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恒河猴黄体中tPA,uPA和PAI-1的鉴别与其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4,39(14):1332-1332
在大鼠和恒河猴卵巢颗粒细胞(GC)存在组织型(tPA)和尿激酶型(uPA)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和一种PA的抑制因子(PAI-1).在排卵、排精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中tPA和PAI-1基因在这些组织的同类细胞或不同类型细胞间的协调表达起重要作用.因为恒河猴GC和膜-间质细胞(TC)在促性腺激素作用下都能产生tPA,uPA和PAI-1,而排卵后GC和TC转化为黄体细胞(LC),后者分泌孕酮,维持妊娠.本研究目的:(1)探讨LC是  相似文献   

2.
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了人早期胎盘中膜型金属蛋白酶(MT-MMP-1)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分布. 结果表明: (1) 在绒毛滋养层细胞和与其邻近的蜕膜细胞中MT-MMP-1和TIMP-1的表达量相对较高; (2) 在基底盘,Rohrs和Nitabuch纹间的外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滋养层和蜕膜的腺体细胞表达最高; (3) 胎膜分离层和绒毛干的少量细胞滋养层细胞以及蜕膜和绒毛干的血管壁上有明显的MT-MMP-1和TIMP-1的表达. 结果提示, 胎盘不同细胞MT-MMP与其抑制因子TIMP-1的协同表达在早期胎盘滋养层浸入和血管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 两者可能对在临产时在母体与胎儿的分离机制中也起某种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3,38(9):843-843
文献[1]报道,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恒河猴颗粒细胞(GC)类固醇激素的产生有双向作用。同hCG一样,GnRHa也可直接作用于去垂体大鼠卵巢诱发排卵;由于促性腺激素诱导大鼠排卵是通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及其抑制因子(PAI-1)基因的协调表达实现的,我们比较研究了促性腺激素和GnRHa诱导去垂体大  相似文献   

4.
周红明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6,41(5):455-458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及其抑制因子(PAl-1)在大鼠及恒河猴排卵中的生理功能巳得到证实.为研究tPA/PAl-1系统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二者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在成年及幼年大鼠睾丸曲细精管中的定位.结果证实:(1)在幼年大鼠睾丸中tPA只在某些曲细精管中表达,表达部位在支持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PAl-1在间质及大部分曲细精管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表达;(2)在成年大鼠睾丸中tPA只在支持细胞中表达,表达水平随生精周期波动;PAl-1在间质细胞,管用细胞及各分化阶段的生精细胞中都有表达.tPA/PAl-1系统在曲细精管中的表达表明,该系统可能在精子发生过程中起生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敏  翁建莉  杜鹏 《科学通报》2023,(Z2):3729-3731
<正>哺乳动物中,完整的妊娠过程包括雌雄配子融合形成受精卵、经历多次卵裂、胚胎着床、子宫内膜蜕膜化、胎儿和胎盘发育最后成功生产[1].妊娠初期,胚胎发育至成熟囊胚后发生着床的过程,是胚胎和母体的第一次接触.在着床的同时,母体子宫内膜细胞发生蜕膜化产生子宫内膜蜕膜细胞,与子宫内的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一起组成子宫内膜蜕膜组织.该蜕膜组织为早期胚胎生长的物质交换、能量传递提供场所,同时也为胎盘发育建立基础[2~5].研究表明,异常的子宫内膜蜕膜化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痫、反复胚胎种植失败、复发性流产和早产等疾病密切相关[6,7].因此,全面了解妊娠过程中子宫内膜中细胞的组成、分子动态变化和稳态建立对理解此类疾病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刘以训 《科学通报》2000,45(6):607-611
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了人早期胎盘中膜型金属蛋白酶(MT-MMP-1)和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的分布。结果表明:(1)在绒毛滋养层细胞和与其邻近的蜕膜细胞中MT-MMP-1和TIMP-1的表达量相对较高;(2)在基底盘,Rohrs和Nitabuch纹间的外绒毛膜滋养细胞,滋养层和蜕膜的腺体细胞表达最高;(3)胎膜分离层和绒毛干的少量细胞滋养层细胞以及蜕膜和绒毛干的血管壁上有明显的MT-  相似文献   

