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读了《科技导报》1993年第1期王则柯教授的《价格机制劳动价值说的局限》后,颇有感想。我崇尚王教授的改革开放意识和对经典理论挑战的勇气,赞同其对“劳动是供给方面的一个因素,而供给要与需求相结合才能确定市场价格”的分析,欣赏他对我国曾经在知识导向上忌讳西方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谴责,对有些理论工作者只知“到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现成答案”的批评,但对王文中的有些认识感到难以理解与领会,想请教于王教授。1.劳动价值说并没有否定供求关系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劳动价值说提出了确定商品价值的准则,并认为价值是决定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不要求价格与价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一致,它只是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2.
货币流通中有一条独特的定律,叫"劣币驱逐良币"。这条定律的内容是说在金属流通货币中,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实际较高价值的货币(良币)必然会被人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成为主要流通手段。如美国原来从10美分到1美元的硬币都是用含有同等价值的银来铸造的,但当发行其它质硬币后,这些含银硬币大量被人收藏乃至回炉,并不再投入流通。根据这条定律,本世纪随着各国金本位制和银本位制的崩溃,硬币面值与金属本身的实际价值开始脱钩,各国政府在发行硬币时,首先考虑的未  相似文献   

3.
价格机制劳动价值说的局限和误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它符合现代经济学关于价格反映资源和商品的相对稀缺性的原理。劳动只是供给方面的一个因素,而供给要与需求相结合才能确定商品的市场价格。劳动价值说的历史贡献是剩余价值学说,但劳动价值说不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关于价格机制的科学理论。在我国价格体系中的某些误导,正是固守脱离现实的理论原则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价值实体思想即是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价值实体的质、量、度。这不仅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系列理论问题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而且,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生产带来的崭新面貌大不同于百年前的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时代,从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着新的情况的“挑战”。我们提出这一问题,还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来,学术界围绕着捍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这一中心,对现代化生产中出现的“无人车间”、“机器人”的实质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许多有说服力的见解。但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的价值实体思想本身,则少有探究。本文拟就此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王符是东汉后期一位有名的思想家。对于他的世界观,曾有过讨论,但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一元论,有的就说是二元论。我认为他是元气和道的二元论者(见《王符宇宙观的二元论倾向析》,《天津师大学报》1986年第4明)。最近王步贵同志发表文章《王符的“元气一元论”探析》(《人文杂志》1987年第1明,以下简称王文),说它是元气一元论,并指出,以为它是二元论的,所根据的材料有问题,而那样主张“是一个原则性的错误”。事实如何?且做进一步的辨析。  相似文献   

6.
1937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用“革命转变论”来概括他自己关于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他说:“我们是革命转变论者,主张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方向去。”“我们是革命转变论者,不是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者。我们主张经过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7.
虚拟性货币是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货币,经济学的研究不能再以实体性货币的特性要求或匡正虚拟性货币的运行。虚拟性货币的发行量只能取决于流通的商品世界的价格总额,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还必须从理论上理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到底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还是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抑或是既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又有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这是考虑虚拟性货币的发行过大还是不过大,必须自觉准确认识清楚的重要理论问题。现代的电子化货币属于现代虚拟性货币的新的表现形式。电子计算机的微型化和网络化为现代的电子化货币的产生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人类进入了高消费时代为现代的电子化货币的使用创造了广阔的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8.
虚拟性货币是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的货币,经济学的研究不能再以实体性货币的特性要求或匡正虚拟性货币的运行。虚拟性货币的发行量只能取决于流通的商品世界的价格总额,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还必须从理论上理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到底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还是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抑或是既有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又有价值围绕价格上下波动。这是考虑虚拟性货币的发行过大还是不过大,必须自觉准确认识清楚的重要理论问题。现代的电子化货币属于现代虚拟性货币的新的表现形式。电子计算机的微型化和网络化为现代的电子化货币的产生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人类进入了高消费时代为现代的电子化货币的使用创造了广阔的市场条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均衡价格论和马克思供求论的比较研究,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建立新的供求论。这对我国价格体制改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马克思的供求论,是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同时,它又构成了劳动价值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讨论供求关系时,马克思总是以劳动创造价值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来探讨供求关系对商品的交换价值,从而对价格发生影响;在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的形成中,供求论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供求理论,就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历史 (一) 从古以来,人们对於进化动力问题就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见解。主张自然阶梯理论的亚理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和波奈(1720—1793)认为自然界的生物等级现象是灵魂或上帝作用的结果。拉马克(1744—1829)的等级学说,在说明生物向上发展的问题上也采取相类似的观点。直生论者内格利(1817—1891)、柯普(1840—1897)、埃麦(1843—1898)等则主张生物由于内部的某种神秘的力量而向上发展。抱著跟这观点一  相似文献   

