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太空     
正今天的《人类飞行简史》非同一般!威武的火箭让我们突破了天空的边际,为栏目的终篇画上圆满的句号,结尾更有高清大图带你回顾百年人类飞行史,让你再次重温勇敢的人类从热气球旅行到遨游太空的光辉历程。大气层外就是太空表面上看来,冲出地球大气层就意味着进入真正的太空。一个非常流行的看法是,这个界限就在100千米的高度。在那里,大气已经非常稀薄,基本可以认为与太空无异。最早超越这个界限的是导弹。在第二次世界大  相似文献   

2.
参观完空间站,吃了太空食品,过足了航天瘾,现在,NASA向我们这些太空迷们发出了挑战——看我们能不能当一回太空工程师。挑战的内容是让你设计一艘太空飞船,去完成布置给你的任务。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可不能退缩哟,我们要应战……  相似文献   

3.
在科学家眼里,地球上的另一个世界是什么?南极?北极?都错啦!是热带雨林的天然屋顶——树冠!这里生活着28000种附生植物,大约3000万种昆虫和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鸟。这里是世界上最富饶,生物种类最多的地方!听起来倒是满诱人的,但是眼见为实啊!没关系,快快加入我们的酷酷树顶旅行,绝对让你大饱眼福!可是,我们要怎样爬到树顶上面去呢?这里的树木少说也有三四十米高,相当于十几层楼,即使是最低的树枝也在九米高处,要爬上去可不容易!起先,科学家们利用绳梯爬上树顶,然后在上面立起了金属塔,编织林间通道。后来,发展到用起重机和飞艇把科学家送上树顶,进行考察研究。现在,就让我们依靠这些先进的设施,实现爬上树顶的梦想吧!  相似文献   

4.
印度拥有宏伟的太空计划。它在自行研制火箭和卫星的同时,既同美国合作,又同苏联合作,采取灵活的太空路线。现在印度在太空事业上已取得可观的成就。 1984年4月3日,一艘由苏联火箭发射的飞船载着印度第一位宇航员拉凯什·夏尔马飞入太空。这次航行实现了印度诗人苏布拉马南·巴拉蒂的梦想,他曾经这样写道;“聪明的印度人民总有一天会登上诸星和月球。”印度现代太空事业是在维克拉姆·萨拉巴依的倡导下发展起来的。他是一个工厂主的儿子,1962年接管顿巴太空中心,这里原是喀拉拉邦的首府特里凡得琅郊区的一个渔村,靠近地磁赤道,是发射电离层研究火箭的良好地点。1963年底,从这里发射了第一枚气象探测火箭。二十多年来,这种火箭探测的高度已经提高到100公里以上。印度空间计划的奠基者萨拉巴依追求的目标是,依靠国内力量研制火箭、卫星和控制系统,走独立自主的航天道路。为了达到这个目  相似文献   

5.
正在真空、低温、充满辐射的外太空环境里建充气城堡?这……难道是什么太空版的哄小孩的睡前故事?不,十年前或许是,但如今这可是真正的国际空间站实验计划,而且正在稳步开展中!刚开始充气时,我从空间站的接口处听到模块里面传来了奇怪的"噼啪"声,感觉就像在高压锅里炸爆米花的声音,让人不禁有些担心。不  相似文献   

6.
<正>跨越1400光年,我们如何飞向开普勒-452b?是利用巨大的太阳帆或冲压喷气式聚变发动机,还是乘坐核火箭或反物质火箭?开普勒-452b是至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接近地球的星球,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的水,但送人类到那里的太空旅行,其难度远远"难于上青天",特别是高昂的费用正阻碍着太空旅行的商业进程和科研进程,让人  相似文献   

7.
<正>火箭的回收利用是人类实现太空遨游的技术基础,而目前这项技术也已经成功实践了,你知道怎么做到的吗?发射卫星进行太空探索投资巨大,仅发射一枚火箭就要耗费巨资,这也让很多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无力从事这一项目。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则另辟蹊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提出了通  相似文献   

8.
玩在南极     
想听南极的故事吗?那还不简单,中国第20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队的何国经博士,在南极住了一年呢!在这一年中,除了科研工作外,他和队友们还创造了一套特殊的“南极玩法”!怎么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相似文献   

9.
<正>好一座超巨型游泳池!放眼望去,它足有奥运会标准游泳池的10倍大小,幽蓝的水面下,隐隐还潜藏着一座城市,不,是一座"太空基地"——空间站似的舱段和设施若隐若现,身着宇航服的人往来穿梭其间,仿佛维护着这座基地……莫非,这是掩人耳目的外星人临时基地?或是远古人类文明创建的"亚特兰蒂斯"空间站?可惜,区区12米的深度实在让人编不出神秘浩瀚的故事!因为这压根只是地球宇航员的训练场所:他们去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前,要尽可能在接近真实的环境训练  相似文献   

