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Morse  SS 沈凝 《世界科学》1991,13(6):40-43
如果说潘朵拉盒的打开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罪恶和不幸,那么,人类向自然环境的不断开发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但同时也打开了另一只“潘朵拉盒”——动物身上的各种病毒通过各种途径向人类转移,引起了人类流行性疾病的大爆发.要制止这种危险的到来,就必须重新认识环境开发的模式和人类行动的后果,实施“病毒根除计划”.  相似文献   

2.
人、动物、植物、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构成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地球的未来将由哪些生物主宰呢?一位195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乔舒亚·莱德伯格(JoshuaLederberg)预言:“同人类争夺地球的统治权的唯一竞争者就是病毒。”由于病毒的结构简单、踪迹难寻,所以是生命世界中迄今发现得最少,也是人类最难驾驭的一类。当人类战胜了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病害之后,对人类危害最严重,且最难控制的就是各种病毒。  相似文献   

3.
人蚊之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早期,人与其他生物的竞争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个发展阶段早已经结束。有人说,最后能与人竞争的生物可能要算蚊子了,但由于现代人十分注重污水的处理和化学药剂的喷洒,蚊子也差不多被制服了。然而现实是否就果真尽如人意呢?蚊子引起的“恐慌”前不久,一种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子引起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注意。这种病毒正在迅速扩散,其行踪已遍及美国东海岸的九个州,对150多只小动物和一位佛罗里达老人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4.
李宇 《大自然探索》2003,(10):20-23
2002年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造成了4156人感染和248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然而,2003年夏天,该病毒在美国再次爆发,而且来势凶猛,目前正以爆炸式的速度蔓延。专家称,候鸟的迁徙是造成病毒传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Alan  J  Cann  王克夷 《科学通报》2006,51(6):678-678
Principles of Molecular Virology(第四版)以简明、清晰、图文并茂的风格论述现代病毒学.内容包括病毒基础知识、病毒颗粒形态、病毒基因组、病毒复制、基因表达、病毒感染、病理机制、亚病毒介质等.书后附有词汇和缩写、亚病毒感染剂的分类、病毒学历史等.最新版增加了“病毒和凋亡”、“噬菌体和人类疾病”等新的小节,增加SARS等热点.在每一章前列举了学习目的,每章后附有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列表,内附有光盘,内含互动的学习资源,对本书的每一章加以补充,该书在国外的许多院校作为推荐教材,美国微生物学会称其“特色鲜明,比同类书中的任何一本都更适合大学生使用”.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科学家通过一项研究,终于发现艾滋病病毒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即位于这种病毒上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他们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希望以此为突破口最终攻克这个“世纪杀手”。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10月16日宣布:沉寂数年的埃博拉病毒再次肆虐非洲,在乌干达北部古卢地区,已经有63人感染上了埃博拉病毒,其中43人已死亡,且死亡人数还可能进一步上升。自人类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全世界已有1100人感染这种病毒,其中793人死于埃博拉出血热。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1994年.美国作家普里斯顿以埃博拉病毒为题材写了一部名叫《热区》的畅销小说,此小说对埃博拉病毒做了可怕的描写,引起全球对这种神秘病毒的普遍关注。次…  相似文献   

8.
Connor  S  程琮 《世界科学》1989,11(3):42-44
当温莎公爵夫人去世时,大众新闻的大标题这样来描述巴斯德研究所:“公爵夫人把珠宝献给了爱滋病研究室。”在这之前,洛克·赫德森(Rock Hudson)已领导巴斯德研究所走在了与爱滋病进行斗争的最前列。赫德森患有爱滋病,他仅在去世前才去过巴黎的“爱滋病实验室”。实际上,爱滋病的研究只是巴斯德研究所科研工作的很小的一部分。大约有2000多人在巴黎这个研究所工作。这包括800名科学家,其中的一半是访问学者。研究所有九个部系和七十多个科研小组。它们分别从事研究细菌学,真菌学,分子遗传学,生态学,免疫学以及实验生理病理学。另外,还有病毒学——对这一学科的研究使得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引起爱滋病的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相似文献   

9.
肆虐一时的“非典型性肺炎”使许多人突然意识到:我们生活的周围环境原来竟是如此的脆弱,人类引以自豪的许多成就和进步在SARS这种从未听说过的疾病面前居然如此微不足道。在最初的惊慌和恐惧之后,人们开始用理智和冷静的目光去审视造成这场灾难的元凶:病毒。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一滴血液中包含的病毒可能多达60亿之多!  相似文献   

10.
人类与病毒关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古埃及第 1 8王朝 (公元前 1 5 80 -1 3 5 0年 )传下的石碑中就描绘了小儿麻痹症患者所特有的瘦小的脚。而在公元前 1 1 5 7年死亡的拉姆塞斯 5世木乃伊的皮肤上 ,也可发现许多天花的“痘疱”。但是 ,人类知道病毒存在的事实是在 2 0世纪以后。最初是在 1 8世纪传染病流行时 ,推断可能有“造成传染的物质”。到 1 9世纪 ,微生物被确定为“造成传染的元凶 ,同时各种细菌也相继被发现。从1 9世纪末到 2 0世纪初 ,人们知道还有“比细菌更小的病原体 ,可以通过细菌通不过的过滤器” ,因此这种病原体被称…  相似文献   

