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鲁迅有一篇著名的散文,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幼年时求学的场所。何谓“三味”,历来意见不一。1、周作人在《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一书写道:“经如米饭,史如肴馔,子如调味之料”。2、三味书屋先生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在《我也说说鲁迅的事》一书中写道:“三味取义,幼时父兄传说,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如醯醢”。3、大多数人取前人说法,认为“至于三味,前人把经书、史书、子书比喻作三种食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义务教育的发展已经从“有书读”转向“读好书”。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合理布局农村校网,做到区域资源共享已势在必行。本文就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无法满足“留守”学龄少儿的寄宿要求;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丞待创新;安全责任难以规避;管理经费不足,管理效率低下等进行多角度的剖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叶刚 《奇闻怪事》2006,(9):39-40
语文优质课优在哪里?一言以蔽之,便是须具有浓厚的“语文味”。那么什么是“语文味”?简言之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自三分地”,不折不扣地在课堂上体现“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勾画、批注书写”的“写味”和“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相似文献   

4.
1994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一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有”其中似乎确凿是有一些野草.”一句,课本和《教师教学用书》均把“确凿”的“凿”注音为“zao”,解释为“确定”.这两处的注音都是错误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辨析其正确读音.首先,直《现代汉语词典》“凿”有两种读音:1、凿zao①凿于。②打孔;挖掘~井一一个窟窿。2凿zuo<书>明确;真实:确~.从字典的注音释义米看,第一种读作“zao”的“凿”有两种解释,一是名词,凿子,乃是一种工具;二是动词“打孔”、“…  相似文献   

5.
释“三味”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的“三味”,究竟包含着什么意思呢?说者纷纭。1987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参考书》曾把它归纳为下列四说: 一、是指读书有味,屋后小园中的腊梅有味,桂花有味; 二、是把经书、史部、子书譬喻作食物,经书是米谷,史部是菜蔬,子书是点心; 三、是把诗书、史、子比作肉食品,诗书是味之太羹,史是折徂,子是醯醢;  相似文献   

6.
清人钱大昕提山“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以今音读之,与照穿床无别,求这古音,则与端透定无异。”考本地区崇阳县口音,许多字之音读,正与钱说相合。如“猪”读如“都”,“褚”读如“徒”,“箸”读如“赌”。而“直”读如“特”则  相似文献   

7.
张秀清 《长春大学学报》2013,(11):1416-1418
敦煌文献释读两例:一是S.1946宋淳化二年押衙韩愿定卖妮子契、φ96《双恩记》“换”读为“惠”.意为“忧虑,担忧”;二是x01409后梁贞明六年辛奴子典腹生男胡儿契“始”读为“计”,意为“办法,计策”。  相似文献   

8.
事件     
宝洁、联合利华、德国汉高:日化巨头试水直销;安利、如新.仙妮蕾德:加紧“清理门户”;阳光集团:牵手“多维特”;广西桂林:摧毁“云南帮”传销网;浙江义乌:“大顺”涉嫌变相传销;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产生了诸子百家。诸子如孔子、孟子、庄子;百家如儒家、法家、道家。史称"百家争鸣"。人性学说是先秦诸子百家哲学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当时理财思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从先秦诸子百家人性论说起.揭示人性论本质,并以此分析先秦的理财思想。并以古为鉴。分析提出现代财政思想。  相似文献   

10.
陈廷焯的《向雨斋词话》频频以“味”论词,“味”是其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陈廷焯将传统的“涛味”论移植到词论中,强调作词必须“含蓄蕴藉”,同时进一步提出“厚味”的美学主张,对词体的美学品格作了更深层次的审美规定:深入考察陈廷焯的“词味”论,对准确把握其词学思想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钟萍 《科技信息》2009,(22):135-135
中职学校开设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本人认为对中职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说”与“读”的能力最为重要。本人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一是提倡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二是把握语文教学特点,加强口语训练。  相似文献   

