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4月29日,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正式拉开建造大幕。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2.
吕月 《今日科技》2021,(5):43-45
4月29日,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正式拉开建造大幕. 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3.
时事概览     
神六飞天:新中国56载航天梦2005年10月12日9∶00整,我国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发射升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经过115小时33分钟的太空飞行并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于17日凌晨4∶33,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这既是我国空间技术实力的又一次大规模展示,也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又一个新起点。“神六”的“飞天”无可争议地奠定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的地位。中国未来的航天蓝图是:201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继而建立包括永久性空间站在内的“地面——太空综合网”,将大型空间站…  相似文献   

4.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2,(12):78-79
<正>陈冬、刘洋、蔡旭哲乘神舟十四号顺利进入太空6月5日上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三次载人飞行任务,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5.
庞之浩 《科学世界》2005,(11):16-24
2005年10月12日9时,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把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在太空飞行5天后于10月17日4时33分安全返回地面。神舟六号飞船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为目标。搭载了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试验设备和科学试验设备,全面验证和考核了载人飞船的生命保障功能,以及结构与机构系统和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等。首次实现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揭幕之战。  相似文献   

6.
《青年科学》2011,(8):21-21
6月28日晚,全部6名宇航员“逃离”国际空间站,“藏入”与空间站对接飞行的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以躲避一块高速飞行的太空垃圾。宇航员爬进飞船18分钟后,这块体积不明的太空垃圾掠过空间站一侧,距空间站最近距离250米。  相似文献   

7.
观察一:我国将于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 一、王要媒体报道统计表 二、主要内容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3年以来,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按预定计划稳步推进.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神舟十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等主要飞行产品目前已进入研制生产的关键阶段,航天员和有关地面设备设施进入飞行任务准备阶段,空间站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也将全面转入飞行产品的研制试验阶段,海南航天发射场已基本完工,具备投入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1日,我国“神舟”三号无人飞船在太空绕地球运行了108圈,飞行了400多万公里后,在内蒙古成功着陆,顺利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任务。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至此,我国已相继成功发射了三艘“神舟”飞船。特别具有意义的是,“神舟”三号在“神舟”二号的基础上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其飞行试验的技术状态和将来载人飞行是一致的,这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建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1992年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已完成了从“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飞船的研发工作。着重介绍了“神一”至“神四”飞船的发射、飞行、返回之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从第一艘"神舟"飞船飞上太空到天宫一号在浩瀚的宇宙中安家,12年的时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向建造空间站这一多年前确定的目标稳步迈进。作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继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后,又将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再向太空行     
<正>太空又迎来中国人。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温柔拥抱,使得以实现载人飞行、空间交会对接为目标的这次行动离最终的成功,又近了一步,也让中国向最终实现建立独立自主的空间站的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始于1992年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迈步之初并不引人注目。然而,从1999年  相似文献   

12.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2,(9):78-79
<正>“太空出差三人组”凯旋2022年4月16日,在历经183天太空生涯后,太空“出差”三人组顺利凯旋,平安降落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2021年10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他们也创下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在轨期间,三名航天员在地面科技人员支持下,圆满完成了两次出舱活动、两次“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活动,与20余项在轨科学实验,为后续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相似文献   

13.
正不久前,我国发射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带着"太空快递",成功与在轨的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太空快递"里有什么?有航天员生活物资、舱外航天服及空间站平台设备、应用载荷和推进剂等。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后,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补加和空间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交会对接技术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实现空间站建设的先决条件,其执行过程非常复杂,对精准度要求高,被形象地称为"万里穿针"。此次交会对接采用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货运飞船发射后,地面人员不参与整个交会对接过程,飞船通过航天器自身的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4.
人类载人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驾驶人类第一艘载人飞船绕行地球一周,安全返回地面,揭开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篇章。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号”飞船,实现了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梦想。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5,(11):61-61
北京时间10月12日9时O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10月17日4时32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飞行,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我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6号”飞船由“长征2F”火箭搭载,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我国在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两年之后,再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费俊龙和聂海胜成为第二批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本期封面图片为费俊龙、聂海胜航天飞行返回着陆后受到搜救人员和媒体记者欢迎的场面,由赵建伟摄影并供稿。  相似文献   

17.
1月26日。国防科工委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05年度国防科技工业10大新闻”。①“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百名功臣受表影。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在环绕地球飞行5天后其返回舱于10月17日按照预定计划完整、准确地返回预定地区。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二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我国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若干次无人飞行试验后,实施载人航天飞行,把中国的宇航员送上太空。目前,宇航员正在按  相似文献   

19.
《少儿科技》2013,(7):9-10
弱水河畔,胡杨林中。在甘肃酒泉这片广袤的大漠上,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追寻国人建造载人空间站的梦想,开启了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10、9、8……3、2、1,点火!"指挥员的口令响彻戈壁滩,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准备就绪,发射场上旋即响起一阵剧烈的轰鸣声。顿时,烈焰升腾,大漠震颤,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托举神舟十号飞船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技》2014,(9):35-38
<正>九月:天宫二号、水下考古船首航、阿里巴巴美国上市、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国产C919大飞机开始总装……观察一:我国将于2016年发射天宫二号一、主要媒体报道统计表二、主要内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3年以来,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按预定计划稳步推进。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神舟十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等主要飞行产品目前已进入研制生产的关键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