11.
人类文明史告诉我们:在18世纪以前,人类大的瘟疫流行只是千年等一回。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差不多每50年就来一次;到了20世纪下半叶,几乎每隔十年就有一种新的病毒流行病产生;例如:令人恐惧的埃博拉、登革热、艾滋病等。进入了21世纪,人类几乎每年都要遭到新瘟疫的侵袭,例如:至今还未完全消灭的SARS、口蹄疫,猖獗一时的禽流感。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如今当我们冷眼观察这无所不有的大千世界:我们会惊讶地发现肆虐人类几十年的艾滋病,其病毒根源在非洲猿猴身上,埃博拉、疟疾、登革热都与蚊子有关,SARS病毒与果子狸有关,禽流感更…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的“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恣意横行,祸害人类。人一旦感染上病毒(HIV)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遭到致命的破坏,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没有免疫力,最终造成众多艾滋病患者因并发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而死亡。人们会问,艾滋病病毒(以下简称为病毒)为啥能轻而易举地摧毁人体内的免疫大军呢?淋巴细胞中了病毒的诡计人体淋巴细胞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薄的细胞膜,细胞膜中的蛋白质和糖蛋白构成了一些凹凸不平的叫做“受体”的特殊结构,专门负责接收和识别外来的抗原、激素、毒素等生物大分子一类的化学物质信息。受体是长在细胞上的“眼睛”…  相似文献   

13.
西尼罗河病毒去年夏季在纽约市的出现使美国措手不及。这种病毒在非洲、亚洲,并日益在欧洲部分地区为人们所知。它能够登上美国海岸,并且在未被鉴定之前的数月时间里造成了致命的影响,这使美国医学界感到震惊。它揭示了在公共卫生基础结构方面存在着几个重大的缺陷,这些结构可能在当今全球化和疾病不断出现的年代里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4.
变异与幸存     
梁虹 《世界科学》2005,(8):F003-F003
问:在电影《X战管》中,一部分人类自然地变异为拥有“难以置信的能力”的变种人。变种情况可能发生吗?至少在理论上有无可能性呢?比如将病毒的DNA注射到人类基因组中,是否会产生变种人呢?  相似文献   

15.
在非洲涉及“艾滋”病的最基本问题可能是“艾滋”病病毒是否会通过蚊子及其它吸血昆虫来传播。幸运的很,回答是否定。由于已有许多文章谈及了这个内容,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从理论上讲,蚊子和其它吸血昆虫可有生物性的或机械性的两种方式传播引起患“艾滋”病的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  相似文献   

16.
20年前,一部好莱坞科幻电影《南极怪物》曾风行欧美,影片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南极科学基地里,科学家在对一颗陨石带来神秘的外星病毒研究时,意外的事件发生了,密封在试管内的神秘病毒魔鬼般地逸出,感染了这种病毒的人变异成外星生物并向人类发动攻击……  相似文献   

17.
米切尔·克里克顿写了一部名叫《捕食者》的关于纳米技术误入歧途的小说 ,里面讲一群光敏粒子穿过人体 ,创造出了终极医学成像系统。在现实世界中 ,生物化学家希望再进一步 ,利用病毒作为“纳米摄像机” ,以期获得活细胞内部生命活动的独特画面———从而更好地认识病毒本身是如何工作的。美国布鲁明顿市印第安纳大学由伯格丹·德拉格尼亚领导的研究小组正在探索载有金纳米粒子的病毒是否有能力闯入细胞内部(和病毒外壳本身的指示器一起) ,对激光作出反应。所有这些 ,会提供一幅反映细胞内化学、物理活动的前所未有的图像。研究人员目前是采…  相似文献   

18.
呻吟的乐土     
金黄的沙海覆盖着埃及大地,尼罗河犹如一条墨绿色的缎带纵穿而过,在地中海的入海处,冲积出一片肥沃的绿洲——尼罗河三角洲。古埃及人称这片绿洲为“克梅特”,意思是“黑色的土地”,它养育着埃及75%的民众,同时也孕育了埃及7000年的灿烂文明。在法老建造金字塔之前,埃及人最引以为荣的就是丰饶的尼罗河三角洲。由于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的“生命科学”网站最近在对不少专家和读者做了大量的调查后,推出了“十大致命动物排行榜”,小小的蚊子居然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亚洲眼镜蛇、箱形水母、大白鲨、非洲狮、澳洲海水鳄、北极熊、非洲野牛、毒箭蛙。在这个人类最强大的时代,这些动物能够上榜总有它们的道理,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它们让人致命的看家武器吧!致命武器之一:“病毒炸弹”对于人类来说,蚊子算是动物界中最大的“恐怖分子”,它们的拿手武器是生物武器。蚊子名列第一不是因为它自己有多凶猛,而是因为它能在吸血的时候再投一些“病毒炸弹”——疟原虫给你。每年…  相似文献   

20.
何颖 《科学之友》2005,(4):51-51
控制生育不仅是人类独有的行为,许多动物为了自身长期生存,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栖息在埃及尼罗河两岸的大象,能根据当时当地食物的供应情况来决定多生还是少生幼象。尼罗河岸的一侧树木繁茂,野草丛生,食物丰富,母象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每隔4年生育一胎;而在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