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浅谈现代水平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云 《科技资讯》2010,(30):114-114
21世纪水平井钻井技术发展的趋势是向自动化、智能化、轻便化和经济化方向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应用情况,其次,就现代水平井技术的推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钻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考虑到地质条件以及钻井技术对钻井过程的重要影响,只有不断升级钻井技术,才能满足油田钻井生产需要.结合当前钻井新技术的发展来看,随着钻井新设备的不断应用,自动化智能化钻井新技术成为了钻井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并在钻井过程中得到了重要应用.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不但要对自动化智能化钻井新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对其应用及发展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推动自动化智能化钻进新技术的应用,推动钻井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升级.  相似文献   

3.
张广亮 《科技信息》2013,(26):271-271
数字化钻井系统是将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集成后,通过在钻井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实现最优化钻井的成套综合技术。本文分析了数字化钻井系统的框架,同时研究了我国数字化钻井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数字化钻井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数字化钻井的发展起到了一个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位移井和复杂井眼轨迹的控制须实现连续旋转井下闭环导向钻井 ,这一需求推动了井眼轨迹控制手段的提高 ,为此 ,探讨了适用于旋转导向闭环钻井的井下工具的发展概况 ,提出了比较可行的井下钻井工具发展和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 ,应重视旋转导向闭环钻井技术的发展 ,静态式可调偏量机构是井下闭环控制的主要方式 ,应采用直接侧向力法控制钻头轨迹。  相似文献   

5.
现代井下钻井工具及旋转导向闭环钻井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位移井和复杂井眼轨迹的控制须实现连续旋转井下闭环导向钻井,这一需求推动了井眼轨迹控制手段的提高,为此,探讨了适用于旋转导向闭环钻井的井下工具的发展概况,提出了比较可行的井下钻井工具发展和研究方向。结果结果表明,应重视旋转导向闭环钻井技术的发展,静态式可调偏量机构是井下闭环控制的主要方式,应采用直接侧向力法控制钻头轨迹。  相似文献   

6.
针对井下闭环旋转导向智能钻井系统中从地面到井下的下行信息传输通道问题,提出了BP神经网络解码方法.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敏感地面钻柱的运动,并通过钻柱的钻进或静止交错进行编码操作;利用近钻头DSP芯片中的BP神经网络解码算法得到地面下传的指令.设计了下井仪器,多次油田试验证实了解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分频海上风电系统在每个分配周期内功率指令的准确、可靠响应,该文分析了尾流效应对风电机组有功调节能力和功率指令响应持续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功率闭环的优化分配策略。在优化过程中引入尾流模型和闭环反馈控制。SimWindFarm仿真结果显示,该文闭环控制方法和传统比例分配方法的结果比较:通过在优化模型中引入尾流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计算各台机组的有功调节能力,保证功率指令分配的合理性;设计了基于有功功率闭环的反馈控制器,能够及时地对机组出现的功率跌落做出调整,提高了分频海上风电系统功率指令响应的可靠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湍流风速变化场景,保证分频海上风电系统出力满足电网调度需求。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完全基于基础自动化系统的全自动轧制及冷却功能,对实验进程进行实时判断,并自动生成操作指令.其核心组件是仪表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轧件跟踪模块和操作逻辑判断与指令生成模块.实现了包括钢板运输、高压水除鳞、轧制、对中、中间待温及控制冷却过程的全自动控制.操作人员只需进行手动转钢操作和必要的干预控制.该功能成功应用在包钢技术中心550mm热轧实验机组,最大头部位置偏差为29mm,最大长度偏差为241%.  相似文献   