7.
小鼠胚胎植入涉及源于外胎盘锥的洋养层细胞对子宫蜕膜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和侵入,植入时,纤粘连蛋白在蜕膜大量表达并分布在基质细胞周边,其受体在滋养层细胞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8.
周红明  张彤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7,42(7):757-760
附睾是精子成熟的场所,附睾分泌的酶、激素和营养物质对精子成熟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蛋白水解酶介导的表面分子修饰或丢失是精子成熟的一个重要方面.纤溶酶(Plas.min)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具广泛的蛋白水解酶活性,在细胞外蛋白水解中有重要作用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特异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有活性的纤溶酶.PA抑制因子(PAI-1)能够特异中和PA活性.为研究附睾蛋白水解酶活性调节机制,本文对PA及PAI-1在大鼠附睾中的表达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附睾组织分级组织型(tPA)和尿激酶型(uPA)PA,二者活性受激素调节;(2)mRNA定位证实附睾上皮表达tPA和PAI-1.上述结果提示附睾有完善的PA调节系统,PA和PAI-1的协同表达在附睾蛋白水解酶活性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横纹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本实验对实验性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期的恒河猴横纹肌细胞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 实验动物为云南产的恒河猴,共2只,一只作为对照,另一只接种脊髓灰质炎病毒株Ⅱ型232,造成麻痹症,发病一年,渡入后遗症期后,再用于电镜观察.取实验动物的股直肌和腓肠肌,切成1mm~3左右小块,放入0.1M  相似文献   

