dB以内,比最小二乘信道估计有约2 dB的性能增益,可见迭代估计方法在时变信道条件下具有良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6.
充分利用移动通信发送信号属于有限字符集的特点。把MIMO(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多用户盲检测问题转换为带二值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从而突破信道辨识条件即MIMO信道传递函数必须不可简约且列简化的苛刻限制。采用离散微粒群优化算法求解二次规划问题,利用接收数据阵的补投影算子构成适应度函数。仿真实验表明:不管传统的信道辨识条件是否满足,该算法都具有较低的信号误码率和较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7.
空间相关特性对矿井MIMO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可有效地抵抗矿井巷道中无线传输多径衰落现象,文章分析了矿井MI-MO信道容量所受影响因素,研究了MIMO系统的具体散射环境和天线阵列的相关性,建立了矿井MIMO相关信道模型,并对不同的相关系数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MIMO系统性能受矿井巷道的空间相关性影响非常大。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在Rician衰落环境中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特性,针对准静态Rician衰落信道在收端己知信道状态信息的条件下,对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MIMO信道容量与收发天线间信道矩阵的相关阵的特征值分布有关.推导了准静态Rician衰落信道中该相关阵任一特征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到了秩不大于2的独立同分布MIMO信道的容量表达式,且具有相对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9.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A×B MIMO通过在收发端使用多种天线构成系统的方法,有效控制了信道衰减,提高了系统容量、频谱效率及通信质量,是现代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和无线宽带移动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收发端天线数的差异,采用MATLAB软件对A×B MIMO系统中的SISO、SIMO、MISO、MIMO 4种类型信道进行信道容量研究,以及对A×B MIMO系统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在发送端已知和未知下的信道容量进行比较,验证了MIMO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多径效应的存在,MIMO无线传输系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衰落信号空间相关性.研究基于统计的传输信道模型,及在此模型下MIMO多天线系统的接收性能.在理想基站天线结构下,用户终端(UT)的波达信号方位功率谱(APS)模型可应用到Kronecker MIMO信道模型中.研究在Kronecker MIMO信道模型中方位功率谱对MIMO分集和多天线系统性能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此统计信道模型下的参数估计符合理论和经验;提出的统计信道模型及分析法扩展了以前的MIMO信道模型建模,降低了计算和分析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11.
 Nakagami分布是比Rayleigh,Rice以及对数正态分布都更加符合实际的衰落信道模型.通过对MI-MO无线通信系统信道模型的研究,提出了1种新的Nakagami衰落信道的仿真方法,并用该方法建模宽带MI-MO信道.在信道服从Nakagami衰落的情况下通过不同的衰落指数m对MIMO信道的容量、电平通过率、平均衰落持续时间等性能进行仿真和分析,从而得到了衰落指数m和宽带MIMO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关系,同时本文的仿真研究表明Nakagami模型适用于对MIMO信道不同衰落环境下的描述.  相似文献   

12.
用椭圆模型分析微小区MIMO信道容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的适于微小区无线衰落环境的M IMO(多输入多输出)空时相关信道模型即椭圆模型。利用模型并结合Monte Carlo法,对实际微小区环境下M IMO系统的信道容量作了仿真研究,探讨了收发天线阵列的间距、收发天线数、平均信噪比等因素对M IMO信道容量的影响。所得到的结论对M IMO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多入多出(MIMO)系统原理和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单入单出(SISO)、单入多出(SIMO)、多入单出(MISO)以及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利用MATLAB语言,基于瑞利衰落信道,分别仿真了以上四系统的信道容量,并比较了不同天线数目的MIMO系统的信道容量.通过搭建MATLAB仿真平台,说明了MIMO系统可以大幅增加信道容量.MIMO通信系统能满足无线通信系统高质量、高速率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在复杂的无线通信环境中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信道建模非常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空间选择性、频率选择性、时间关联性的MIMO信道模型,将载波频率、最大多普勒频移、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 AOA)分布、角度功率谱以及相邻天线间距等技术整合到一起,研究了不同角度频率谱(Power Azimuth Spectrum, PAS)分布的空间关联系数表示。仿真结果表明,这个关联信道容量与理论信道容量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同时,该模型为MIMO容量、系统容量分析及性能评估仿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在散射体丰富的环境中,信道容量受终端移动的影响很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的多入多出(MIMO)散射无线信道模型,分析了移动终端对该无线信道容量的影响,并讨论了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天线选择为系统性能带来的提升。 仿真结果表明,信道容量随着天线单元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散射信号扩展角度的变大而增加,移动环境下的信道容量要小于准静态环境下的信道容量,且动态天线选择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容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信道矩阵秩亏引起信道容量下降的问题,基于信道容量上限提出了一种发射天线选择方法.该方法利用信道矩阵与发射空间相关矩阵秩相同的特点,重新构建了蕴含模型物理参数的信道模型.在对空间相关矩阵QR分解的基础上,采用随机矩阵理论推导了迫零接收机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从而得到了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上限.该方法不需要已知信道的瞬时状态信息,只取决于衰落的空间相关,计算的复杂度较低,易于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在低散射环境中,适当地选择发射天线可以使系统的信道容量增加约1 b/s;当接收信噪比大于6.5 dB时,发射端采用均匀圆阵系统的性能要优于采用均匀线阵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路网络参数的宽带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天线阵列的互耦和阻抗畸变、匹配网络、接收机噪声和外部干扰噪声的影响,以及传播信道的特性,可以准确地分析和比较不同MI-MO系统的性能。利用该模型对MIMO系统的传输链路进行建模,说明了如何在分析模型中使用标准的基于多径的传播信道模型,并且比较了使用不同天线阵列的宽带MIMO系统的性能,分析了匹配网络和不同系统噪声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阵列的尺寸对宽带MIMO系统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匹配网络只能有限地提高物理尺寸受限的MIMO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最优传输,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分析了MIMO天线的信道容量增益,选而提出在MIMO多载波系统中,对信道进行时-频-空三维划分的理论,并给出了时-频-空三维能量密度谱的概念,从而对能量和时-频资源进行约泉.在此基础上推导并得出了MIMO多载波系统在加性噪声下的最优能量分配准则和MIMO多载波系统的容量上限在最优能量注水解的指导下,对基于MIMO天线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进行最优信道选择,并与未经信道选择算法的系统在相同资源约束和信道环境下进行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经过信道选择的系统能更有效地保证符号可靠传输,并且系统容量逼近提出的容量上限.  相似文献   

19.
在已有矿井MIMO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Nakagami衰落的矿井MIMO空间相关信道模型建模方法。基于Nakagami衰落的非相关MIMO信道,通过计算收发天线间的空间相关性生成MIMO空间相关信道。对所建信道模型的空间相关性及信道容量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MIMO信道的空间相关性随收发端天线单元间距的增大而减小;MIMO信道容量与信道空间相关性以及收发端天线数目有关;减小信道的空间相关性或者增加天线数目,可增加MIMO信道容量。基于Nakagami衰落的矿井MIMO空间相关信道模型适用于矿井无线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Information theory has demonstrated the enormous po-tential capac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antenna arrays at both the transmitter and the re-ceiver[1,2],when the channel exhibits rich scattering and complete channel state in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