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论三峡石文化的概念及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石文化是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宏观的角度,把三峡石文化作为一个完整体系予以研究,对三峡石文化的概念予以新的界定,对主要品种予以简要介绍,作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在惯常的旅游区域范围划定原则中增加地域特质、文化特质要求,对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进行了界定,把地貌边界作为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的极限。考虑长江三峡旅游概念的时空变化,通过整合多种标准形成的复合标准,确定长江三峡旅游区域范围由概念区、基本范围和关联带三大部分组成,为寻找三峡"主线"与"腹地"的发展关系和各板块旅游的"共生"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们说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 ,但或许是感应着西部大开发的阵阵号角和二期移民的紧锣密鼓 ,在三峡这片热土上 ,盛夏中也涌现出了创新的高潮 !在本期奉献给大家的文章中 ,我们首先推荐《“三峡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一文 ,虽然“三峡学”的真正建立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但是它毕竟率先从概念、内涵、价值、特征、方法等诸多层面对“三峡学”给予了初步的界定 ,并为以后的研究勾画出了粗略的轮廓。其在“三峡学”学科发展历程中的筚路蓝缕之功将会为历史所铭记。“三峡文化”栏目中《巫山文化简论》也是富有原创性的 ,在大量实证材料的基…  相似文献   

4.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2(6):125-128,F0003
重庆直辖研究“打好直辖牌、实现新跨越”战略思考彭智勇6.1三峡研究论三峡石文化的概念及内容李长禄胡光1.124论早期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陈果1.28三峡库区税源优化与产业发展问题探讨杨志宏李锐清牟康2.21论三峡库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周光跃2.25借鉴欧洲经验,促进重庆农  相似文献   

5.
“三峡伦理文化”是受到三峡区域特定经济条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影响的,以三峡人为主体的,以三峡人伦为基础的,反映三峡人道德生活和价值取向的,以三峡人的道德规范为核心的伦理文化。三峡伦理文化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三峡文化研究的体系性,也在于区域伦理研究的紧迫性,更在于区域文明建设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大巫山文化》是重庆三峡学院三峡文化研究所任桂园先生在研究长江三峡文化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地域文化研究专著,全书共25.5万字,目前已作为重庆市新闻出版局重点书目由重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西部大开发中三峡建设的需要 ,进一步加强对三峡的研究 ,重庆三峡学院科研处于2000年6月20日邀请院内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法律、体育、生态环保等学科的专家约20人召开了一次“三峡学”学术研讨会 ,会议上各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三峡学”的渊源、概念、内涵、特征、方法 ,价值加以了热烈的探讨与争鸣 ,现择要登载于下 ,以读者 ,并期引发学界更深入的研讨。伉大林 (重庆三峡学院党委主持工作的副书记 ) :我们是以“三峡”命名的学校 ,并且地处三峡腹地 ,理所当然地应该把“三峡学”的研究作为自己的任务来完成。…  相似文献   

8.
三峡把歇后语叫“谈局”。谈局的名称从不见经传,却比歇后语更恰当,谈局把三峡方言方音利用到极致,达到了诙谐风趣的喜剧效果,它是民间作家公开进行的妙趣横生的口头文学创作,是有特色的三峡文化,它是野性的,也是文明的,是原始的,也是现代的,还将继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9.
三峡石刻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迹,是三峡审美不可或缺的方面.有着深厚的文化蕴涵,是三峡自然审美超越与升华的纽带,是三峡自然审美的盎然情趣。在三峡审美中,每一个用心审美的人都会关注三峡石刻,都会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文化的灿烂与珍奇。  相似文献   

10.
《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碑》是三峡考古的重大新发现.本文对这一距今1800多年的东汉古碑文本予以识读和注释,对其性质作为辨析,对碑额石雕的文化内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峡学"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长江三峡学建立的意义,探讨了这门新兴学科的研究对象、学科内容与科学特性,说明了三峡文化与三峡学的研究关系.对长江三峡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长江三峡学是一门研究长江三峡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现象的地域特征及时空演变规律的学科,它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时空性和预测性等学科特征.三峡学是三峡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二者在概念上有着严格区别,但在研究上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长江三峡的研究,建立"长江三峡学"既是一种学术上的整合与提升,更是一个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肖群 《科技信息》2009,(30):I0129-I0130
何谓"儒商"?儒商的概念应如何界定?这是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研究儒商文化与儒商精神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对于什么是传统儒商,传统儒商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目前尚有不同看法和分歧,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本文从文化与伦理相结合的层面来探讨传统儒商,试图给传统儒商概念做出一个界定。  相似文献   

13.
水文化作为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当下讨论的热点话题。长江三峡水文化是中国水文化和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有关三峡的纪录片影像,分析三峡水文化的传播内容,探讨水在三峡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从而了解三峡人对水的态度和信念。  相似文献   

14.
鄂西巴东地区古石刻作为见证三峡治水的特殊印痕,它是三峡水物质文化的另类表征;作为凝练传神的艺术形式,它是三峡水艺术文化的重要符号;作为古代峡江引人注目的水上航标,它是三峡水文化理念的生动演绎;作为古代长江两岸的人文景观,它是三峡水历史文化的高度浓缩。  相似文献   

15.
高尔夫休闲文化是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旅游的一种高级形式。论文从“休闲”和“文化”关系入手,对高尔夫休闲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高尔夫休闲者三个层次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对高尔夫休闲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把“姻缘”看成是中国概念词是错误观点,“姻缘”概念同样存在于英语和其他民族的语言中。通过对“姻缘”概念及其在英、汉语中的表达方式的研究,再次证明: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范畴,表现出操该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特性;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范畴,则表现出人类思维的共同性。  相似文献   

17.
三峡旅游文化研究的地域范围与三峡旅游区的范围具有同一性。附会是旅游文化的传统和特色,三峡旅游文化中的附会现象表现为:因相似而附会;因名句、名篇而附会;因民俗而附会等九大类别,附会形成三峡旅游文化的错状结构、多重性和系列性等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三峡历史文献是研究、阐述和描述三峡地区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记录,依其载体或研究材料,可分为反映三峡历史沿革的地理文献、与三峡地区相关的史实文献、记述三峡的诗词歌赋铭记文献、关乎三峡地区的方志文献、与三峡地区相关的出土文献五大类。三峡历史文献为我们留下了三峡文化演进的痕迹,是三峡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史料来源。对此整理与研究,不仅有保存传统文化的功用,而且于三峡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也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峡地区古石刻,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迹,与长江三峡水相亲相融、相依相生、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为长江三峡水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具体表现为三峡地区古石刻与水相依,水因石刻而幽,凸现出三峡水文化的古老、悠远之品格;石刻与水相融,水因石刻而神,诠释着三峡水文化的神奇、深邃之品格;石刻与水相映,水因石刻而壮,浓缩了三峡水文化的宏博、包容之品格;石刻因水而生,水因石刻而傲,演绎着三峡水文化的沧桑、知性之品格。  相似文献   

20.
三峡民间传说以三峡风景传说为主,其本质意义是三峡人民附加在三峡自然景观之上的一种地域文化活动形态.作为以三峡人民为主体在漫长岁月中所创造并以口耳相传方式而流播的三峡文化的一个特殊分支,它集中反映了三峡人民的精神意志、心理情感、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和乡土情结.发掘三峡先民留给我们的这片地域文化富矿,对深入研究三峡文化与文学、弘扬三峡传统文化精华,构建三峡当代人文精神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