10.
<正>虽然猎鹰9号火箭第一级的海上回收试验最终失败了,但它仍然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它意味着,人类距离火箭第一级的重复使用只有一步之遥2015年1月10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进行CRS-5任务的发射,使用龙式飞船执行例行的国际空间站货运任务。不过,对于绝大多数航天专家和爱好者来说,这次发射任务更值得关注的是猎鹰9号(Falcon 9)火箭第一级的海上回收试验,  相似文献   

11.
去年12月2日苏联发射的联盟TM—11号宇宙飞船把一名日本记者和两名苏联宇航员一同送入了太空轨道上的和平号空间站。人类第一次进行太空采访。  相似文献   

12.
悄悄地告诉你,要旅游呀,古城、海滩、名山、大川什么的都过时啦!现在最火的可是太空旅行!站在太空,地球被抛在脚下,头顶无垠的苍穹,看那明亮的蓝色地平线在远处弯曲,美丽的大气层轻柔地覆盖在大地之上……那一刻,仿佛整个宇宙都是你的!美了半天,如何上去呢?坐飞机吗?太低!坐火箭吧?太险!坐太空船呢?太吵!那——何不坐只气球?  相似文献   

13.
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使人类在太空中长期生活的幻想成为现实。1982年11月1日至3日,两名苏联宇航员曾几次从“礼炮—7”空间站里走出来,成功地进行了飞船供电系统的改装工作。两位宇航员在太空中一共生活了5个月。苏联正在加紧研究人在长期失重条件下如何进行活动和适应太空环境。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甘落后。所有这些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不久的将来建立起人类的第一座“太空城”,届时地球上将有大批居民移居到太空去。  相似文献   

14.
人类冒险进入太空探索已有50年历史,伴随着人类的太空探索过程,太空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太空垃圾.从微小的螺栓到整个空间站,人类在太空中丢弃了大量的物质。以下列举八种最离奇的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15.
蓝山 《今日科技》2007,(11):61-61
某日,你就是一名了不起的宇航员,在众多记者和人群的簇拥下,一步步走向火箭。然后按照指令随火箭一起飞向神奇的宇宙。接着,你脱离轨道舱,进入空间站,开始太空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6.
古代的希腊,有代达罗夫父子飞向天空,奔向琼楼玉阁的传说;古代的中国,有嫦娥奔月,住在广寒宫的神话故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能把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琼楼玉阁和广寒宫变成现实吗?如今,仍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和平”号空间站,就是当之无愧的“人造天宫”!  相似文献   

17.
正"猎鹰9号"回收成功啦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实现了一级火箭的成功回收!让我们—起向这位百折不挠的勇士致敬吧!【前情可翻阅《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2015年第5期《猎鹰归来记》】2015年12月22日,"猎鹰9号"从佛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两分多钟后,飞至距地面200千米的太空"多级分离"。第二级火箭继续点火加  相似文献   

18.
这是人类自从掌握了空间技术开始就拥有的一个梦想,无论你叫它"太空农场"还是"宇宙农业基地",现在都要成为现实了。有消息称,美国宇航局(NASA)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为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提供太空种植的可食用蔬菜,这一太空植物种植计划首批将栽培6株莴苣,由粉红LED灯提供光合作用所需光线。在太空种植食材,将很好地解决未来长途太空旅行中的一大难题:新鲜食物的供给。而就短期而言,则能起到成本削减的作用—当前每运送1kg食物到国际空间站,要花费近  相似文献   

19.
正太空旅馆不是梦还记得第3期的《住进太空大车轮》吗?科幻的设想正在变成现实。美国一家基金会计划在几年内建一座旋轮空间站,除了用于科研外,还可供游客住宿、休闲娱乐。不过,单个环形的空间站毕竟还是简单了点。期待未来有一天,人类有足够的技术和能力,打造一座上下多层、空间更大的、真正的"太空城"。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十年来,人类频繁发射航天器,探索太空。其实,在人类动身前往太空之前,有许多动物先抵达太空,为人类探路。首批太空探险者在没有大气层保护的空间,生物能否存活?1947年2月20日,一批果蝇搭乘美国发射的V-2火箭"探索"太空。当时,人们为这些小生命捏了一把汗。最后,降落伞带着搭载果蝇的返回舱着陆。看到果蝇还活着,科学家松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