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汉同(Lin Hantong),男,汉族,福建龙岩人、1935年3月出生,1956年浙江大学机械系铸造专业本科毕业,分配到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二系任教.曾任机械工程二系副系主任等职.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共招10届15人;1990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共招2届6人(含在职博士生3人),研究方向为铸造合金强韧化和特种铸造合金与特种铸造处理技术.林汉同教授长期致力于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3年完成课题“珍珠岩在铸造生产上使用”,鉴定意见认为“开发了一种新型铁水覆盖剂,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成果获1985年湖  相似文献   

2.
余俊(Yu Jun),男,汉族,湖北广济人.1921年12月出生,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系研究生班.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7年至今共招收博士生48名(7届),已有13人获博士学位.曾任国家教委机械设计教学指导小组成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传动学会理事,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一系副系主任等职.现任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余俊教授在机械学研究方向涉及的内容较广,有:智能CAD,机床的模块化设计,机械可靠性,特征造型,优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结构优化和形状优化,二维机械图形的自动生  相似文献   

3.
程良骏(Cheng Liangjun),男,汉族,安徽绩溪人.1921年出生,1948年任四川大学教授兼机械系主任,讲授高等机械设计课程,首先开设水力机械设计新课程.1951年任西北工学院教授兼机械系主任.1953年任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教授,并首先开设抽水机及抽水站课程.1956年来我校任教至今.1958年受教育部聘请,担任1958年度选拔留学预备研究生学科命题评卷委员兼小组组长.198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共招7名;1985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是我国水力发电工程水力机械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共招博士研究生5名,其中已毕业1名.程良骏教授从事水轮机研究四十多年.在学术上有卓越的成  相似文献   

4.
黄培彦教授     
黄培彦(HuangPei-yan),男,汉族,广东开平人,1952年生。1977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系机压专业,1983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86~1987年由国家公派到日本东京铃江特许事务所进修,1990年毕业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工学部生产工学科(材料强度),获博士学位。1990~1994年分别在日本日立制作所机械研究所、千代田化工建设公司综合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并聘为客籍研究员。回国后在华南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任教,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6月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老师。1995年…  相似文献   

5.
<正>邓春林(DENG Chunlin),汉族,湖北黄冈人。1993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获分析化学专业学士学位;1993年至1997年在成都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职; 997年开始攻读成都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2000年获材料学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5年9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材科科学与工程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任副教授;2009年晋升为研究员,2017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指导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2名,博士后6名;先后主讲了本科生课程  相似文献   

6.
裴先登(Pei Xianden),男,汉族,湖南临澧人.1934年出生,195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1957年由国家选派去苏联留学,1961年获莫斯科包曼大学工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华中工学院陀螺仪专业、光学仪器专业、机械制造专业、63国家重大项目科研组、计算机外部设备工程专业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计算机及应用研究所副所长等职,现任计算机外部设备教研室主任.1978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招收25名,其中已有15人获硕士学位.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已招收博士研究生5名,其中1名已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姜建国教授     
姜建国(Jiang Jianguo),男,汉族,湖北省黄石市人,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获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5~1997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程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半被聘为副研究员,2005年被聘为教授,200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3人。  相似文献   

8.
马毓义教授     
马毓义(Ma Yuyi),男,回族,广西桂林人.1917年2月生,1942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1955~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厂热能动力专业进修.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迄今已有12人获硕士学位,8人获博士学位.曾任华中工学院动力系系主任、副院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现任本校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燃烧学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火电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学会名誉理事长,湖北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相似文献   

9.
杨小宝教授     
正杨小宝(YANG Xiao-bao),汉族,广东电白人。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硕博连读,2008年1月获理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在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做博士后研究。2010年6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物理学院任副教授,2012年晋升为教授,201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已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4名。2012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七批校级培养对象,2013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  相似文献   