10.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及其抑制因子在溶黄体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以训  陈毅军  冯强  胡召元 《科学通报》1997,42(19):2026-2030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PA)系统所介导的细胞外基质的局部降解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如排卵、胚胎发生、胚泡着床、乳腺退化、纤蛋白溶解、血管生成、炎症以及肿瘤转移等.PA系统是一种激素依赖性多功能蛋白水解酶系.在此酶系中,纤溶酶原可被组织型或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或uPA)激活,并受Ⅰ型或Ⅱ型PA抑制因子(PAI-1或 2)的调节.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卵泡颗粒细胞合成的 tPA和膜-间质细胞合成的PAI-1在激素诱导下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协同表达导致卵泡破裂,引起排卵,排卵后,颗粒细胞和膜-间质细胞转化为黄体,黄体是一种暂时性的内分泌器官,分泌维持妊娠所必需的孕酮(P_0).黄体在形成和退化过程中涉及一系列剧烈的形态和生化变化,如血管生成、组织转化和退化等.这些过程都涉及蛋白水解作用.目前人们对PA在黄体各生理阶段所起的作用知之甚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某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恒河猴对人工设计的HIV-1 DNA疫苗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ART对HIV/AIDS的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研制有效的疫苗是解决该全球性问题的最终方案. 将人工设计的HIV-1多表位-p24 DNA疫苗质粒pVAX1-MEGp24大量制备并纯化后, 于0, 4, 8及18周肌肉注射免疫恒河猴, 分别在第3次免疫和第4次免疫后2周(第10与第20周)采集血液, 分离血清和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 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PBMC特异性CTL杀伤活性, ELISA法检测血清HIV-1抗体和PBMC培养上清Th1类细胞因子的含量, MTT法测定PBMC的增殖能力. 结果表明, HIV-1多表位-p24 DNA疫苗免疫组的恒河猴PBMC在恒河猴限制性HIV-1 CTL表位肽刺激下产生针对HIV-1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 分泌Th1类细胞因子IFN-g和IL-2的水平升高, 并出现HIV-1特异性细胞增殖反应; 该重组疫苗同时能诱导恒河猴产生HIV-1特异性抗体. 结果提示, HIV-1多表位- p24 DNA疫苗能诱导恒河猴产生HIV-1特异性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
AA98靶分子在恒河猴胎盘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一种新血管内皮因子—— AA98的靶分子在恒河猴早期胎盘发生过程中的表达. AA98靶分子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和部分胎盘细胞滋养层细胞(CTC)上表达, 在新生小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高于成熟血管内皮细胞; AA98靶分子的表达与CTC的侵入活动具有相关性. 胎盘发育过程中, AA98靶分子在基板区CTC上的表达有明显降低趋势; 在CTC从细胞柱顶端迁移到胎盘基板区的过程中, AA98靶分子的表达逐渐增加, 在侵入以及基本完成螺旋动脉改造的CTC上有AA98强阳性染色. AA98靶分子在灵长类胎盘发生过程中的时空特异性表达说明, 它可能在血管发生、CTC迁移和扩展以及对螺旋动脉的改造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在黄体形成和退化过程中发挥着重作用。实验目的在于研究MMP家族成员中的明胶酶及TIMPs在恒河猴月经周期新生和退化黄体以及妊娠早期黄体中的表达。收集排卵后第5,15天及妊姑第12,18和26天的卵巢,原位杂交显示,MMP-2mRNA在黄体形成和退化时均有表达,而MMP-9mRNA主要出现在黄体晚期。妊娠时MMP-2,-9mRNA的水平显著降低。妊娠第26天黄体中已检测不到MMP-2mRNA的表达。TIMP-1mRNA在黄体早期和晚期都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并持续于早期妊娠的各阶段。TIMP-2mRNA在黄体早期和晚期均表达,随着妊娠时间的进展,其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在恒河猴黄体中未能检测到TIMP-3mRNA的杂交信号。结果提示,MMP-2,-9和TIMP-1,-2可能在恒河猴黄体功能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MMP-2,-9与TIMP-2可能通过其协同表达而共同参与妊娠早期黄体功能的维持。TIMP-1mRNA稳定的表达模式提示其可能在灵长类黄体中发挥着抑制MMPs以外的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14.
LIF, VEGF, CD57和CD68在大鼠胚胎移入小鼠子宫后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种间妊娠失败是异种克隆的主要障碍. 为探讨种间妊娠失败的原因, 将大鼠囊胚移入假孕第3天的小鼠子宫内. 以前的研究显示, 大鼠胚胎只能在小鼠子宫内发育到第9天. 本实验结果表明, 异种胚胎移植后母胎界面CD57和CD68分子表达较同种移植的增强.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研究均显示, 异种胚胎移植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增强, 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下降. 在体外共培养系统中, 大鼠外胎盘锥在小鼠子宫蜕膜细胞上黏附率、扩展率和扩展面积较同种的显著降低. 这些结果提示, 大、小鼠种间妊娠中免疫排斥反应增强, 异种胚胎侵入能力降低, 可能是导致大、小鼠种间妊娠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在小鼠胚胎植入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质金属蛋白酶-26(MMP-26,又称Endometase或基质水解素-2)是MMPs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它可在胎盘,子宫以及不同肿瘤细胞系中表达,采用子宫角注射,免疫组化,原位杂交,胚泡与子宫上皮单层培养,免疫印迹,RT-PCR和RNA印迹等多种体内外实验方法研究并报道了MMP-26在小鼠胚胎中的表达以及MMP-26抗体在胚胎植入中的作用,研究表明,MMP-26的mRNA与蛋白在小鼠胚泡中均有强烈的表达,此外,体内研究显示,MMP-26抗体能显著抑制小鼠胚胎的着床;在体外培养体系中,MMP-26抗体可显著抑制小鼠胚泡在子宫上皮单层上的黏附与扩展;同时,MMP-26抗体以剂量依赖关系抑制整合素αV亚基mRNA和蛋白的表达,研究提示,MMP-26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滋养层细胞侵入子宫内膜的过程,促使小鼠胚泡成功植入。  相似文献   

