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疾,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原因。2008年公布的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是我国城市前列死因(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5%),在农村为第二位死因(占21%)。目前肿瘤治疗仍是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由于恶性肿瘤具有侵袭、转移的生物学特性及手术、放疗具有明显局限性,化疗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甘肃省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死因回顾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分析大量数据,摸清恶性肿瘤流行规律与特征,建立甘肃省恶性肿瘤死亡数据库和癌症监测网络,开展癌症筛查及病因学研究,推动肿瘤防治领域的发展,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和保障人民健康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肿瘤的危害     
《科学大观园》2006,(13):18-19
20世纪后期近30年以来癌症发病一直呈上升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1990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数约807万,比1975年的517万增加了37.4%。而1997年全球的癌症死亡数约620万,并且按目前的趋势预测,至2020年随着世界人口达80亿,将有2000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死亡人数将达1200万,且其中绝大部分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根据1973 ̄1975及1990 ̄1992两次全国范围内的死因调查,近20年期间,恶性肿瘤在死因中的构成比,也自12.6%升至17.9%。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在此近20年期间呈上升趋势,共增长了29.4%,消除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增长率为11.6%。而且在此…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1,(9):68-68
1研究背景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抗肿瘤药市场已经成为继心血管药和中枢神经系统药后的第三大医药市场.丰富的中药资源以及千百年的临床应用历史,为开发研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提供了极大优势. 2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灵芝酸单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本课题利用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灵芝酸单体,将植物细胞培养与生物工程结合,优化了灵芝真菌培养过程,获得灵芝酸单体的制备方法与工艺路线,获得了生产稳定性好、单体得率高的灵芝酸单体T(见图所示)和Me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8,(6):42-42
在我国和世界,胃癌死亡率都次于肺癌,占各类恶性肿瘤死因第二位。胃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一般较低,日本为50%~60%,美国为20%左右,我国平均仅为15%。因此,胃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无疑将会降低其死亡率,延长寿命,是我国胃癌防治战略中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一次全死因调查资料显示,胃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首位,福建省长乐市是胃癌高发地区(71.44/10万),男性胃癌死亡率居全国之首(120.47/10万)。“七五”期间,福建省建立了长乐胃癌高发现场,以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挂靠在肿瘤医院)负责牵头和参与防治研究并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15岁至34岁的人群中,自杀已成为首位死因.作为日益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自杀行为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会自杀,但几乎所有的自杀者都有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度报告称,1996年全球58亿人口中因癌症死亡的就有630万人,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2%,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目前全球存活的癌症患者约7600余万人.每年新增癌症患者约1030余万人.  相似文献   

9.
"验尸",是指对死者遗体进行解剖化验以查明死因的一种医学手段.但由于会"破坏"尸体,很多思想保守的人或宗教人士都极力反对这种"不留全尸"的做法.但是,随着现代尸检技术发展,一种"虚拟解剖"的出现,将改变传统尸检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死因,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基因组不稳定性是恶性肿瘤的关键特征之一,包括染色体的易位、缺失和基因变异等方面,可产生激活的癌蛋白、失活的抑癌蛋白或融合蛋白。这些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性,可组成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蛋白质机器,调控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微环境,导致肿瘤治疗抵抗和复发转移,是理想的诊治靶标。然而,肿瘤特异性靶点及其药物依然非常有限。筛选和鉴定基因组不稳定性引起的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新型蛋白质机器,对其功能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研发抗肿瘤的新型靶标和诊疗手段,对推进癌症的攻克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研究目标主要包括:(1)发现和鉴定10~15种基于基因组不稳定性产生的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型蛋白质机器;(2)阐释基于基因组不稳定性的蛋白质机器的组成、功能、结构、修饰、作用网络和调控机制;(3)揭示基于基因组不稳定性的蛋白质机器对肿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和治疗耐受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大音乐家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35岁便英年早逝,关于他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迷雾重重。最近,在他林林总总的死因里,又有了一个新的说法——他死于黑暗。莫扎特死于缺乏日照医生们多年来一次又一次地琢磨莫扎特之死,每一次都能提出耸人听闻的理由。这位十八世纪最著名最多产的作曲家为什么会在35岁的盛年倒下?但搞笑诺贝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0):58-59
低氧是心、脑血管病等临床常见疾患的基本病理过程,又是高原、航天、潜水和运动等特殊环境医学的基本课题,是各种死亡的基本死因.既往人们一直侧重研究机体器官系统对缺氧的代偿、适应或修复,一直沿用传统的吸氧疗法.近年来我们发现,低氧条件下机体器官系统为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会发生一系列的积极反应,即低氧适应反应.  相似文献   

13.
癌症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和健康的第二大疾病.食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男多于女.35岁以上随年龄增长年龄越大,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食管癌居癌症死亡率的前五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血液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血液恶性肿瘤主要包括白血病、骨髓瘤、恶性淋巴瘤。其发病原因、遗传影响、早期诊断、有效治疗等问题一直是各国医学专家研究的热点。本项目以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中面临的重大需求为目标,将纳米生物医学技术与血液恶性肿瘤诊治相结合,发展新型功能纳米材料,探索其在血液恶性肿瘤检测和诊断、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为血液恶性肿瘤的诊治提供全新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肝癌是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由于其恶性程度极高,所以被人们称为"癌中之王"、"癌中之癌".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男性10大死因中有4项与饮食有关,包括癌症、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和糖尿病。以下12种食品对男性健康有益,建议男性多多摄取。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5,(22):29
两年间休尔济湖接连发生惨剧,当事人全身发冷、呼吸困难。至今已有两人在休尔济湖上神秘死去,但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科学家、特工,目前仍未找到他们的死因。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1182至前1151年,法老王拉姆西斯三世统治埃及,但他的死因却被一直被层层迷雾包裹.一些阴谋论者认为拉姆西斯三世被毒蛇咬死或者被人毒死,可根据一项新研究发现,这位法老王是在被人割喉后死亡,而暗杀阴谋幕后元凶却是他的其中一个妻子和她希望继承王位的儿子彭塔瓦尔策划.因为经过对拉姆西斯三世的木乃伊进行CT扫描,研究人员发现喉咙处存在一个深深的切口,可能由一把锋利的匕首造成.拉姆西斯三世的喉咙、颈部和动脉均被割断毙命.  相似文献   

19.
1.概述 1.1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性疾病发病率相对上升,目前65岁以上的痴呆症患病率达5%~10%,而且仍在增长之中.痴呆症与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已被并列为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三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22,(3):44-45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首位死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且年轻化趋势明显.脑卒中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其中出血性卒中约占卒中总数的18.8%~47.6%,而高血压性脑出血约占脑出血总数的50%,相比而言,出血性卒中较缺血性卒中的危害更大,其3个月内的死亡率为20%~30%,西医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