10.
黄载禄(Huang Zailu),男,汉族,湖南宁乡人.1937年12月出生,1962年华中工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其中1960~1962年借读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无线电遥控遥测专业.1981~1983年由国家派往美国俄亥俄大学作访问学者,从事信号处理的研究工作.1980年晋升为副教授,1987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至今已招收28名,其中19名已获硕士学位;1988年被聘为博士生副导师,先后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其中2名已获博士学位.曾任本校通信教研室主任(1975~1985年),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系主任(1985~199O年),现任本校声波测井系统研究室主任和程控交换技术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11.
林金铭(Lin Jinming),男,汉族,福建莆田人.1919年3月出生,1940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电机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48年在英国布腊奇电机公司完成合格工程师训练(等同于英国硕士学位资格).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批准为我国首批博士生指导教师,1982年起开始招收博士生,现已有7人获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生8名.曾任电力系系主任(1964~1966年,1981~1985年)、图书馆馆长(1981~1985年)等职.林金铭教授早在50年代即开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完成的主要项目有“汽轮发电机机械计算研究” (1951年由全国汽轮发电机统一设计组下达),“感应子式中频发电机的原理、设计与运行的系统研  相似文献   

12.
陈锦江(Chen Jinjiang),男,汉族.四川乐至人.1922年3月出生.1946年武汉大学电机系电讯组四年制本科毕业,195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研究班毕业(三年制).曾任华中工学院电机系工业企业电气化教研室主任(1956~1966年),自动控制系系主任(1981~1987年),微型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所长(1985年).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共招10届15人,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共招5届8人,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智能化控制和控制理论与应用.1980年完成课题“自由锻造水压机微机控制系统”,鉴定意见  相似文献   

13.
利锋教授     
正利锋(LI Feng),汉族,广东蕉岭人。199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至2010年为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研究人员;2010年5月出站后,在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水利工程系任教,于2014年晋升为教授,2015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10年至今,指导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2名。  相似文献   

14.
华工学人     
<正>邓远富(Deng Yuan-fu),汉族,湖南常宁人。1996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开始在华南理工大学任教,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2015年晋升为教授,2016年被聘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现已指导硕士研究生8人,协助指导博士研  相似文献   

15.
胡建强 教授     
<正>胡建强(Hu Jian-qiang),汉族,江西定南人。1993年毕业于赣南师范学院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8月至11月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任助研;2005年至2006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12月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任教,2008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12年晋升为教授,201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指导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3人。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助理、应用化学系主任,兼任第十五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副秘书长,《Chemical Society Review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等杂志审稿人。  相似文献   

16.
黎志成教授     
黎志成(Li Zhicheng),男,汉族,江西省万载县人.1935年7月出生,1955年7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机械系,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经济系师资进修班.1981~1983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普渡大学管理学院进修和从事科学研究,1989年4~6月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1986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83~1992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7.
李佐宜(Li Zuoyi),男,汉族,江西南昌人.1933年出生,195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分配到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工作.1973年调入华中工学院.1981年6月至1984年1月以客座研究员身分在日本大阪大学基础工学部从事高密度磁存储薄膜及其应用研究,首次在轻稀土-铁族合金中研制成功Sm-Co非晶垂直磁化膜,开辟了高密度磁记录材料的新系列,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83年获日本大阪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6年晋升为教授,1989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现招收电子材料与元件学科硕士生和博士生共23名.1991年进入电子学与通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任导师.  相似文献   

18.
夏 伟 教 授夏 伟(XIAWei),男,汉族,湖南衡阳人,1959年生。1981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机械系机械制造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一系机械制造专业,获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讲师,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90年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被批准为博士生指导教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名。1998年赴英国Warwick大学学习,获英国ISM管理学文凭。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机电工程系副系主任和金属新材料制备与成形研究开发中…  相似文献   

19.
博士生导师。陕西咸阳人,生于1952年4月。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1981年在西北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88年获武汉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0年出站到西北大学化学系任教。199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被西北大学遴选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现任校务委员、西北大学研究生处处长。 他主要从事分析化学教学与研究,先后讲授分析化学、光化学分析、现代光谱分析、现代仪器分析进展、激光光谱分析等课程,培养博士生2人,硕士生6人。 他的主要科研方向为现代光谱分析。他曾承担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资助课题、留  相似文献   

20.
万发贯教授     
万发贯(Wan Faguan),男,汉族,江西南昌人.1915年2月出生,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讯组.1952年在南昌大学晋升为教授,担任电机系主任.1953年调入本校.1957~1959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精密仪器及光学机械学院进修遥测技术.1963~1984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7名,均已获硕士学位,其中两名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1981年被批准为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博士生导师,1982~1991年共招收博士生9届12名,已有6人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