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纤维素酶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本立 《科学通报》1976,21(2):53-53
纤维素酶的基础研究是从五十年代开始的.五十年代初,选育与培养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方法,特别是纤维素酶分析方法不够完善,而且研究目的也只是消极地为了防止微生物腐蚀木材和纸张制品.进入六十年代后,微生物选育与培养以及纤维素酶分析技术有了迅速的进步;在另一方面,人们开始注意到,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物质之一,它是一切植物的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东西,为了它,有多少人揭竿而起,又有多少联盟竞相建立;是它,点燃了多次革命和战争的导火线;它的魅力超过了黄金,更超过了石油.数个世纪以来,人类对什么有过如此强烈的感情?只有它,一粒看似普通的晶体--盐.盐曾是人们追求的一种欲望,或是一种奢望.过去,拥有它是一种特权,缺少它就是对生存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在地球历史中,动物集群灭绝后出现的微生物繁盛现象,主要是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包括其中的钙质微生物岩和微生物有机个体。但是,当保存状态很差时,微生物群落的定量研究就会遇到困难。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类脂物生物标志化合物来研究中国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在此,我们报道一条反映微生物阶段性变化的生物标志化合物记录,它与高分辨率的无脊椎动物灭绝相耦合。  相似文献   

4.
100岁的鲟鱼     
<正>几十年来,一条叫做"长鼻"、生活在弗雷泽河的鲟鱼一直在跟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渔民捉迷藏。前不久,人们在与它搏斗两小时后,终于把它从河底请到水面一睹尊容。这条具有传奇色彩的百岁大鱼身长超过3米,重达300千克。这么大又这么长寿的鲟鱼也许看似很酷,但巨大鲟鱼在河流中来回游弋的场景曾经在北美洲并不稀奇。鲟鱼是恐龙时代的古老鱼类。虽然它们有点像皮肤光滑的鲨  相似文献   

5.
<正>8月,在厄瓜多尔沿海,科学家正在搜寻海底两个狭长钻探洞中聚集的微生物。此次巡航,是大洋钻探长达50年历史中最近的一次,科学家乘上了传奇的研究船乔迪斯·决心号。大洋钻探已经彻底改变了地球科学,它帮助研究人员确认了板块构造理论,发现了海洋地壳深处的微生物,探索了地震和海啸的潜在风险。但  相似文献   

6.
<正>巨型病毒生命体型巨大,无处不在,听起来很可怕。但我们也不必因此对它们心生恐惧。这些病毒中的"巨人"似乎性情温和,甚至是地球生命演化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巨型病毒发现始末1992年,研究人员在英格兰北部城市布拉德福德的水塔中发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神秘微生物,在显微镜下它们的样子十分怪异。多毛的、拥有20个侧面多面体的奇特形状,这些特征都表明它是一种病毒。但作为病毒来说,它的体型似乎确实太大了。研究人员对它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这种复杂的微  相似文献   

7.
方楠 《科学24小时》2023,(12):31-34
<正>华夏神州,气象万千,四季景致,蔚为大观。冬天虽然没有春日的盎然、夏日的灿烂、秋日的丰硕,但是大自然却赋予它诸多独特的景观,为看似萧索的冬季增添了几分缥缈、清冽之美。那么,这些奇妙的冬季景观都是怎样形成的?又有哪些科学奥秘蕴藏在其中?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揭晓。  相似文献   

8.
极端微生物——生物活性物质的新源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江  李光友 《自然杂志》2011,33(5):275-280
曾经被认为是“不毛之地”的极端环境,实际上却孕育着大量鲜活的微生物,它们被称为“极端微生物”。极端微生物的发现,对于研究生命起源、系统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于极端微生物的生存机制研究和代谢产物的应用研究,已经使某些新的生物技术手段成为可能,改变了整个生物技术领域的面貌。  相似文献   

9.
<正>基伍湖位于非洲国家卢旺达境内,湖边生活着200万人口,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却潜伏着一头邪恶而又可怕的魔鬼。它曾经杀过人,并将继续进行杀戮,甚至将自己领地内的数百万人赶尽杀绝。科学家们正在与时间赛跑,以阻止这个连环杀手继续发动血腥攻击。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DNA测序成本越来越低,基因组学已经成为研究个体微生物及微生物群落的流行工具。如今,各式各样的测序技术已整装待发,从样本采集至分析等各方面来协助研究人员。2015年,伦敦皇家布朗普敦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几位患者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病症。医生怀疑是真菌感染,但是难以确诊,而培养病人血液中的菌类又需要时间。于是,他们请来了伦敦帝国大学的遗传流行病学家乔·罗德斯(Jo Rhodes)。在使用了名叫  相似文献   

11.
<正>你对INFP、ESTJ、ISTP这些看似毫无规律的字母组合是否感到熟悉?它们都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简称MBTI)所划分的16种不同性格类型中的类型。继用血型、星座判断人的性格之后,MBTI又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用来解析人们性格的测试,它的测试结果也成了许多人深信不疑的性格标签。事实上,MBTI出现的时间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早。  相似文献   