12.
论晋方言中的"阴阳对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方言中的“阴阳对转”是指:本属阴声韵,但读为带鼻音成分的阳声韵;本属阳声韵,又读为不带鼻音成分的阴声韵。阳转阴现象在晋方言中较多;阴转阳,其他方言已有零星报告,但晋方言中的这类现象还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千古妙喻──以味喻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味喻诗”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一种特有现象,是古代文论之千古妙喻。先秦时期,人们发现了“食味”与艺术“余味”之间的关系:西晋时期,将“大羹遗味”引入诗文评论,渐次形成“以味喻诗”的传统。经梁之钟嵘首倡而产生文艺理论流派──“滋味说”。唐之司空图以“味”为衡量诗歌艺术标准,重视诗歌艺术规律──“醇美”。宋之杨万里“以味不以形”而论“江西宗派诗”。今人周振甫解答了诗歌评论中数百年的悬案,钱钟书以“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通感”,阐明了“以味喻诗”长盛不衰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许蓉 《晋中学院学报》2007,24(2):119-120
正确把握中国小提琴乐曲演奏的民族风格是小提琴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学生在演奏时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深入了解乐曲的创作特征、地域风情及演奏特点;重视练习五声调式音阶;把握中国乐曲中独特的“味”。  相似文献   

15.
构建初中生名著阅读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名推荐与阅读”走进了初中语课本,教师都认为:名阅读很重要,但在中学生那里却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尴尬:一是认为读名与中考没有多大关系,读不读无所谓;二是网络、动漫、影视成为阅读现象;三是认为推荐的没意思,喜欢另起炉灶,韩寒、几米、春树、郭敬明是他们的新宠;四是受时间和阅读经验的限制,往往半途而废或草草收兵。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初中三年里持之以恒地读名,养成终生阅读的好习惯,汲取人类精神化的营养,提高人素养呢?  相似文献   

16.
金光 《奇闻怪事》2005,(7):83-84
语文课上,我正在跟学生讲一道仿句题:读王维、孟浩然,你懂得了什么叫寄情山水;读屈原、杜甫,你懂得了什么叫忧国情结;读,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我问:“填什么好呢?”同学们七嘴八舌,有说岳飞、文天祥的,有说陆游的,突然—个响亮的声音打破了这个热烈而和谐的气氛,“张杰”,同学们和我一样,吃了一惊,循声望去,原来说话的正是张杰本人。课堂上顿时哄笑起来。但我没有理会这些,继续上我的课。其实,课堂上有些小插曲并不稀奇,也未必一定是坏事。  相似文献   

17.
《西藏大学学报》2009,(2):32-32
今年,我校获自治区科技厅立项的项目分别为:医学院欧珠罗布教授主持的“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质量标准升级研究”,经费15万元;李长山教授主持的“拉萨市感染性疾病耐药菌监测及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经费20万元;崔超英副教授主持的“砂生槐对西藏地区乙肝特殊类型治疗疗效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科技论文表格的合理设计表格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一是要精选;二是形式要合理;三是设计要科学,符合规定.科技论文中应当采用三线表.其构成要素有:表序和表题;项目栏;栏目;表格的主体──表身;表注等.1表序和表题:表序即表格的序号,如“表1”、“表2”…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基于数学表达理论的视角,对比国内外在学生表达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差别,并依课程标准要求,从“听”“说”“读”“写”4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进而给出具体的提升策略:创设情境,激发表达的兴趣;合理安排,增加表达的机会;规范术语,提高表达专业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科技》2007,(1):19-24
“十大XX”的评选可谓是如火如荼.像全球的“足球史上的十大悲剧”、“环球十大少女先锋人物”等,在中国,“武林十大”更是争雄并起,从“2006年网友眼中的十大名校”.到“中国十大化大省份”,最后到集大成的“中国十大排名网”。仿佛评选试图在整个网络上打造一个“十大”的天下,总而言之“十大”已经成为给某一事物排名或定位的代名词。:近几年对于奇人奇事的“十大”排名也是相继露相,如“2002年十大奇人奇事”、“2005年世界十大奇人奇事”、“2005年中国十大奇人”,我们这里评的“中国西部十大惊爆新闻事件”虽然稍有附庸之味。但我们的目的却是通过对这些事件认识,让读知道世界无奇不有.从而用科学的眼光冷静地认识世界,起到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话不在多,让我们先读为快。[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