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45钢零件按照常规热处理工艺进行淬火时,由于种种原因多次发生淬裂现象.在对某45钢齿轮进行淬火时出现了淬火裂纹,通过金相分析,认为该45钢齿轮产生淬火裂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显微组织的不均匀性和非金属夹杂物的超标所致;而裂纹的扩展,大多是沿着组织粗大处形成延伸;结合对45钢齿轮淬火裂纹的分析,提出了减轻或控制淬火开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40Cr钢汽车半轴淬火缺陷分析及热处理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40Cr钢汽车半轴的实际淬火工艺,分析了淬火开裂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淬火开裂的主要形式,制定出了三种热处理工艺方案并实施.通过分析热处理后的金相显微组织和硬度数据,确定出最终的热处理工艺及其主要参数.试验结果表明:40Ct钢在860℃油淬后,再进行860℃淬入5%~10%的盐水冷却、580℃回火,使强度、硬度低的网状铁素体相对量有所下降,可有效的防止淬火开裂,并提高其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3.
40Cr钢齿轮坯料工件经过传统热处理工艺淬火后,其表面常常出现裂纹现象,影响到公司的正常生产。为了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降低材料成本,扩大公司产品的使用范围,本文对坯料表面出现裂纹进行了分析,并对钢材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成功地防止了淬火裂纹的产生,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5CrNiMo锻模使用中的失效分析与失效防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5CrNiMo钢锻模的工作条件、化学组成、热处理工艺,特别是它的失效形式(型腔棱边磨损、型腔塌陷及冷热疲劳裂纹),并介绍了一些防止措施,即通过改进热处理工艺主要是淬火与回火工艺,提高模具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45钢是我国目前用量较大的调质钢,通过研究45钢经调质和亚温淬火热处理后的硬度,冲击韧度和金相组织,来寻求合适的45钢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45钢仅采用调质处理,不能满足高硬度高韧性的技术要求,采用亚温淬火热处理配合可解决上述问题,得到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考虑经济性时可直接采用770℃淬火500℃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在保证45钢强度和硬度的同时,要提高韧性的最理想的热处理工艺为840℃淬火550℃回火+770℃淬火500℃回火.  相似文献   

6.
27SiMn液压支架管经过调质热处理来实现其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热处理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参数(淬火温度、淬火保温时间、回火温度和回火保温时间)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优热处理工艺制度为930℃,40 min淬火和480℃,50 min回火.经最优热处理工艺处理后,其力学性能为:屈服强度895 MPa,抗拉强度1030MPa,伸长率15%,断面收缩率54%,冲击功53.3 J,满足了GB/T 17396—1998标准中对27SiMn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电阻炉中对一种高耐磨冷作模具钢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洛氏硬度测定和失重法耐磨性分析,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材料碳化物组织、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80℃和1020℃淬火热处理工艺均能使试验钢获得良好的组织和较高的硬度,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80℃淬火+180℃×2次回火,最佳工艺下的试验模具钢比Cr12MoV模具钢磨损量减小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铸态超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试验,得出了最佳等温退火软化工艺参数.在进行了淬火和高温回火最终热处理试验后,借助于定量金相和电子显微分析,认为在淬火回火过程中,主要是M6C型碳化物的溶解和沉淀析出,而MC型碳化物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 GCr15钢锻热淬火时产生裂纹的原因,并找出了如何防止裂纹,获得适合于切削加工的硬度和显著细化钢中炭化物的工艺方法.本文还提出了 GCr15钢锻热淬火和高温回火的正交试验方案和分析方法.并分析和提出了 GCr15钢的高温形变热处理的最优工艺参数和影响这种新工艺的主次要因素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铁路工务系统使用的养路工具热处理工艺现存的弊端,通过研究热处理工艺及技术数据,指出坚持传统的淬火工艺并形成特有的热处理工艺,可提高养路工具的机械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160吨铁路起重机支腿液压缸托架上裂纹的金相检验情况,分析得出裂纹产生的根本原因:裂纹并非热处理不当而引起的淬火裂纹,而是热处理以前就已存在于锻件毛坯中的,由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引起的微小锻造裂纹,因受热处理应力作用而扩展。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金属部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有显著的影响,以盘形工件淬火热处理为例,采用实时测温技术准确监控淬火热处理过程中工件的加热和冷却的温度-时间历程,并结合随炉试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科学制定出热处理工艺规范,控制热处理工艺过程,稳定热处理质量,使工件性能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引入扩展有限元方法,结合现场调研与实测数据,建立均匀受力理想状态和偏载受力不利工况下螺旋道钉扩展有限元模型,通过预设横向、竖向微裂纹以及单条和多条微裂纹工况,分析研究了扣件螺旋道钉的裂纹发展过程.结果表明,由于螺旋道钉的道钉头部和螺杆结合部位存在较大的结构尺寸变化,导致了该处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易萌生微裂纹,并在列车荷载长期作用下裂纹沿着横向扩展、贯通.对比看出,研究结果与实际扣件螺旋道钉的断裂形式相符,表明采用扩展有限元方法能很好地进行扣件螺旋道钉的断裂过程分析.此外,为避免和减少螺旋道钉的断裂发生,分13种工况研究了螺旋道钉肩胛过渡圆弧的设置.研究结果建议,对于T30×155型扣件螺旋道钉应设置1.6 mm半径的过渡圆弧,相对于不设置过渡圆弧,最大应力可减小40%.  相似文献   

14.
大耕深旋耕刀的制造工艺及其耐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耕深(耕深大于20cm)旋耕刀表硬心韧的性能要求,提出对旋耕刀"表面渗铬—淬火—中温回火处理"的制造新工艺(简称渗铬热处理工艺),考察了采用该工艺所制旋耕刀的室温干摩擦磨损行为,并与传统制造工艺(整体淬火—低温回火)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渗铬热处理工艺制造的旋耕刀具有典型的表硬心韧组织结构,其表层为高硬度的渗铬层,心部为高抗弯强度和韧性的回火屈氏体;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经渗铬热处理后试样的摩擦系数降低,相对磨损率仅为经传统工艺处理后试样的0.408,可较好地满足稻麦两熟作业区大耕深旋耕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5.
LY12-R合金厚板件热处理裂纹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国产LY12-R厚板材在零件生产的淬火过程中多次出现热处理裂纹。对LY12-R厚板件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裂纹的宏、微观形态及断口形貌,分析了裂纹与金相组织的关系。指出了造成热处理裂纹的主要原因是过烧和第二相粒子夹杂,提出了预防过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硬度仪,研究了-196℃深冷处理与常规热处理工艺组合对M42高速钢微观组织及硬度的影响,所采用的组合工艺包括:淬火+深冷处理,淬火+深冷处理+回火,淬火+回火+深冷处理.结果表明:淬火后深冷处理24h的工艺能明显细化晶粒,提高M42高速钢的硬度,促进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及碳化物析出并弥散分布,并改变了马氏体的形态.在回火前对M42钢进行深冷处理可降低二次硬化回火温度,峰值温度由525℃降至450℃,硬度值为998.2HV,较未深冷处理提高了5.0%.回火后深冷处理工艺对M42高速钢组织及硬度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