11.
邓林 《青年科学》2009,(3):31-31
我们都知道1美元等于100美分,然而大多数时候大部分人都认为100关分比1美元要多,这是什么原因呢?美国心理学家最近解释说这是因为人们可能会更多地关注数字大小.而忽视了它们实际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法治理论的首倡者,而柏拉图则是人治论者的代表。针对这一观点,本文通过介绍柏拉图一部通常为人们忽视的著作——《法律篇》中所体现的法律权威等重要的法律思想,指出柏拉图晚年已由主张人治转向主张法治,《法律篇》中体现出的法律思想是法治理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3.
在《资本论》研究中,关于《货币转化为资本》这一篇,有两个时常引起争论的问题:一、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究竟是指什么?二、这个矛盾到底是客观存在的矛盾还是虚构假设的矛盾?弄清楚这两个问题,对于真正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之间,即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深刻认识马克思所实现的政治经济学的革命变革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伟大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出发,考察并揭示了货币数量、生产价格和市场需求与市场价格水平的内在联系,全面阐述了现代通货膨胀理论的基本思想。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应当重视研究市场结构,借鉴预期理论,完善AS-AD模型,创新和发展马克思的通货膨胀理论。  相似文献   

15.
乍一看这个论题,似乎有些浪费笔墨。这个问题马克思不是论述得十分清楚了吗?是的,马克思是论述清楚了,但又不十分清楚,需要补充和完善。笔者不揣冒昧,试图解答这样几个问题:马克思讲的跟机器所代替的劳动相对比的机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仅仅是指机器本身的生产费用或市场价格呢,还是包括机器使用过程中的一切费用?马  相似文献   

16.
记得一位哲学人说过:人们谈得最多的东西,往往是人们了解得最少的东西。这在人性问题上便表现得十分突出。虽然自从人类有了明确的意识之后即开始了对人性的揣测、探索,文艺复兴以来更开始了对人性的比较自觉的认识,但直到今天,人性仍然是一个各执一端,众说纷纭的大题目。抽象人性论者认为人性是某种先验的、脱离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而存在的人的普遍的属性;“左”倾教条主义则断言人性就是阶级性,阶级性等于人性。实际上,这两种认识都是对人性的僵化的贫乏的理解。与这种模式化僵化的认识相反,人性是一种极为丰富生动的由多种色调,多种层次有机组成的开放性序列。这种有机序列,大体由以下儿  相似文献   

17.
逃离比特币     
如今甚嚣尘上的比特币,唱空唱多的各种言论四处流传,让人们不禁议论纷纷、浮想联翩。事实上如果我们从纯货币学原理去考虑分析它,不难发现比特币这种虚拟货币本身内在的悖论就决定了它存在着巨大的价格风险,比特币价格飙涨会触发其本身的一个本质性的悖论:消灭自己的货币属性,从而否定自己的生存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们要讨论的价格或价值仅指商品(包括劳务、资源等一切在市场上可交换之物)的价格和价值,而不是美学或伦理学上的价值。许多不必要的争论,往往是由于参与讨论者的哲学信仰上将二者混同起来而引起的。我们并不否认,商品价值与美学和伦理学上的价值有共同的渊源,甚至可以说,价值一词的本身含义只能从商品交换中确立起来。  相似文献   

19.
商品是而且只可能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是价格理论和分配理论的理论基础;具体劳动形式的多样性和价值源泉的唯一性,这是准确把握和正确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的进一步分析,指出传统认识中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对价格的一种偏差的认识。价值形式的双重等式证明了价格是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综合表现。忽视这一结果,就必须削弱马克思经济理论对现实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