12.
华南二叠纪末大绝灭后的钙质微生物岩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华南钙质微生物岩产在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界线之上. 根据其中的牙形石Hindeodus parvus化石, 微生物岩的产出层位相当于浙江煤山剖面的27层. 钙质微生物岩主要分布在生物礁相或浅水碳酸盐台地之上, 向深水区逐渐尖灭. 钙质微生物岩一般由微晶基质和中、粗晶方解石指状体或斑点所组成. 微生物岩中的生物化石以微生物为主要特征, 同时伴生有小型腹足类、介形虫和小型双壳类化石. 这一以微生物为特征的生物化石组合代表了二叠纪末大绝灭后礁相及浅水碳酸盐台地相上残存下来的一个简单而又特殊的化石群落. 大绝灭界线之上钙质微生物岩的突然出现是二叠纪末全球事件在礁相及浅水碳酸盐台地相上的具体反映. 由于前人对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及事件的研究多集中在深水相或浅海陆棚中、下部剖面上, 而华南钙质微生物岩则主要分布在浅水或极浅水礁相及碳酸盐台地相剖面上. 因此, 通过对钙质微生物岩的岩石学、古生物学及古生态的研究, 将有助于人们能更全面地了解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全球事件在古海洋不同水深区的具体表现, 为认识全球事件的实质和过程提供浅水礁相及碳酸盐台地相上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3.
<正>希瑟·塔利斯(美国加州圣塔克鲁兹自然保护协会的一名顶尖的科学家)、简·卢布琴科(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一名从事海洋生物学和动物学研究教授)和其他238名共同签名者倡议,停止阻碍环境保护的无休止理论内讧,开启包容各种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工作。一个存在已久的看似简单的争论近日又浮出水面:为什么我们要保护自然?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来来回回出现过很多次,但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发现它实质上已经变成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14.
彭晓彤  周怀阳  唐松  姚会强  蒋磊  吴自军 《科学通报》2007,52(23):2759-2767
热液喷口动物群是现代海底热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依赖于热液无机环境生存, 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并可参与现代热液点的成矿过程. 热液喷口动物群(特别是Vestimentiferan和Polychaete管状蠕虫)矿化后的产物常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于各时代的地质体中. 开展热液大型动物的早期矿化过程研究, 对于理解热液环境中矿物与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地质化石的形成和保存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胡安·德富卡洋脊热液场中采集的管状蠕虫Vestimentiferan Ridgeia piscesae为对象, 对它的早期生物矿化特征和机制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 大量的丝状微生物不均匀地分布在Ridgeia piscesae管状蠕虫的内壁表面和壁内空隙层中, 并在一些部位形成微生物薄层. 微生物细胞表面和降解后的产物在管状蠕虫矿化早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矿化程度较低的管状蠕虫管壁, 普遍发现有半透明的含硫有机质薄层和球粒状颗粒硫的存在. 这种含硫有机薄层的降解产物在管状蠕虫早期矿化过程中的作用可能同样不容忽视. 微区化学分析表明, 管状蠕虫管壁对成矿元素的富集具有选择性, 主要从周围热液环境中富集Fe, P, Ca和Si等元素, Fe与P, Ca和Si等元素具有共变关系. 由于S主要来源于管状蠕虫组织体中共生微生物对H2S的生物氧化的作用, 它可作为研究管状蠕虫管壁矿化过程的一种很好的生物标志物. 根据不同矿化程度管状蠕虫的矿化特征, 提出管状蠕虫的早期矿化过程主要受微生物诱导生物矿化作用和管壁降解生物矿化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15.
如果能在火星上找到生命,最有可能是哪种类型?曾有科学家表示,无论是在金星、火星还是在遥远的木星上,不要指望能够找到智慧生物或其他大个头生物.在那些星球上,最有可能繁衍生息的是以细菌为代表的微生物,因为只有微生物才可能自如地应对各种极端的生存环境.这些看似微小得肉眼难辨的生物,是宇宙中最顽强的生命形态.  相似文献   

16.
美国马里兰州贝尔茨维尔市农业研究中心的植物病理学家罗伯特·伊·戴维斯(Robert E.Davis)在1972年发现了一种可引起玉米矮小病的微生物。这是一种新型的原始微生物,样子象蠕虫,是螺旋形的。它被称为螺旋形蠕虫样体(spiroplasmas)。这种微生物是与细菌不同,没有细胞壁。从那时以后,戴维斯发现了一系列全新的螺旋形蠕虫样体。除玉米之外,它们已在其他的生病植物中发现,而且也在健康的和生病的昆虫中发现。此外,它  相似文献   

17.
厄瓜多尔的热带雨林是研究生物多样化的宝库,近年来有不少奇特的新物种在雨林中相继被发现。最近。爬行动物及两栖动物生态国际协会的研究人员在厄瓜多尔又发现了30多种新物种。研究人员表示,这些远离人类居住区的珍稀物种看似受到的干扰很少.但是全球气候变暖对它们的生存也带来了威胁。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初,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宣布了一项关于达&#183;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新发现:画面上蒙娜丽莎的颈项上原有一条由白光串成的“带子”。专家们研究后认为,它很可能是画家画上的一根珠链,不知为什么后来又被擦掉了。  相似文献   

19.
<正>突破性创新看似天才之举,实际上往往是背景、结果和巧合的产物。当你观看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的蝶泳时,会惊叹于他肌肉发达的手臂、腿和躯干之间完美的协调性。这些强有力的动作似乎是完善地计划过,以便以难度最高的泳姿超过他的竞争对手。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蝶泳的动作从未被设计过。在它首次亮相后的几十年里,它甚至不是被奥运会认可的一种泳姿。  相似文献   

20.
基伍湖位于非洲国家卢旺达和刚果(金)之间,湖边生活着两百万人。看似平静的湖面下,却潜伏着一头邪恶而又可怕的魔鬼。它一旦现身必造现代庞贝。目前科学家们正在与时间赛跑,以阻止这个杀手发动血腥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