16.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了IGF-Ⅱ和IGFBP-1在子宫内膜的表达,结果显示,IGF-Ⅱ和IGFBP-1的表达基本一致,它们都从妊娠第6天开始表达明显增强,到第8天外胎盘椎的表达亦明显增加。在体外胚胎与子宫上皮共培养模型上,研究了IGF-Ⅱ和IGFBP-1对小鼠胚泡在单层子宫上皮细胞上的黏附和扩展,表明IGF-Ⅱ促进了胚泡的黏附和扩展,而IGFBP-1对胚泡的黏附无显著影响,但明显地抑制了胚泡的扩展。用IGF-Ⅱ和IGFBP-1处理胚泡后收集培养液,检测蛋白酶MMP-2和MMP-9的活性,表明IGF-Ⅱ显著地提高了MMP-2和MMP-9的活性,而IGFBP-1对MMP-2和MMP-9的活性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在母胎界面上特异表达的IGF-Ⅱ和IGFBP-1可能分别在促进滋养层侵入和蜕膜的抑制作用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使滋养层侵入与蜕膜抑制作用更加平衡。  相似文献   

17.
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了人早期胎盘中组织型(t)和尿激酶型(u)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与其相应的抑制因子1型(PAI-1)和2型(PAI-2)mRNA的分布。结果表明:(1)在绒毛和蜕膜的血管壁,Rohrs和Nitabuch纹间的蜕膜中的大部分外细胞滋养层细胞沿绒毛盘、基底盘、绒毛叶间隔和绒毛膜的细胞滋养层细胞以及蜕膜的腺体细胞中都检测到tPA、uPA、PAI-1和PAI-2mRNA;(2)在基底绒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了弧儿受体TR2mRNA在大鼠睾丸内的表达和细胞定位及其在大鼠和恒河猴隐睾中的表达变化;并利用原位3’末端标记法,了TR2基因在精子发生及生精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大鼠睾丸中,TR2mRNA特异定位于生精细胞,主要在减数分裂期的精母细胞和减数分裂后的圆形和长型精子细胞表达。  相似文献   

19.
田永强  铁国栋等 《科学通报》2002,47(17):1322-1326,T003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研究了IGF-Ⅱ和IGFBP-1在子宫内膜的表达,结果显示,IGF-Ⅱ和IGFBP-1的表达基本一致,它们都从妊娠第6天开始表达明显增强,到第8天外胎盘椎的表达亦明显增加。在体外胚胎与子宫上皮共培养模型上,研究了IGF-Ⅱ和IGFBP-1对小鼠胚泡在单层子宫上皮细胞上的黏附和扩展,表明IGF-Ⅱ促进了胚泡的黏附和扩展,而IGGBP-1对胚泡的黏附无显著影响,但明显地抑制了胚泡的扩展。用IGF-Ⅱ和IGFBP-1处理胚泡后收集培养液,检测蛋白酶MMP2-和MMP-9的活性,表明IGF-Ⅱ显著地提高了MMP-2和MMP-9的活性,而IGFBP-1对MMP-2和MMP-9的活性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在母胎界面上特异表达的IGF-Ⅱ和IGFBP-1可能分别在促进滋养层侵入和蜕膜的抑制作用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使滋养层侵入与蜕膜抑制作用更加平衡。  相似文献   

20.
许多研究表明:人早期胎盘是一个复杂的神经内分泌器官.我们已观察到人早期胎盘中不仅存在多种调节肽,而且存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多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它们在胚泡着床和早期妊娠的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有关人早期胎盘绒毛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受体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作者最近已成功地制备了DA和NE抗独特型抗体,并证实它们分别对DA和NE受体具有特异性免疫反应.本实验用以上两种抗独特型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法,探讨了DA和NE受体在人早期胎盘绒毛中的分布,为研究该两种神经递质在胎盘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兔DA和NE抗独特型抗体(Anti-idiotypic antibody)均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本实验室自制;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复合物(PAP),由第四军医大学组织胚胎教研室提供.1.2 胎盘绒毛石蜡切片的制备由人工流产胚胎取得新鲜的胎盘绒毛(7~8周)6例(由北京市海淀医院计划生育门诊室提供),立即用生理盐水洗去血液,剪成小块,然后用Bouin液固定;石蜡包埋,制成5~7μm的连续切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