9.
烧结法氧化铝配料的发展方向在于开发完全闭环自动化配料系统。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及时在线分析各物料成分,精确计量、准确执行正确的下料比例,从而使熟料配方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世界钻井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从钻机、随钻测量、复杂结构井、特殊工艺、深井超深井、自动化钻井、并下管材和完井等8个方面阐述世界钻井技术最新进展,分析钻井关键技术发展趋势,指出未来钻井技术发展方向及所需解决的核心技术问题.结合中国钻井技术发展现状建议:加强瓶颈技术的攻关试验和现场应用;适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大基础理论和前沿储备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油气开采进程的不断加快,自从二十一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油田工作者通过自己组织科技团队,进行科技攻关。终于在油田深井钻井的新技术上有了一定的突破。逐渐的发展出来了很多种适合我国各个地区深井钻井的技术。同时我国也开始全面的开展了一些以提高机械钻速为目的的钻井新术的配套试验。所以在未来,深井钻井的速度将会不断的刷新,深井或者超深井的钻井技术将会逐渐朝着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就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在各个地区的应用等做出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定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杨兰霞  韩宝中 《科技资讯》2011,(25):106-106
钻井过程中影响井斜的因素很多,且井斜给钻井、完井等作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并造成巨大损失。针对复杂深井钻井中多次出现井斜问题,目前在现场使用较多的除钟摆钻具和满眼钻具防斜技术外,主要发展了偏轴钻具防斜技术、螺杆钻具配合PDC钻头防斜技术等,但总体来看在直井防斜打快方面进展不大。国外近年来则研制了VDS、SDD、VertiTrak、PowerV等具有主动防斜能力的自动化井斜闭环控制系统,成功地解决了高陡构造、断层、盐层等情况下钻进时的井眼质量问题。复杂构造地区井斜问题非常普遍,因此应尽快开展新型防斜打快理论研究,研制新型工具和工艺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基于PLC温湿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印国 《科技信息》2008,(35):57-57
“温湿度控制是一种非线性的、滞后的、时变的复杂过程,提出了一种模糊控制的PID参数模糊自调整方法。PLC主要用于现场实地检测及控制,完成数据处理,控制温湿度;同时将控制及测量结果传送到上位计算机,并接受上位机的指令。它具有易于掌握、输出量连续、可靠性高、能发挥熟练专家操作的良好自动化效果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石油钻井自动化关键技术展开分析,通过对钻机装备的自动化技术、钻柱技术、随钻测量技术、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等的研究,进行石油钻井工程的运作过程的存在不足的分析,以应对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仪表自动化是现代电气高度集成和自动化的重要体现,在现代工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仪表自动化在很多行业和领域取得广泛应用,让制造生产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和准确。通过对自动化仪表类型进行总结,再对仪表自动化的意义及功能进行分析,对其重要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分别探讨了总线化应用和开放化应用,以期对于仪表自动化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婧 《科技咨询导报》2014,(31):102-102
电气工程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是发展现代工业的方向和标志,处于现代科技领域的中心地位。电气自动化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将电气自动化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该文介绍电气工程自动化工程控制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促进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对行业进步和企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石油钻井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以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为特点,最终实现自动化钻井。详细介绍了智能钻井的四大关键技术——地面计算机智能专家系统、井下智能工具、井下供电装置、提供高速双向数据传输的通讯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8.
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建设多语种网站有着巨大的需求,我国有必要制定自己的多语种网站建设规范。在制定这一规范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科学的步骤和方法,还要遵守有关的元规范,以确保规范的质量。多语种网站建设指导规范的重点内容是不同语种内容之间的连接和协同,在表现形式上,多语种网站建设指导规范除了要有有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指令,还应该包含制定这些指令的背景、说明这些指令的实例以及按照这些指令进行操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学技术正在日益飞速的发展,机械制造业也是如此,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机械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机械自动化设计制造是一门集合机械制造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等多元化的综合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具有高效、高质、节能、功能多样化、可靠性高等诸多优势。进一步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对企业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该文对机械设计制作及其自动化的概念、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得以在多个领域进行应用,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使广大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需要相关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对自动化控制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从而加快工业自动化的实现。文中对自动化控制进行了简单的叙述,介绍了闭环控制系统和开环控制系统,并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进行了举例,最后对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